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逢春
請陳海萍先生入圍《百美圖》增補版,是八年前的事情。當年春日,“’九八中國藝術博覽會”在京舉行,會址設在國際展覽中心二樓,大大小小上千個展位縱橫交叉林立,分布在各處。藝術家走出象牙塔,走出家門,走進博覽會,走進展位,直接與觀眾收藏者面對面,這是博覽會的功能。其中有一個九平方米的小展位,懸掛著十來幅寫意花鳥,有《柳燕》、《枇杷》、《鴿子》、《棕櫚》等,生動傳神,情趣盎然。展位內坐著一男一女兩位老人,看上去有七八十歲了。我上前答話,得識了陳先生。
當年,《百美圖》已由山東畫報社出版,并在《成都晚報》開專欄連載,陳先生來自成都,聽我自報家門后,顯得十分高興,于是攀談了起來。談話的結果是請他回成都,畫一幅自畫漫像,以備再版時增補。陳先生不負賤約,寄來了一幅繪有棕櫚背景的肖像畫,十分逼真寫實,是對著照片畫的。這幅自畫像一放就是八年。最近一家文化公司欲出《百美圖》增補版,我翻出他的自畫像,躊躇再三。
從有關介紹陳海萍的文章中獲知,早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陳海萍曾經是一位熱血的愛國青年,四川藝專畢業后,擔任《抗戰畫報》編輯,從事漫畫創作,還與王朝聞、張漾兮、謝趣生等多有往來,創作過連環漫畫《升官圖》、《升官圖續編》、《如此江山》近二百幅。時人評道:“陳君的畫,真是藝術結晶,別開生面,另具作風,針砭現社會黑幕無遺,實具有深刻的含義。”如此一位老資格漫畫工作者,時過半個世紀,為什么請他自畫漫像,卻寄來了這幅照片似的肖像畫?是“文革”前的政治運動,嚇破了膽,心有余悸?還是此調久不彈,手生畫不了。我不想放棄,找出了他的名片,撥通了他家的電話。
陳老今年九十歲了,但嗓音仍很清亮,聽覺也還靈敏。提起八年前在京城藝術博覽會上的見面,他記憶猶新。我問他,作為一個漫畫老手,為何不畫自己的漫像?他回道,我過去是畫過漫畫,1957年出了一點問題,覺得畫漫畫容易出問題,從此洗手不干。果然不出我所料。我請他可否再試一試。他說,畫自己的漫畫像,倒可以試一試。我大喜道,好,我等著你的漫像。
這幅自畫像,就是陳老應我之約重新繪制的漫像,果然寶刀不老,夸而不張,變中存形,右側一棵棕櫚樹,形影不離。像下題詩道:
我家門前一棵棕,頂天立地意氣宏。
戰風戰雨戰霜雪,歷盡滄桑不改容。
陳老喜畫棕櫚,在前一幅自畫像中亦伴有棕櫚,并有詩題道:“棕櫚身正直,木質最堅韌。狂風吹不倒,雪壓不折身。任君千度剝,春風吹又生。”
詩言志,從陳老詠棕櫚的詩中,可以想見其正直的品格,堅韌的毅力,也可想見其歷盡滄桑“任君千度剝”的坎坷人生。難怪他在畫像左側的空白處,鈐上這樣兩方閑章:“枯木逢春”,“人長壽”。
枯木逢春的陳老趕上了改革開放的好時代,重提畫筆,由人物改畫花鳥,作品已走出成都,走出夔門,走進京城,遠播港臺。
責任編輯 卓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