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十月,秋高氣爽,診室里灑滿了和煦的陽光。一位老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了診室。只見他愁容滿面,唉聲嘆氣。據家人介紹:老先生原來是一位會計,兩年前退休后就一直感到不舒服,經常頭暈、頭痛、心慌,有時會無緣無故地出現呼吸困難、腹脹,甚至腹瀉。為此,家人多次帶他到綜合醫院看病,做遍了各種檢查卻沒有任何異常。于是,醫生建議他轉到精神科。
我開始和老人交談,老先生用近乎耳語的聲音緩慢地講述著他的感受:從繁忙的會計工作中退下后,開始時感到異常的放松,但時間長了卻感到無所事事;先前工作時,有時子女兒孫周末前來看望老兩口時感到很累很亂,現在反而感到心里沒著沒落的,對子女的一些做法也看不慣,如認為他們花錢大手大腳,總買衣服、下館子。
久而久之逐漸變得悶悶不樂,唉聲嘆氣,做任何事都不感興趣,疲勞,吃不下飯、入睡困難;時常感嘆自己的命不好,生活得不如其他老人快樂;煩躁的時候在家里來回溜達,脾氣大,有時為小事大動干戈,摔東西;各種軀體的不舒服感覺都出現了。末了,老人問:“大夫,我有精神病嗎?別人得精神病都是又打又鬧,我可從來不這樣,而且我看見人多就煩,更不愿意多說一句話。”
聽了老人的講述,我微笑著告訴他:“并不是每一位精神病人都會打鬧,您得的就是一種不打不鬧得病,叫抑郁癥。”同時又告訴他,抑郁癥是精神科的常見病,類似于普通內科的小“感冒”,只要治療及時得當,抑郁癥狀會很快緩解。
抑郁癥疏于治療的原因
抑郁癥在一般人群中有很高的發病率。一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2003年北京情感性精神障礙的患病率為2.5%,其中抑郁癥占絕大部分比例。在老年人中,也較為多見。人們不禁要問:既然抑郁癥的患病率如此之高,為什么我們的生活中很少聽說了誰患抑郁癥呢?
筆者認為有以下原因:
首先,人們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問題是一種疾病。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認為生活和工作中有了一些波折,出現情緒異常是正常現象。其次,即使意識到自己的情緒障礙已經影響到了生活質量,但出于對精神病院的恐懼感和到精神病院就醫的羞恥感,使有抑郁情緒的人對精神病院望而卻步,或者到綜合醫院治療自己的軀體不適,使得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還有,普通醫務人員對抑郁癥的識別率很低,即使意識到了患者有情緒問題,或者治療不充分,或是對精神科藥物的作用機制了解不充分,造成精神科藥物尤其是抗抑郁劑的濫用。最后,我國缺乏基層的,尤其是社區精神衛生服務機構,使得很大一部分伴有抑郁心境的患者得不到最早期的治療。
老年人容易患抑郁癥的原因
1.社會角色的改變 最常見的誘因往往是退休后社會生活范圍縮小,與同事間的交往中斷,人與人之間阻隔,有被社會拋棄的失落感。
2.家庭結構的改變 家中子女已長大成人參加工作學習,甚至婚后分家單過,使老年人感到寂寞孤獨。
3.觸景生情 由于老年人特殊的年齡階段,生活負性事件會不斷出現,如喪失配偶、親朋好友死亡以及家庭矛盾、意外事件等諸多因素都容易使老年人產生悲觀情緒。
4.個性特點 患抑郁癥老年人,患病前多有固執已見、依賴性強、心胸狹窄、辦事認真等性格特點。
老年人抑郁癥的特點
和年輕的患者相比,老年人的抑郁有其自身的特點:
1.軀體不適明顯,主要表現為⑴心血管系統。多訴說心慌氣短、胸部憋悶等癥狀。⑵消化系統。自訴腹部脹滿、胃口不好、反酸水、便秘等胃腸功能性紊亂的癥狀。⑶睡眠障礙。⑷自主神經系統。有些患者的主訴是植物神經紊亂的表現,如頭痛、頭暈、心悸、胸悶、氣短、四肢麻木,以及感覺異常,如皮膚燒灼感、出汗多、身上有氣四處亂竄等。很多老人都自覺是軀體疾病,反復到綜合醫院治療,但效果不顯著;
2.煩躁焦慮突出;
3.記憶力下降;
4.強烈的自卑感;
5.抑郁的情緒并不突出。
老年期抑郁癥自殺行為與青壯年患者有所不同,老年期抑郁癥患者在自殺前顧慮重重,把自己死后的各種可能結果都面面俱到地考慮好,一旦采取自殺,態度堅決,自殺的成功率一般比青壯年的抑郁癥患者要高。未經過治療的抑郁癥使患者深陷在自殺的危險之中。與其他年齡組相比,老年人的自殺率要高兩倍多。
老年人患了抑郁癥如何處理?
首先要有戰勝疾病的信心,不要悲觀失望,要堅信:抑郁癥是可以治愈的。
要到正規的精神科專科醫院就診,那里的醫生對于抑郁癥的診斷和治療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還需要注意的是,對于老年期抑郁癥治療的藥物選擇要特別慎重,應選擇副作用小、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藥,開始小劑量應用,緩慢加量。治療的劑量要比青壯年患者低,當出現藥物不良反應,應及時采取措施,以防止發生意外。
患了抑郁癥是十分痛苦的,所以需要家屬和醫生有更多的愛心和耐心,盡量滿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同時要密切關注患者的情緒,嚴防自殺和自傷。
抑郁癥狀緩解后,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堅持服藥,這對于預防復發十分有益,切忌自行停藥。
平時多參加社交活動,保持健康樂觀的心態。
在抑郁情緒明顯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時,應及時入住精神病醫院。
老年人如何預防抑郁癥?
由此可見,老年人預防抑郁癥的發生是多么重要了。
1 應盡量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讓自己不會有太多的空閑時間,培養有利于健康的業余愛好,保持健康快樂的情緒。
2 治療軀體疾病,控制好血壓、血糖和血脂,避免心腦血管病的發生。要知道,很多的軀體病以及治療軀體病的藥物會引起情緒異常。
3 家人對抑郁癥患者的心理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應盡可能地體恤關愛病人。
4 最重要的事,在排除了軀體疾病后,一定要精神科醫院就診,精神科醫生有豐富的診斷和治療經驗,會協助患者盡快走出抑郁的陰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