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時候不存在分工,什么都是自己的事情。兩個人的時候就有了分工的問題,婚姻里也不例外。
我和老公結婚這么久,一直都在為如何分工商榷,總是挖空心思想辦法把分工做得更合理一些,好讓兩個人的生活沒有矛盾和計較。可是我們探索了7年之久卻還是沒有結果,我們仍在吵鬧中尋求最佳的解決途徑。
處對象的時候,我就和他說好了以后由他做飯,當時他發誓說一切包在他身上,我覺得好幸福。可是婚后他就反悔了,我們開始用猜拳來決定,一遍不行就來三局兩勝,甚至五局三勝。不過那時候猜拳也是幸福的,我們好像兩個玩過家家的孩子,每次的結果都是他做飯我刷碗。漸漸地,這樣的習慣便延續下來,他的菜越燒越好,我的鍋也越洗越干凈。
但在別的事情上我們卻總有分歧,老是計算誰做多了誰做少了。比如我如果洗衣服了,就會計較著他該檫地了;我要是收拾了屋子,那么他必須倒掉垃圾;我燒了水,他就要去灌水;我給孩子洗澡,他便給孩子溫被……于是一天到晚都聽到我們互相吆喝的聲音,嚷嚷的像吵架。
那天偶然和朋友說起三個和尚的故事,大家感慨難道兩個人的婚姻就是這個樣子,連平穩的抬水也是如此困難么。是啊,抬水畢竟是兩個人的事情,分抓棍子的兩端就是分工,而一起用力則是合作。我們總是計較了分工,喋喋不休地爭論誰該在前誰該在后,卻忽略了通力合作這個重點。分工的關鍵其實是合作,沒有合作,再合理的分工也會必然失敗。就像我們每次都看似把事情分得清楚了,其實卻在不知不覺中進行著合作。兩個人的婚姻無非是把兩個人的事情加起來,然后再合理地分配罷了。
細想起來,婚姻里的分工就是合作,讓原本陌路的兩個人在冥冥中彼此合作。我想當我們終于明白這個道理的時候,我們的吵鬧似乎就成了婚姻里一道特別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