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27頁“圖形的拼組”。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鞏固對已學過的簡單圖形的感性認識,并初步認識這些圖形之間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動手、動腦、數數和拼圖,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動手操作能力、空間想像力和創造力,培養動手實踐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和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的教育,通過拼擺圖形,感受數學之美,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鞏固對已學過的簡單圖形的認識;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發展動手操作能力、空間想像力和創造力。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投影儀,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紙片若干張。
教學流程:
一、游戲激趣,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已經認識了很多平面圖形,這節課我們先來做一個游戲,看看你們是不是還記得這些圖形。(出示學具袋)老師有一個袋子,里面裝了我們學過的圖形卡片(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請幾個同學隨便摸一張說出它的名稱。其他小朋友當裁判。
師:同學們都能正確地說出它們的名稱,真棒!今天我們要利用這些知識上一節想一想、數一數、拼一拼的數學活動課。
(師出示課題:圖形的拼組。)
二、數形結合,訓練思維
1.看圖數數,感知圖形之間的關系。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朋友。 (課件出示機器人畫面。)

師:你們看這是誰?(機器人。)猜一猜機器人會對我們說些什么?
生:小朋友們好。
生:請你數一數我身上有幾種圖形?
……
師:數一數圖中機器人身上的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各有幾個?(學生回答后,課件顯示正確答案。)
指導方法:分類數,按一定順序數。要求不重復、不遺漏。
師:從數出的圖形個數可以知道什么?(正方形的個數和三角形的個數同樣多,長方形的個數最多……)
2.指導學生看圖找數,滲透“交集”思想。
師:森林里的小動物聽說小朋友數圖形本領大,想來考考大家。
(課件顯示)

(2)蝸牛說:“我要找的數在正方形內,可是在圓形外,小朋友,你知道它們是哪些數?”
(3)小猴子說:“我要找的數可難了,小朋友你要認真聽?。∷仍谡叫蝺龋衷陂L方形內,可在圓形外,小朋友你說是哪個數?”
師:同學們的本領真大,正確地回答了動物們的問題。森林里的小動物都夸獎我們真聰明。
(4)師:現在請同學們自己在圖上認定一個數,像蝸牛、小猴子那樣考考其他同學。(學生合作編題猜數。)
師:(小結)同學們無論是猜數、編題都有了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真了不起!既當了老師,又當了學生。
師:剛才我們看到了用圖形拼成的機器人,你們還想拼出什么圖形呢?(學生自由發言。)
三﹑指導操作,進行探索
1.范例。
師:(用形狀和大小相同的圖形拼組圖形)同學們觀察老師手中的這兩個三角形。你發現了什么?
生:兩個一模一樣。
師:對,兩個一模一樣說明這兩個圖形的形狀和大小是相同的。請你在學具中也找出兩個形狀大小相同的圖形。
生:請看,老師用形狀大小相同的圖形拼成的圖案,像什么?(課件演示用形狀和大小相同的圖形拼組成的圖形。)

2.學生仿擺。
師:你還想拼出什么漂亮的圖案?下面請每小組打開黃色的學具袋,快動手拼吧!(小組合作拼圖,師巡視指導。)
師:同學們,老師把兩個形狀大小相同的長方形貼在黑板中央表示黃土地,再用四個形狀和大小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座小橋。那么你們拼成了什么呢?哪一組愿意展示給大家看。(生匯報展示。)
3.小結。
師:剛才的圖案都是用一樣大小的圖形組成的。如果用形狀和大小都不一樣的圖形就能拼出更豐富、更漂亮的圖案,你們想試試嗎?
四、展開想像、拓展創新
1.范例。
師:請小朋友認真觀察,老師用形狀大小不相同的圖形拼成的圖案像什么?(電腦顯示用形狀和大小不相同的圖形拼組成的圖形。)

2.學生仿擺。
師:現在請同學們從另一個學具袋中拿出所有圖形,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用這些圖形拼出各種漂亮的圖案。
要求:
(1)說出自己拼的是什么?
(2)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各用了幾種顏色?
(3)數出每種圖形的個數。
(教師巡視學生的作品,把拼得好的圖案貼在黑板上展示。)
五、總結
師:同學們,你們看黑板上的許多圖案組合起來,構成了什么?
生:一幅美麗的畫。
師:誰能看著這幅圖,加上豐富的想像力說一段話?(學生自由發言。)
師:大家都喜歡到有山有水的地方去玩。大自然是非常美麗的,所以我們要保護它,愛護花草樹木,做一個熱愛大自然的好孩子。
反思: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驗證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要根據學生情況,對教材進行重新組合,留足夠的時間給學生參與到活動中去?!皥D形的拼組”是一節可視性、操作性很強的課,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參與活動來體會平面圖形的特征、平面圖形之間的轉換。針對教材,教師在設計時力求體現《數學課程標準》精神,把新理念融入課堂當中。整堂課都以活動為主,讓學生親身體驗,實際操作,合作交流,讓學生在充分參與中真正認識圖形的特征,體會各種圖形之間的關系,獲得對數學的體驗。
本節課并沒有按照教科書和教學用書的編排意圖去設計。根據學生的認知和上課時間的限制,設計時沖破了教材和教參的束縛,依據新理念重組了教學內容,對教材進行了大膽更新。課堂上盡量讓學生進行合作,集思廣益,相互切磋,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通過實踐活動的教學,拓寬了小學數學教學的空間,體現了現代的主體性教育思想。在教學中,不僅讓學生鞏固知識,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同時給予了美的熏陶。
在實踐教學的檢驗中發現了一些不足,在小組合作拼圖時,學生的熱情很高,拼了很多圖形,可是受課堂40分鐘的限制不能人人展示。學生的表現欲受到壓制,呈現出意猶未盡的場面。這也是我在用新理念、新思想指導下的課堂教學中常常出現的現象,有待于今后的教學中進一步探討和研究。
(作者單位:富??h紹文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