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俗叢談》
齊如山/著遼寧教育出版社定價:32元
中國舊日風俗之美真使人懷念不已。從前教育遠不及現在普遍,法律更不及現在之嚴密,但風俗z勤儉、樸厚、信實等等,則比現在可好多了。大多數部是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良言、善行,如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等等,久了就成了傳統的習慣。這些情形與西洋現在風尚不同,也可以說是相去太遠,所以有人議論,說若永遠保存這種情形,則不能與又明國競爭,將永遠成為落伍的民族。其實不盡然,風俗與政治固然不能完全分離,但也不會因樸實而阻礙進化。所以齊老先生說要把舊日好風俗寫出來,請大家看看,不但很有趣味,或者對現在的浮薄風氣,在所補救也未可知。
《細說中國節》(插圖珍藏本)
喬繼/著九州出版社定價:48元
當春風的腳步踏遍原野的時候,我們向花神獻上自己的祈祝,然后去郊游踏青:當夏雨的身影籠罩江河的時候,我們包好香甜的粽子,然后去參加龍舟競渡,當秋月的銀輝灑遍大地的時候,我們供好免兒爺,在豆瓜棚架下講述團圓的故事;當冬日的飛雪點綴紅梅枝頭的時候,我們貼春聯、放爆竹,迎接新春的蒞臨。就是這樣,歲月在我們的每一個日子都刻下了它的印痕,或深或淺,或隱或顯,而人類,又在這印痕涂上了不司的色彩,有的單一,有的多彩。這印痕,這色彩,就是我們年年都要經過的節目及其相關的又化傳承。
《中國人的臉譜:第三只眼睛看中國》
(美)史密斯/著龍婧/譯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定價:29.8元
美國著名學者亞瑟亨·史密斯先生的經典著作。本書開創了研究中國國民性的先河,是第一本探討這個問題的帶有社會學性質的著作,因此對后世的學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它也代表了一個時代里的外國人的中國觀。故而,它曾長期作為來華外國人了解中國的必讀之作。
本書一共總結了二十七條中國人的特性,引證豐富,文筆生動。或褒或貶,無不言z成據。時至今日,讀來仍然能夠使人警醒與深悟。本書所概括的中國人,是晚清叫期的中國人,書中也就難免褒少貶多,因此筆觸也略顯低沉,還不乏偏頗之辭。同時,由于作者的身份是一位西方人士,所以他的立場和觀點,無疑會受到這身份的局限。他的視角與結論也就無法擺脫西方的價值觀。
《空谷幽蘭:尋訪當代中國隱士》
(美)比爾波特/著明潔/譯當代中國出版社定價:29.8元
本書是美國漢學家比爾波特寫的部關于中國的“尋隱之旅”。他通過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親身探訪隱居在終南山等地的中國現代隱士,引出了中國隱逸又化及其傳統的產生和發展的歷史,并將其與他正在采訪的現狀相對照,表達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高度贊嘆和向往、戀懷,并寫出了他所看到的中國未來發展的希望。
雖然是“尋隱之旅” 但本書的風格并不凝重。比爾就是在描寫被摧殘的老樹叫,也要同時讓讀者看到老樹殘干上的嫩芽。本書的語言像白描一樣優美,富有生機和感染力,而且字里行間透露著美國式的幽默,常常會令讀者會心一笑。因此準確地說,這是一本關于中國傳統文化復興的“希望之旅”。
《中國歷史年表》
柏楊/著出版社海南出版社定價:68元
柏楊先生十年煉獄之作,中國大陸首次出版,五千年風云大事歷歷在目。本書以表格形式,逐年記錄,上自開天辟地下至共和國成立,數千年間的重要事件與人物,都一應網羅其中。雖是表格,讀來卻絕不枯燥,更有言簡意賅之感。無論是敘述事件或臧否人物,部不動聲色,而讀者又可在字里行間感受到作者鮮明的愛曾褒貶之情。既可作為休閑讀物,飯后睡前隨意翻閱,也可當作一部中國歷史的速查手冊。一冊在手,輕松通覽上下五千年。正如柏楊先生所說,有了歷史的記載,我們短短的人生一世,才不致是一場沒有背景、沒有劇本不知前因后果的荒唐的獨幕劇。
《中國健康調查報告》
(美)柯林坎貝爾/著張宇暉/譯吉林又史出版社定價:39.8元
科學證據確鑿無疑,研究結論令人震驚:動物蛋白(尤其是牛奶蛋白)能顯著增加癌癥、心臟病、糖尿病、多發性硬化病、腎結石、骨質疏松癥、高血壓,白內障和老年癡呆癥等的患病幾率。而更令人震驚的是:所有這些疾病都可以通過調整膳食來進行控制和治療。
“中國健康調查”是有史以來規模最龐大的關于膳食、生活方式與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學研究,它是美國康奈爾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20年精誠合作的巔峰之作。諾貝爾獎得王、康奈爾大學教授羅伯特C理查森博士說:
“該書不僅在營養學圖書里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文字本身亦具有高度的可讀勝。本書對膳食和疾病的關系進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提出的動物蛋白對人體有害這一結論是令人驚奇的。中國健康調查本身就是一個值得仔細品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