清貧的少年時光導致他對生活有了深刻的認知
1971年12月,許俊雄出生在福建東部莆田縣一個清貧的農家。許俊雄共有兄弟姐妹六人,幼年時全靠父母土里刨食,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為了既能有幾個油鹽錢,又能讓孩子們每餐填飽肚子,父母便將地瓜去掉淀粉,再把過濾后的地瓜渣給孩子們吃。記得上小學三、四年級時,每每中午放學回到家,肚子餓得咕咕叫的許俊雄第一件事,便是揭開鍋蓋看吃什么,一看全是地瓜渣,就流著淚上學去了……童年的記憶里,地瓜渣時常相伴,讓他至今對那甜膩的怪味避之不及。好在奶奶很疼愛他這個成績最好的孫子,常會偷偷蒸一點白米飯送到學校;每隔兩三個月,奶奶則會買回一個一毛錢的蒸餅“犒勞”他。除此之外,最奢望的莫過于當生產隊長的父親,偶爾帶回些打包的飯菜讓他吃上幾口。
生活營養的嚴重不足,并未影響許俊雄對精神營養的攝取。少年時代的許俊雄對連環畫的興趣特別大。他最喜歡《三國演義》,常癡迷于那金戈鐵馬的大場面。為了完整看完全套畫冊,他一分錢一分錢地積攢,直到湊足錢買齊畫冊為止。漸漸地,稍稍懂事的許俊雄意識到了自己家境的窮困,開始刻苦學習。13歲那年,許俊雄以小鎮小學第一名的好成績考上重點中學——莆田四中。
學校離家數十里,許俊雄不得不讀住校,可貧窮的家庭根本無法支付他的生活費。周一,許俊雄背著大米和地瓜到學校。由于每周父母只能給一元的伙食費,不得不節儉的他常常用醬油拌飯,吃得太多難免滿嘴澀味,實在咽不下去才向同學借一點花生油。小學到初中,許俊雄從來沒有拴過皮帶,系褲子一直用的是麻繩!宿舍有十多位同學,就數他最窮,每每瞅見他們吃著一元錢的香噴噴的炒菜,許俊雄躲在一旁默默流淚……到了周末,身無分文的許俊雄還得走夜路回家……就是在這樣的艱辛與掙扎中,磨煉了他的心志。那段成長經歷貫穿許俊雄的心靈,成了他難以忘懷的記憶,讓他逐漸成熟起來,他發誓:一定要活出個人樣!內心蘊含的爆發力,讓他的學習成績突飛猛進。
創業路上有時候也需要人情世故但他永遠不會泯滅真誠的追求
1989年,許俊雄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廣東中山大學中文系,于農家出身的他而言,無疑是一個命運的轉折點。跨入大學這個豐富多彩的社會,隨著社交范圍擴大和知識面的增多,許俊雄的視野逐漸開闊。讓許俊雄最為慶幸的是,大學四年,他沒有將極其珍貴的學習時光浪費在談情說愛上。由于對許多事情看得比較透徹,許俊雄比較崇尚大氣的東西,漸漸剝離了自身原有的小農意識,開始理性地思考自己的前途。
1993年夏天,大學畢業的許俊雄分配到廣州海運管理局工作。盡管單位待遇不錯,但他還是不滿足于現狀,一心想尋找機會施展自己的才干。
機會終于降臨。三個月后,適逢廣東《商匯報》對外招聘四名記者,許俊雄以過人的文筆和應變能力,在一百多名應聘者中脫穎而出,如愿成了一名報社記者。上個世紀90年代初,中國的經濟發展迅猛,大大小小的媒體很受歡迎——媒體與商家的聯姻,因了“廣告”這一中介關系變得更加密切,龐大的市場需求與落后的經營意識成為當時廣告業寫照的同時,也給無數不安于現狀者迅速崛起的機會。很幸運,許俊雄被分跑商業這條線,這使他有機會接觸到當時商界和企業界的精英,這些風云人物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從商歷程給了許俊雄極大的影響。
最初,許俊雄的記者和業務生涯充滿艱辛。報社不解決住房,晚上許俊雄便搭鋪睡在老鄉那潮濕的地板上;那時在廣州坐公交車一個站是五毛錢,超過一站則是一元錢,每天趕到位于東山口附近的報社上班,要坐好幾站的公交車,他常常騙司機自己只坐一站,為的是每趟車能省下五毛錢;采訪和拉業務時,他更是施展出渾身解數……正當他對業務有些失望時,一個晚上得到的400元提成讓他重拾信心,應了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句俗語。第一個月,許俊雄憑自己的努力獲得了三千多元的提成。一年時間,許俊雄竟然拉回報社三分之一的廣告收入!許俊雄創下的業績令人大為驚嘆,社長找他談話,讓他擔任新成立的廣告二部主任,說以后兩個廣告部合并由他全面負責。許俊雄果然不負厚望,第二年,他所屬的廣告二部為報社創下近400萬元的收入!
1995年,24歲的許俊雄升任報社分管經營的副總編輯,成為了當時省級報刊最年輕的副總編輯。
然而羨慕與嫉妒總是以雙胞胎的形式出現,由于許俊雄月工資逾萬,很快成為眾矢之的,不絕于耳的風涼話和各種形式的刁難紛至沓來——個人利益置于報社利益的“醬缸”,許俊雄明顯感到處于一種個人才能被束縛與扼殺的困境。打工磨練了許俊雄的意志和膽識,也讓他目睹了廣告業的發展過程。他意識到,廣告業在國內市場正如春潮涌動,依賴媒體優勢,做廣告代理必將帶來無限商機;而自身與不少媒體和眾多客戶有著良好的基礎……他萌生了投身商海創業的念頭。1996年底,許俊雄辭去令人羨慕的職位和收入離開報社,正式注冊自己的公司——世紀經典傳播(廣州)有限公司。
好好做人,實實在在做事,一直是許俊雄的人生信條。投身商海,他相信憑著自己對廣告業的熟悉和為人的真誠,一定能闖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商海沉浮因為率真吃過苦頭同時也讓他獲得了成功
“我傾聽人們講述企業在困境中的掙扎和拼搏,就像欣賞驚濤駭浪中的片片小舟,經歷無數沉浮與險惡,終于駛向勝利的彼岸。我在為他們鼓掌吶喊之余,終于毅然下海,躋身到人生苦旅的又一賽場,去接受新的挑戰……”“一滴水怎樣才不會干涸?釋迦牟尼說,把它放進大海吧!”許俊雄這樣充滿激情地闡述他投身商海的初衷。
舉目無親的異地他鄉,許俊雄開始了艱難的創業歷程?!皼]有人同情你,你失敗了,也不會有人來幫你,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自己從零開始了——我常為自己自強不息的努力而感動?!币苍S是出生農民的緣故,許俊雄崇尚實在的東西。言行一致是許俊雄的本性,有時候他說的哪怕是氣話也要兌現。剛出道時,許俊雄逼著自己咬牙挺過來,那就是寧可自己吃虧也不失信于人。與人合作時,許俊雄不會急功近利,他相信任何一種合作都是雙贏才有可能長久,因此贏得了合作者的信任。
有一件與手下員工之間發生的事,很能說明許俊雄的率真之處:1999年初,一位來自恩平叫阿譚的人,曾向許俊雄借了二萬元后離了職。一年多后他鄉偶遇,許同意讓無錢還債的阿譚在公司做事——替他開車??砂⒆T吊二郎當的,根本不把工作當回事,怒其不爭之下,許俊雄罵了他一頓,可阿譚竟對他動了拳腳!許多員工看不過,幫著揍了阿譚。阿譚報了警,許俊雄因此賠了他幾千元錢。與阿譚一道從派出所返回途中,許俊雄再次真誠地勸告他,見阿譚仍不思悔改,氣不過的許俊雄狠狠罵了他,不料,阿譚并不明白許俊雄恨鐵不成鋼的心情,竟又動手打起人來!阿譚打完了人,再次來了個惡人先告狀,向東山區樂華街督察隊報案,誣陷許俊雄搶劫了他幾千元錢!警方展開多方調查,確認許俊雄已有百萬身家,不可能去搶劫幾千元錢,還了他的清白與公道,但他的身心卻因此受到很大的傷害。這期間,公司的另一位司機又以弄丟為名賣掉他的另一輛三菱吉普車。盡管如此,許俊雄還是沒有改變其待人真誠的性格。他曾這樣說:“誠信是做人和經商的前提,只不過國內這種氛圍太差,才讓老實人總覺得吃虧——但笑到最后的,必然是老老實實的人?!?/p>
商場如戰場,一路風雨一路跋涉?!胺渤纱笃髡?,必有其過人之處?!痹S俊雄的過人之處在于他的決斷——敢于舍棄報社副總去商海博擊;同時他的素質也決定了他的成功:許俊雄念中學時,背圓周率可以到小數點后面的幾十位;從商后,不用筆記他可以記上千個電話號碼。在許俊雄的辦公室里掛著一幅“戒急用忍”,用以提醒自己韜光養晦,蓄勢待發。是的,許多年輕人心比天高,常埋怨命運不公,卻往往忽略了自身的素質。
積跬步便成千里,匯涓流即成江河。許俊雄的世紀經典傳播公司很快晉升實力雄厚的專業廣告公司行列。五年時間,“世紀”經歷了從小到大的歷程:2000年,公司的營業額突破億元大關:2001年,許俊雄的友和世紀集團公司共下轄五間分公司,經營范圍已涉獵醫藥、房地產、廣告和汽車銷售等領域,當年集團營業額超過兩億元……許俊雄的世紀經典公司從1996年的創業之初在夾縫中生存,到《廣州日報》十強廣告公司,《羊城晚報》代理額三甲地位,《南方都市報》近三分之一的經營份額——但許俊雄并不滿足于此。有了幾年醫藥營銷經驗的積累,許俊雄又做出驚人之舉:將公司重心轉向發展實業!2002年,由許俊雄投資5000萬元,收購白云山股份連州中藥廠,成立了“廣東東方之子制藥有限公司”,該項目占地五萬平方米,年產值超億元;創辦的“友和地產”分公司遍及廣州,成為廣州地產代理業界的翹楚……
許俊雄成功了。許俊雄的成功,與他的心態是分不開的——堅持不懈和率真為人,為他奠定了成功的基礎。做過打工記者,從事文學曾經是許俊雄的夢想。他18歲開始在各類報刊上發表作品,至今有五十多萬字,并加入了福建省作家協會。2003年,他將發表的文字結集成書《誤點的車》,算是對往昔歲月的緬懷,對世態人生的觀照,以及對商務繁忙之余的一種寄托……許俊雄在《誤點的車》中為自己的人生寫照:“撫摸著車票上/濃縮的人生距離/感覺已在列車上構思/沒有座位/新生苦難與我擦肩而過/時間鋪開就是任人著色的浩野/我走進去/讓人生為貧瘠/演一場北大荒……”直掛云帆,長風破浪,駕駛著人生的方舟,許俊雄吟唱的“風流歌不息地飄蕩在空曠的海面,兀自與駭浪抗爭,依舊與驚濤爭勝……”
作者簡介:羅德遠,四川省瀘縣人,現籍廣州增城。南下13載,做過苦力,當過普工,任過管理,為打工作者作過“嫁衣”。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著名打工詩人。著有散文集《漂泊紅顏》,詩集《在歲月的風中行走》,現供職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創業者》雜志社。
責 編:鄢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