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演:賈樟柯
出品人:淡勃 周強
監制:余力為 朱炯
策劃:劉小東 宋靖
作曲:林 強
類型:紀錄片
片長:70分鐘
首映:2006年9月5日(入圍第63屆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競賽片)
2005年,中國奉節。
畫家劉小東前往三峽地區創作油畫《溫床》,十二名拆遷工人成為他寫生的模特,這座有兩千年歷史的城市因三峽工程的建設而即將消逝,畫家也在與模特的相處中被現實征服。
2006年,泰國曼谷。
《溫床》的第二部分在曼谷進行,劉小東請來十二位熱帶女性為她們寫生,炎熱的城市讓女人們昏昏欲睡,唯有地上的水果鮮艷依舊。畫家因體力的付出而漸感勞累,女人們卻掙開眼合唱一曲歡快的歌。
兩個城市都有河流經過,奔騰向前絕不回頭。
劉小東其人
1963年生于遼寧,分別于1988 和1995年獲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學士和碩士學位,現在中央美術學院任教。
2002年年底,劉小東去三峽旅游,看到正在搬遷的三峽縣城,即萌發了創作的想法。直到2003年SARS爆發的時候,劉小東創作了第一幅關于三峽的油畫作品——《三峽大移民》。
劉小東與電影
1992年出演王小帥的首部電影《冬春的日子》
1992年擔任張元的電影《北京雜種》的美術指導
1995年他的畫作《兒子》取材于張元的同名電影
2000年他的畫作《自古英雄出少年》取材自王小帥的電影《十七歲的單車》
2004年他與王小帥一起在賈樟柯的電影《世界》中客串兩個新富人物
為何以“東”為片名
《東》在我國奉節和泰國曼谷兩地拍攝,該片以河流為中心,分別表現了中國長江及泰國湄公河沿岸人民的生活。
賈樟柯說他和劉小東的合作,非常自然,基礎就是他們對藝術的觀點和感受相當一致。賈電影中的人,都是走在街上的普通人,而劉畫里的人也都是最平凡的普通人。但是這些普通人有一種人與生俱來的美。2005年下半年,劉小東和賈樟柯相約共赴三峽,二人分別創作了油畫《溫床》和以劉小東為主角的紀錄片《東》。以“東”為片名,用的是劉名字里的一個字,也暗喻他們所處的一個位置,一種態度。
“生活在三峽的人們,經濟、生活條件都比較差。他們依靠那條江生活,搬遷后,以后的生活也許就沒有著落了,但是具體到每一個人,他們會讓我們發現幸福不能完全用錢來衡量。他們沒有太多的憂郁、痛苦、彷徨,人家活得也好,掙一塊錢高興,掙兩塊錢也高興,真的挺好。”(賈樟柯語)
[責編/阿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