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話題作文寫作過程中,常出現偏離談話中心、扣不住話題的現象。若能從題目、開頭、主體、結尾入手,把談話的中心(特別是關鍵詞)直接插入或融入(即含蓄地表達)文章中,多角度地強調話題,加深在讀者心中的印象,往往能夠讓游離的話題重回正確的軌道,不失為補救離題作文的一種好方法。
【作文試題】
為了可持續發展,人類需要與自然對話;為了世界的和平與安寧,國與國需要對話;為了吃透作品,讀者需要與作者、文本及文中的人物對話;為了人格的完善,我們需要與自己的心靈對話……作為新時期的中學生,你對“對話”有什么樣的觀點與思想呢?請以“對話”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給你一顆快樂的心
□湖北省棗陽市熊集中學九(3)班周 穎
從題目看,本文應是一篇讀后感,是閱讀柯藍先生作品后寫的一篇感想。這種“閱讀”與“對話”話題還是有距離的。“對話”應是雙向的,既有作者從柯藍作品中得到的感悟,也有柯藍對像作者這樣年輕讀者的心靈理解,并把這種理解以文字的形式傾訴給讀者。所以有離題之嫌。
柯藍先生是一位86歲高齡的著名作家、散文家、詩人。他在上世紀50年代出版的專著《朝霞短笛》曾風靡全國。上世紀90年代初柯老退休后仍筆耕不輟,發表了近千萬字的作品,特別是在散文詩領域創造了中國多個奇跡。但他詩人的心依然真誠、年輕,創作激情依然飽滿。他的文章,沒有那種飽經風霜后深刻的印痕,也沒有那種以長者身份帶來的驕橫,而是有著一顆善良的朋友式的心。
首段在介紹柯藍和其作品的主要特色。說明其作品特色時也是單方面談對作品的感悟,把另一個方面的交流即作品對作者的“對話”擱在了一邊。再者,此段與題目的銜接也不是太自然得體。
年輕的讀者,往往有太多的喜怒哀樂,太多的淡淡哀傷。初入社會,社會并不是他們想象的那么單純快樂,于是,淺淺的憂郁嘆息,在他們的心里,打上人生的包裹,在人生道路上,沉重地走著。
而柯藍的作品世界,沒有令人心煩的焦躁,沒有令人心扉悸動的故事,沒有令人措手不及的問題,有的只是一顆平靜透明的心,這恰如年青人平實純潔的心理。
讀柯藍的《差異》,我們可以看到人與人之間差異的客觀性,差異帶給我們一種人生的凄美,既然差異存在,也就決定了人生凄美的追求。
柯藍在《選擇》中說:“誰也不能在一年之中,只選擇春天或是秋天。當春天與秋天連接青春并成熟結合時,才構成一個完整。于是,人們選擇了完整,使春天里有秋天,使秋天里有了春天;使青春中有了成熟,使成熟中有了青春;使夢幻中有了現實,使現實中有了夢幻。”
讀柯藍的《驛站》,使讀者覺得這人生大道兩旁充滿迷人的景色,但并不是追求的終點,并不是我們要到達的驛站。人生就是在這樣的驛站中前進,所以我們應用快樂的心境走完每一段人生之路。
……
文章的主體部分犯的是同樣的毛病,都是站在“閱讀”和“讀”后感受的角度在說。其實,文章已露“對話”(與柯藍相互心與心交流)的意思,但這種給讀者在與作家對話的感覺,由于缺乏對話題“對話”的強調而被沖淡,給人偏離話題的印象。若文章直接明確“對話”的話題,添加融入體現“對話”(心之交流)的語句,就能解決主體離題的問題。
總之,讀柯藍作品,你會覺得身上沉重的包袱被卸掉,歡樂總會洋溢于眉梢,靈魂得到徹底的凈化。
結尾寫讀柯藍作品的整體感受,缺乏對“對話”主題深化和升華式的點題。
【點評】
很顯然,這篇讀后感如果用作“對話”就游離了主題,文章重在談閱讀柯藍作品的感受,與“對話”(也可理解為心與心的交流)并無關聯。如果我們從題目、開頭、主體、結尾四個方面添加融入,緊扣“對話”話題,是完全能使此文成為一篇符合話題的較優秀作品。
題目。我們可以設計這樣一個題目:叩問靈魂(主標題),——與作家柯藍的對話(副標題)。主標本身暗含“對話”之意,加上含“對話”二字的副標,更能凸現話題,給讀者鮮明的印象。
開頭。可點出話題,直說“與柯藍先生一起叩問靈魂”,說明進行心與心的“對話”之意,開頭扣題。
主體。可采用兩種方法:一是添加大量直接表示心靈對話交流的句子。如我們可添上“以朋友的真摯來傾心談吐”,“我和你在叩問靈魂之后,才有了這互相信賴”,等等。二是用蘊含寓意的句子,如“我的一切的一切,打上包裹,背著他們,走向你”,“你用微笑打開包袱”等。這實質上說的就是“對話”。
結尾。可再一次強調話題,突出其意義,發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