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曾幾何時,當我們仰視那些高不可攀的百米高樓,也曾想爬上高層,嘗試一番“一覽眾山小”的豁達與豪邁;當我們生活在高層,“高處不勝寒”的“冷意”卻也是品位與尊貴的獨享。當福州的樓盤如雨后春筍般奮力上升的時候,當眾人在為上流生活的尊榮修飾自身的時候,你可曾注意到,我們想要的高層正在呼喚居住的主人。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成長歷史,并在成長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特的城市精神、氣質與魅力。就像人一樣,在不同的階段,每個城市都有屬于那個時代的風貌與特征,以及屬于那個特定時代的光榮和夢想。
而建筑就是一個城市成長的年輪。透過不同時期標志性高層建筑的輪廓,我們不難讀出福州這樣一個城市的發展軌跡。
榕城樓市的第一個“黃金歲月”
搜尋時間:1988年-1995年
關鍵詞:華美大廈、元洪花園、華林御景、環球廣場等
福州高層住宅的建設真正始于20世紀90年代初,以王莊華美大廈的開工為標志。但從樓盤檔次、規模、地段以及對市場的影響來看,福州樓市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高層住宅項目應屬“元洪花園”。
“元洪花園”作為當時榕城標志性建筑之一,無論是外觀造型、戶型設計,還是小區配套、物業管理,幾乎就是香港高層住宅樓的克隆。因此,作為填補當時榕城樓市“空白點”的第一個以高層住宅形式出現的高級住宅項目,元洪花園更多地已經成為個人身份的一種象征。這一市場切入點使其大獲成功,不僅在短期內銷售率幾近100%,樓價更是一度攀上了6000元每平方米的大關。 受其成功效應影響,1993年-1994年,榕城樓市迅速掀起了一股高層住宅開發熱潮,福明苑、金源花同、天驊大廈、天驪大廈等都是這個時期推出的產品。這一時期的高層住宅市場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就產品本身而言,基本以塔式高層住宅為主,項目構成單一,通常表現為單體項目或者雙塔輔以裙樓的格局;戶型基本上就足香港或者新加坡典型高層住宅的翻版;地段位置較好,基本上體現為臨街建筑;用途上更多地體現為商住兩用;
二是市場需求主體基本上以港澳臺商和本地的私營老板為主,因此,盡管當時市場提供的產品基本上能夠滿足這部分消費者的個人偏好,但是,作為消費金字塔頂部的群體,一方面其總量相對有限,另一方面其需求期也相對集中,這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當時市場的紅火局面只能是曇花一現;
三是從供給的角度看,由于缺乏深入的市場分析,造成了開發商對這部分市場的反饋信息的錯誤解讀,因此,這一時期的產品開發帶有相當濃厚的盲目性,一哄而上的結果是供需結構的失衡,不少施工項目由此進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狀態。
至于華林御景這個高層項目成為當時的一個地標建筑,更多是得益于第一次在銷售過程中引進了營銷公司。在資深策劃人黃銳的印象中,華林御景是20世紀90年代初福州市兩幢33層高的純住宅項目,早在開盤的前兩年就開始出售,但一直賣不動。一是因其定位貪多求全,既可以用來辦公,又可以居住,還能經商,非常凌亂;二是沒有按揭,老百姓不能輕松付款。仔細研究樓盤后,對其重新定位,將華林御景定位為純住宅項目;并提供優越的房貸服務。當然,營銷手段上的創新,也給華林御景帶來了很高的知名度。尤其是“全天候機場派報”的方式,更是讓華林御景名利雙收。也正是這樣,華林御景成為上個世紀90年代榕城富豪的聚居地。
但是好景不長,1995年榕城樓市在國家全面性的宏觀調控之下,房地產市場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低靡期。而位于五四路的標志性建筑環球廣場,就成了這個“光輝歲月”的最后一個見證者。
市場復蘇期的傳承者
搜尋時間:1995年-2003年
關鍵詞:元洪錦江、宜發大廈等
這個階段,是榕城房地產市場從國家宏觀調控的嚴冬中解凍、復蘇,并逐步走向輝煌的一個時期。這個時期內,榕城樓市因購房者積蓄多年的購房需求而取得全面豐收,產品形態也逐步呈現多樣化。
但在這個階段,能代表住宅和寫字樓開發最高水平的,應該是元洪錦汀和宜發大廈兩個項目。2002年,由福州品牌開發企業融僑地產開發的元洪錦江,不僅是榕城樓市第一個江濱高層豪宅,而且還將區域內的住宅高度記錄拔高到了27層。與此同時,元洪錦江所締造的一種高尚生活方式,也成為榕城購房者所向往的一種生活。時至今日,元洪錦江當年的廣告詞“一種讓人仰視的生活”,還在榕城樓市中流傳。
而說宜發大廈是這個階段的標志性高層建筑,也是一點都不夸張的。由于區位優勢,宜發大廈與環球廣場隔街相峙,成為目前五四路上的一對“雙姝”。但是,在項目啟動之初,剛好遭遇榕城樓市的嚴冬季節,再加上首創“榕城寫字樓整層銷售”的營銷模式,宜發大廈還是苦坐了市場三年的“冷板凳”。最后,苦盡甘來的宜發大廈,也因“整層銷售”的正確策略,今天才成為榕城寫字樓的翹楚。據了解,目前人駐宜發大廈的單位,主要是實力雄厚的大型企業、財團等。
諸侯爭霸年代的“王者”
搜尋時間:2003年至今
關鍵詞:世茂外灘花園等
2003年之后的榕城樓市,迎來了一個全面復蘇的黃金時期。產品全面開花、百家爭鳴的局面,也讓高層建筑之爭更加升溫、白熱化。但是,自從2005年12月18日上午10時30分那個莊嚴神圣的時刻起,一個真正標志性的高層建筑,就在福州誕生了。它的名字,就叫世茂外灘花園2號樓。
據了解,世茂外灘花園2號樓自2004年2月開工,僅用22個月就實現了全面封頂,創造了令人驚嘆的“世茂速度”。尤其讓福州人自豪的是,該項目1.255層(實際高度49層)、150米的建筑海拔,問鼎了福州住宅的第一高度,成為了福州城市化進程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無以倫比的建筑高度,不但造就了榕城樓市諸侯爭霸年代一個實至名歸的“王者”,更成為了福州高層建筑的新標志。
除此之外,世茂外灘花園2號樓精裝房,還以均價每平方米近萬元的“天價”,問鼎了榕城樓市的房價,開啟了一個標志性的生活年代。
后記:
這是一十風向標頻換的年代。就像歐洲球壇一樣,希臘、捷克等黑馬脫穎而出,意大利、法國等勁旅光芒暗淡。實力才是最有說服力的東西。尤其是一十城市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原來的一些老高層建筑,不僅認知度逐漸弱化,而且也不能再代表一十城市最新的房地產開發水平,因為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