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保健與健康的關系極為密切。保健得當,就能順利地度過夏天,如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感染疾病,損害健康。
預防夏季病
花斑癬花斑癬俗稱汗斑,是由真菌引起的,天熱汗多可誘發此病。本病的表現為起初皮膚有許多細小的斑點,伴有瘙癢,出汗后癥狀更加明顯。花斑癬的好發部位是胸、腹、上臂及背部。由于花斑癬菌在皮膚、衣物、被褥上都能存活,造成經常反復發病。要想徹底治療,就要把衣物、被褥進行清潔消毒。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清洗后在陽光下暴曬。
多形日光疹該病是皮膚對日光照射(主要是中波紫外線)的一種遲發性敏感反應。患病者多為女性,好發部位在面部、頸部及手指等暴露部位。與日照有明顯關系,秋冬季可自行減輕。預防該病,應盡量避免日曬,尤其是在下午日照強烈的時候,應減少外出,以防止曬傷,形成多形日光疹。
夏季皮炎這是一種季節性皮膚病,多發生在夏季,至秋涼消退,反復發作,好發于四肢伸側面,嚴重的延及全身,多呈對稱性發作。
頭痛頭痛一般分為緊張性頭痛、偏頭痛、與其它神經或器質性原因有關的頭痛。都市里最常見的是緊張性頭痛。為防止頭痛,暑期高溫時要安排好有規律的作息;空調房間要保持空氣清新,經常通風通氣;要避開高溫、強光和噪聲。一旦頭痛發生時應換一個陰涼、安靜的環境,同時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鎮痛藥物。
夏日養生計
不宜用飲料代替白開水汽水、果汁、可樂等飲料中,含有較多的糖精及電解質,這些物質會對胃產生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欲。
不宜睡臥磚石地板夏天有人喜歡睡在地面磚或水磨石地板上,磚石地板陰冷潮濕,有較強的滲透性和聚濕性,易使人受寒潮,使關節和肌肉組織的免疫功能降低,氣血運行不暢,淋巴循環發生障礙,從而誘發關節炎、坐骨神經痛等風濕性疾病。
不宜“快速冷卻”炎夏,人們外出歸來往往喜歡沖冷水浴來“快速冷卻”。由于人體在陽光下吸收了大量的熱,“快速冷卻”會使全身毛孔迅速閉合,熱量不能散發而滯留體內,引起高熱,還會因腦部毛細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供血不足,頭暈目眩,重則還可引起休克。因此,最好的辦法是讓自己出汗,帶走身上大量的熱,然后再洗澡。
夏季巧飲食
可以經常喝些綠豆湯、赤豆湯,既能防暑清熱,又能解毒開胃。經常飲用保健茶,更有解暑熱及爽身提神功效。常見的保健茶有:
鹽茶用食鹽1克,茶葉5克,加開水500毫升,沖泡,涼后飲用,有祛熱解暑,補液止渴作用。
菊花茶白菊花5克,用500毫升開水沖泡,涼后飲用,可清熱解毒。
此外,夏季多吃苦味食物,有助于清熱祛暑。
苦瓜性寒味苦,有降邪熱、解疲乏、清心明目、益氣壯陽之功。鮮苦瓜泡茶飲,對中暑發熱有一定療效。
絲瓜性味苦甘,清涼微寒,瓜肉鮮嫩,做湯或炒肉均可,具有清熱化痰的作用。
苦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等多種成分,能清熱、涼血、解毒。
芹菜性味甘苦,微寒,具有清熱利濕、平肝涼血的作用。
苦丁茶具有清熱解毒、殺菌消痰、止咳化痰、健胃消積作用。
還有一些食物,也都是非常適合夏季食用的,它們是:
酸味食物主要有枇杷、芒果、梨、青梅、葡萄、李子、檸檬、橄欖、菠蘿、杏、山楂、番茄等。
甘涼食物主要有薏苡仁、豆腐、扁豆、荸薺、菠菜、冬瓜、西瓜、黃瓜、菜瓜、茄子、羅漢果、綠茶、冰糖、薄荷等。
祛暑利濕、清熱解毒的食物主要有綠豆、蠶豆、赤小豆、黃豆、蘿卜、茄子、白菜、茼蒿、茭白、竹筍、荷葉、菱角、青魚、鯽魚、鰱魚等。
健脾養胃、滋陰補氣的食物主要有菠菜、藕、胡蘿卜、雞蛋、蘋果、牛奶、葡萄、蓮子、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