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你已經注意到了,過去,被認為是出家人專片的素食,經過時代的演變與推進如今已經變成了一種全球性的時尚標簽。研究表明,素食是種全新的健康生活方式。素食可以凈化血液,預防便秘及痔瘡的產生。同時還有養顏美容,安定情緒之效。
據統計,當今中國大多數素食主義者多是具備相當又化修養,且有經濟實力的白領一族。他們一般都懂得養生之道,選擇吃素,關注的是素食之于美容、減肥、形體、健康的關系,他們希冀素食有助于讓他們在工作中或社交場合里保持姣好的形體與完美的形象。
在香港,200多家素食館生意興隆,在臺灣,全島素食者超過2007;在美國有1200多萬素食者加拿大多倫多素食協會的會員5年增加了1倍多;1/6的英國人已經或正在考慮成為素食者,在德國,素食連鎖店遍布大街小巷,現今意大利共有150萬名素食主義者。
全球素食者中,最有號召力的是活躍在妖蟯舞臺上的好萊塢明星。據說,為了減肥,“吃素等于愛美麗”已成為她們堅持信念、宣傳素食的口號。
從艷星麥當娜到體育明星劉易斯,越來越多的名人為素食王義搖旗吶喊。他們希望用一種新潮而又積極的生活方式延長其內在的迷人要素,而素食恰恰就是這些星級人物的理想選擇。素食可以抗衰養顏、保持形;體素食又是一種有著古老貴族淵源的、仁者和智者的生活方式。
而在福州五四北路國色天香,一瞳充滿唐風宋韻的居所,就座落著這么一家倡導食素生活的主題餐廳——日館食洲。
走進口館食洲素主題餐廳,迎面而來的是一種隱隱的禪意。這是一處古色古香的所在,桌、椅、門、窗,還有高懸的紗籠,部深含古雅的韻味。柔和的黃色燈光,投射在紅色的門窗上,更添幾分古典氣息。
餐廳室內空間并不小,錯落有致擺放著的大大小小的桌子、椅子,泛著幽雅的氣息。別具特色的青竹矮柵欄隔出一個個或遮或擋的獨享空間;鏤花木門隔出的則是一個個或大或小的私密包廂。餐廳內擺放有佛像、經又書法,還裝飾著店家自己精心設計的紅色線簾等。
在餐廳入口處的書案上整齊地擺放著《食素生活》系列書簽、《素食物語》等等各類介紹素食的小冊子和資料,賓客們可以一邊閱讀,一邊品嘗素食。
目光所到之處,皆有與輕紗薄幔共舞的陽光。光影撒在案臺上的一泓碧水和那錦鯉通透紅潤的身子上,整個空間愈發有空靈剔透之感。
的確,這里沒有華而不實,有的是香茗、素食及滿身的自在。坐在這樣的雅室,品一品素食,尋一尋禪意,心境也會自然通脫,多少塵事,看開就好,隨緣就好。
日館食洲素菜賞心悅目,食材豐富。菜品包括銀杏、香菇、百合、蘆筍、竹蓀、滑子菇等多種簡約食材,但出品卻并不簡單。而且每種食材都葆有自己的特點,食材的豐富,不僅帶來感官的享受——色彩繽紛賞心脫目;同時也決定了口感的豐富——鮮嫩、清爽、唇齒留香。豐富的表現力,成就了日館食洲素食餐點的多元之美。
親切有禮的店堂服務生盛情推薦,上來幾道菜,其中最難忘的是“一見鐘情”。這第道上來的“一見鐘情”確實討了個巧,服務員端上來的時候乍一看就是傳統的香腸薄片,油嫩碧綠的生菜葉墊底,紅色的香腸片鋪在上面,光是這紅綠搭配的色澤就令人垂涎欲滴。入嘴也是咸香適宜,初入口中便是咀嚼純肉的感覺,但是回味當中卻有大豆的香氣。后經介紹,才知曉這道菜另有“文章”,原來這里的素香腸的用料是從大豆中提取的植物蛋白,根本就沒有半絲葷腥。
這日館奩洲生在鬧市,卻沒有絲毫的浮華,鬧中取靜、清者自清。杯盞間,可見草菇、胡蘿卜、大豆、竹蓀、蘆筍等,或者以旺火烹飪,或者以素湯淺煨,再和鮮嫩碧綠的生菜葉片、嬌艷的各色花卉等搭配在一起,光是萊的顏色和綿延的清香就自然得仿佛回到田園山水間。
在這里,仿佛一份素食已經不再是一份素食那么簡單,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素食正悄悄地流淌在我們的血液里,干凈而清潔?;蛘撸钪?,美好的時光,可以在類似這樣一個溫暖而且安靜的地方和親朋好友一起度過。一盤素菜,一杯素水。我們平靜而淡定地品味生活的簡單和美好。
Tips:
1、什么是素食?
所謂素食,是指膳食的構成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動物性食物很少或一點不沾。它原指禁用動韌性原料及禁用五辛(即蔥、蒜、韭、薤、和興渠)的寺院萊,現主要指用蔬菜(含菌類)、果品和豆制品面筋等制作的素菜,善用竹筍、豆芽等調制的素高湯增鮮。
2、素食(菜)的歷史
宋朝的時候,許多大城市已出現了素菜館、素面館。明朝和清代,為我國素食的大發展時期。清代將素食(菜)分為3個派系,即;寺院素食、宮廷素食與民間素食。這3個派系皆有自己的名廚和拿手的名萊風格不同,各有千秋。
3、素食(菜)的烹制方法
大致可分為3類:第一婁為卷貨類,系用油皮包餡卷緊,淀粉勾芡,燒制而成,有素雞、素鴨、素肉、素火腿、素腸等;第二類為鹵貨類,系以面筋、香菇作為主要原料,加工燒制而成,有素什錦、香菇面筋、酸辣片等,第三類為炸貨類,要過油煎炸而成,有素蝦、香椿魚、小松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