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學綽號“劉大個”,普普通通一個小交通警察。一米八五的大個,黝黑的皮膚,整潔的警服,立在市中心最繁華的解放路與廣場路交叉點的十字路口,絕對是我們這座城市中心的“標志性建筑”。天天過往此處的司機,希望每天都是他執(zhí)勤,因為有他在不堵車。
劉大個執(zhí)勤的這個路口附近,聚集著市內行政、商業(yè)、娛樂、醫(yī)院等人氣旺的部門,路面交通壓力很大,一直是交管部門重點整治的路段。
老同學劉大個從省體工大隊籃球裁判崗位退役后到了市交警支隊,去年被分到這個十字路口站馬路。他連續(xù)辦了幾件事,不僅解決了這個路口交通老大難問題,也讓他自己成了市里的名人。
去年他剛到這個路口,就下大力氣整頓闖紅燈、違規(guī)調頭等違規(guī)行為,兩三天內就處罰了十幾名司機。有幾名司機想通融一下,趁他不注意用黑塑料袋裝上一條好煙,留下自己的車牌號和電話,掛在劉大個執(zhí)勤的摩托車上就走。誰知劉大個見了東西,就按著留下的電話每天幾次催司機去交警大隊接受處罰。納悶的司機懷著僥幸的心理到交警隊發(fā)現(xiàn)自己的處罰一點也沒減輕,處理完后交警隊內勤都按劉大個要求把禮物當眾返還給送禮的司機,弄得送禮司機下不了臺。這事傳出去后,劉大個的摩托車上就再沒被人掛過東西了。
去年年底,我們市的常務副市長把車停在了劉大個執(zhí)勤路口的摩托車專用道上,下去辦事。十幾分鐘后常務副市長辦完事出來開車,劉大個已在車前等候。副市長一見劉大個站在車邊就笑著點了個頭,準備上車。劉大個立即敬了個禮,說:“同志,您違規(guī)停車了,請接受處罰。”副市長笑笑說:“我是常務副市長,辦點急事沒注意違反了交規(guī),再說現(xiàn)在是大中年沒什么車,能不能原諒一次。”劉大個又敬了個禮:“副市長同志,我是市交警支隊一大隊民警劉大個,您違規(guī)了請按規(guī)定接受處罰。”副市長沒辦法只好接受了劉大個開出的罰單。
我們這幫老同學和劉大個的領導得知此事后,都為他捏把汗。沒想到副市長在幾天后的一次部門領導大會上當眾表揚了劉大個,他說:“幾天前我們市的一名黑大個交警給我上了一課。都說執(zhí)法難,老百姓抱怨執(zhí)法不公,其實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這些執(zhí)法者,往往把自己凌駕于法律之上,自己沒有做到一個合格的守法者,怎么去執(zhí)法,讓老百姓信服!我得到的這張罰單覺得很珍貴,我要把它復印后壓在桌面上。這張罰單我不用秘書去幫我處理,我自己去交警隊接受處罰。你們回去也都要想一想,你們都是執(zhí)法者,你們自己都做到守法了沒有!”
這件事在社會上流傳開以后,劉大個迅速在我們這座城市出名了。只要他站在十字路口,過往的司機都自覺不自覺地提高了警惕,不敢有半點馬虎,所以也從來沒堵過車,一些出租車司機拉了外地乘客路過這個十字路口,見到劉大個在都會自豪地向乘客介紹:“看到?jīng)]有,就這個交警連我們市的常務副市長都敢罰,他執(zhí)法我們服。”
也是這件事后,我們市的執(zhí)法環(huán)境有了明顯的好轉,這當然和政府開展的一系列活動有關,但劉大個罰常務副市長的段子在坊間流傳也肯定起到了作用。春節(jié)期間,常務副市長慰問,還特意慰問了正在執(zhí)勤的劉大個,并請求和劉大個交個朋友。劉大個還幽默地跟副市長開玩笑:“朋友歸朋友,下次如果違規(guī)我一樣罰噢。”副市長連忙答道:“放心,絕不敢有下次。”惹得一群人哈哈大笑。
前幾天同學聚會,名人劉大個被推到上座。大家問劉大個哪來那么大膽子敢罰副市長?劉大個講:“一個執(zhí)法者,他的面前只應有不同的違法行為,而不應有不同的違法對象。我在體工大隊當裁判時從沒吹過黑哨,所以沒有哪支球隊抱怨過我。我當交警處理交通違章,只對事不對人。”此話一出贏得了我們自發(fā)的熱烈掌聲。
編輯:盧勁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