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
師:上節課,我們一起欣賞了《草船借箭》這個歷史故事,老師知道了同學們特別佩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有的同學說,諸葛亮通曉天文,有的說他懂得地利,還有的說諸葛亮之所以能借箭成功,最重要的是因為他“知人心”。的確,課文精彩描述了“諸葛亮知人心”這方面的內容,這也是本節課我們要探究的重點。如果老師讓你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學習方式來探究課文描述“知人心”的內容,你會采用什么樣的學習方式來探究呢?
(學生片刻沉思后匯報。)
生1:我會采用讀一讀的方式來探究。
師:運用有感情的朗讀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這種學習方式有助于我們探究課文內容。如果能按照自己對不同人物的理解進行個性化朗讀,會更好!
生2:我會采用說一說的方式來探究。
師:說的時候還可以對故事的內容進行適當的創造,特別是第二自然段的對話,可以加上一些生動的提示語或有趣的細節;此外,說話時態度要大方,要注意“聽眾”的反應,能用目光和手勢與大家進行交流。
生3:我會采用演一演的方式來探究。邀請幾個同學,分角色把這個故事演一演。
師:如果選擇“演一演”的學習方式學習,“知人心”這方面的內容,該怎樣演好呢?先在小組內交流一下,然后匯報。
生1:我們小組認為應該先編好“劇本”,把課文內容改為“劇本”,有些語言要適當改變。
生2:還應該選擇好“演員”,分配好“角色”,各自熟悉“臺詞”。
生3:還可以準備好簡單的“道具”。如:拿這個瓶蓋當“酒杯”。(眾生笑。)
師:你們的想法太好了,各位大導演我建議你們可以演具體片段:比如,第二自然段的“對話交鋒”;第七自然段的“飲酒取樂”;也可以串演整篇課文內容。
師:請同學們各自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根據不同學習方式的要求,選擇學習伙伴,探究“知人心”這部分的課文內容。
(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進行探究,教師參與小組活動,然后組織匯報交流,分別請選擇讀一讀、說一說、演一演學習方式的同學匯報,教師適當引導、點撥、激勵。)
師:剛才同學們在讀書,我在讀同學們,讀你們臉上的表情,聽你們讀書的語氣。我發現有些同學讀書只用口沒用心。知道嗎?真正會讀書的人要能讀進故事中去,使自己的心和故事中的人物同喜、同悲、同怒、同樂!例如讀到諸葛亮的話,你要感覺自己就是諸葛亮;讀到周瑜的話,你就要走進字里行間去揣摩他的心思、語氣。這樣讀才叫用心讀書,也只有這樣用心方能讀出味兒來。聽老師讀幾句。(師聲情并茂地范讀。)
師:剛才我發現徐某讀著讀著就皺起了眉,你能跟大家說說為什么嗎?
生:我在想為什么諸葛亮向魯肅借船這件事兒不讓周瑜知道?
師:哦!原來是在思考 。可見,你用心讀書了。諸葛亮向魯肅借船這件事兒為什么不讓周瑜知道?現在你明白了嗎?
生:我明白了。如果讓周瑜知道,借箭的計劃就會落空。
師:剛才我還發現于某讀得情不自禁地笑了,你能談談為什么嗎?
生:我是笑曹操中計了。因為擂鼓吶喊聲越大,曹操的兵士放的箭越多。
……
師:誰愿意說一說課文內容?
師:哪些同學想演一演課文內容,請你們到前面來表演。
生:我們想演第七自然段內容。
師:先別急,這段中“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你們演演看,諸葛亮他這時會怎么‘笑’?”
生1:可能從鼻孔里輕輕哼了一聲:“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這是對曹操輕蔑的笑。
生2:也可能是仰天大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這是對戰勝周瑜后瀟灑的笑。
生3:還可能是微微一笑,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這是對魯肅多于擔心的幽默的笑。
師:同學們,你們理解得太好了。這一笑,包含了多少內容呀!他這一笑,早就算準了曹操不敢派兵出來,只會放箭如雨;早就算準了周瑜會敗在他的手下。這就是才智過人的諸葛亮,這就是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各位演員請開始表演吧!
【評析】
一、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教師讓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來探究課文內容,恰當地運用了《語文課程標準》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尊重了學生的選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使每個學生都能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二、充分發揮了語文“讀”的功能
“讀”是《語文課程標準》極力倡導的一種教學方法,那么怎樣才能讀出實效呢?關鍵是教給學生一種“用心讀書”的好方法。“學生們在讀書,教師在讀學生們。”這不正是授之以“用心讀書”的漁嗎?學生們在讀有字之書,教師在讀無字之書;學生們讀內容,教師讀神情。學生們讀得情不自禁地笑了起來,皺起了眉頭……這才是用心讀書,才能讀出實效。
三、培養了學生個性化閱讀的本領
本片段中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悟,各抒己見,有的說諸葛亮在笑曹操的多疑,有的說在笑周瑜的妒忌,有的說在笑魯肅的忠厚老實。剖析“笑”,揭示了諸多人物的性格。可見,每個學生都是一個靈動的鮮活的生命體,他們猶如一塊塊烏黑閃亮的煤炭,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只要課堂上教師為他們創造自主探索的機會,他們將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燃燒成熊熊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