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業生涯規劃中,最讓人苦惱的問題莫過于,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還是做自己能力一定很勝任的事情呢?
故事一:小朱是學計算機的,學得也不錯,可是在日復一日的學習中,他覺得越來越枯燥。大三的時候,他加入了學校的學生會,這讓他的生活變得豐富起來,接觸到很多人很多事讓他覺得每天都是新鮮的。
大四開學不久,就要開始找工作了,學計算機的同學們都會尋找和自己專業對口的,可是想到每天只對著電腦的狀態,小朱心里一陣恐慌。他開始明白自己是多向往與人打交道的工作呀,如果當初學的是管理,該多好呢?可是現在,如果想做與人打交道的工作,沒有經驗的他只能去做導購員,導購員初中生也能做好,可是工資待遇各個方面可比當工程師差遠了。該怎么辦呢?
專家支招:你需考慮自己是菜鳥還是高手。如果尚處于考慮生存的階段(通常是根基很淺的“江湖新人”),選擇職業時應以“能干什么”為準;如果已經不再為生存發愁,開始考慮長遠發展的問題時,就自然要以“想干什么”為準了。小朱想做管理類的職業,但現在沒有足夠能力,可以先做自己的本行,同時自己在管理方面充電。需要工程師的公司也會需要管理人才,技術好,又懂管理知識,過幾年就能來個成功轉型。
故事二:莫非是學藝術設計的,做了十幾年的室內裝潢設計,可他心里一直有個愿望,就是做廣告策劃。這么多年過去了,沒淡忘,還越來越強烈。
可是工作那么久了,在那個領域已經很有成就,轉到一個自己不知道能力是否足夠的領域,風險是不是太大了呢?
專家支招:人渡過了生存考驗之后,就會自然產生“回歸自我”的情結。到了謀求發展的階段,每天的工作感受和回報都不是自己想要的,將會非常痛苦。所以從長遠來看,轉換是必然的。但是以前的工作經驗也是很寶貴的財富,所以對于如何轉換,倒不建議過于激烈、非此即彼。有這樣幾條建議可供參考:
1.不要進行行業與職業的雙重轉換。這樣等于把積累的所有經驗都拋棄掉,是十分嚴重的資源浪費,風險極大。
2.可以考慮從企業內部轉換崗位入手。每個企業中都有不同類型的職業,而具備了一定企業經驗與行業經驗時,轉換的成功率較高,風險小。
3.過渡型行業轉換。就是向職業特性類似的行業或者企業轉換,不求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