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的短短十幾天內,一批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機構陸續掛牌,一支全新的農村金融的生力軍齊整亮相
短短半個多月,一支全新的中國農村金融生力軍雛形便出現在人們面前。
3月1日,中國第一家村鎮銀行在四川掛牌,四川儀隴惠民貸款公司成立;同一天,吉林省兩家村鎮銀行掛牌;9日,全國首家農村資金互助社在吉林省正式營業;16日,我國在少數民族地區設立的首家貸款公司在內蒙古成立。至此,由銀監會推行的三類新型農村銀行業金融機構已經全部成立。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前景廣闊。”中國社科院金融所董裕平副研究員接受《經濟》專訪時表示,新農村建設大幕拉開后,最大的問題就是農村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滿足,原有的供給機制跟草根金融需求對接不上。
“第一粒果子”
3月1日,四川儀隴縣金城鎮的個體戶孫洪祥把9000元錢存到一家新銀行,成為第一個拿到這家銀行首張銀聯卡的幸運者。當天,中國第一家村鎮銀行四川儀隴惠民村鎮銀行(以下稱惠民村鎮銀行)在該縣金城鎮掛牌營業。開業場景異常火爆,當地許多老百姓像孫洪祥一樣懷揣著從千元到上萬元不等的錢,迫不及待地存進銀行。就連中國銀監會副主席唐雙寧也被熱鬧的場景打動,存了100元。首日惠民村鎮銀行就吸儲35萬余元。

在開業典禮上,唐雙寧用“第一粒果子”來形容惠民村鎮銀行的誕生。2006年12月20日,中國銀監會下發了《關于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稱《若干意見》)。今年1月29日,銀監會一天密集發布了6個公告,涉及了村鎮銀行、貸款公司和農村資金互助社暫行規定和組建審批工作指引,以保障這三類新生的金融機構順利組建成功。
隨后試點工作在四川、內蒙古等6省區展開。2月中旬,銀監會正式批準包括惠民村鎮銀行在內的5家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籌建。惠民村鎮銀行是第一家正式掛牌的村鎮銀行。
惠民村鎮銀行由南充市商業銀行(以下稱南充商行)負責籌建,注冊資金200萬元,南商行占50%股權,為最大股東。其他股東為當地企業,包括四川明宇集團、四川海山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等5家,分別出資20萬元。惠民貸款公司為南充商行的全資子公司,注冊資金50萬元,地址設在朱德元帥的故里馬鞍鎮。
據了解,《若干意見》出臺后,作為試點省區之一的四川至少由10家機構表示出濃厚的興趣參與籌建村鎮銀行,最終南充商行成為最大贏家。作為最大的股東,南充商行為何能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金融機構?
成立短短5年多的南充商行業績堪稱“漂亮”。與建行之初相比,南充商行資產總額增長了696.39%,存款余額增長了637.45%,貸款余額增長了619.76%,不良貸款率下降了10.09%。目前,南充商行的資本收益率為28.63%,資本充足率20.33%,不良貸款率3.86%,主要財務指標已經達到了內地上市銀行和在港中資上市銀行的中等以上水平。南充商行被評為2006年度中國十佳城市商業銀行之一。
2005年成功引進德國兩家金融機構作為戰略投資者,使得南充商行成為中國二級城市也是西南第一家引進國際戰略投資的銀行,又按照“市場化方向,國際化標準”的總體思路推進了銀行改革和全面轉型等。南充商行董事會辦公室主任簡蜓在接受《經濟》采訪時表示,組建村鎮銀行是南充商行扎根“草根金融”戰略的具體體現。
“村鎮銀行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董裕平認為,從法律地位上有別于農行和農信社的分支機構,村鎮銀行本身是一級法人;加上是全牌照經營,村鎮銀行的業務形式和產品服務會更加豐富,克服了原有的小額貸款公司只貸不存,只能一條腿走路的缺陷。
百花齊放
其實,政策層探索重建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舉動早在兩年前就開始了。
2005年,央行在山西、內蒙古等古五省區試點小額貸款公司,截至去年10月,共成立了晉源泰、日升隆等7家小額貸款公司(見附表1)。這些貸款公司“只貸不存”,規定跟“三農”相關的貸款比例要達到75%以上,利率不超過基準利率的4倍。
“以前民間借貸利率超過基準三五倍以上就可能被界定為高利貸,而且沒有任何監管。”董裕平說,小額貸款公司實際上是把已經存在的民間金融也就是草根金融加以合理規范和引導。
在《若干意見》公布后,銀監會開始主導并加速推進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試點,其中村鎮銀行、貸款公司和互助資金合作社是其大力推行的三種新型機構。在儀隴村鎮銀行掛牌同一天,吉林省東豐誠信村鎮銀行和吉林省磐石融豐村鎮銀行正式營業。3月9日,吉林省梨樹縣閆家村百信農村資金互助社正式掛牌營業。16日,內蒙古達茂旗包商惠農貸款公司成立。
截至3月中旬,銀監會已經核準6家新型農村銀行業金融機構開業,其中3家村鎮銀行、2家貸款公司和1家農村資金互助社;已經批準5家新型農村銀行業金融機構籌建,其中村鎮銀行4家,農村資金互助社1家(見附表2)。
在上述新型金融機構成立之前,原有的農村金融體系一般是由農行、農發行和農信社構成,其中農信社因網點較多、實際承擔的業務量較大又被稱為農村金融正規軍。
與官方高調大力推進不同,盡管沒有政策的大力扶持,但民間自發形成的所謂”草根金融”已在全國各地扎根,有些發展勢頭良好。
比如,成立于1995年的四川儀隴縣鄉村發展協會(以下稱儀隴鄉村協會),是最早開展小額信貸扶貧實踐的機構之一。累計發放小額信貸資金達4000萬元,僅去年就發放了920萬元,而且沒有一筆壞賬。該協會秘書長高向軍對《經濟》表示,經過十余年的探索,儀隴鄉村協會已經建立了有效的資金分配方式,并保證了資本金不受損失,成功地控制了經營成本和風險。在該協會的網站上顯示了其經營組織模式,即農戶—農民小組——農民活動中心——鄉分會—縣協會。“這是我們成功的模式。”高向軍說。
高向軍認為,農村金融服務不是單純靠外來的企業和金融機構能解決的問題,“要靠農村內生的自主合作的金融服務體系,農民的資金在這里可以相互調劑,進行再分配。我們扎根當地老百姓,而不是把吸收的資金流出去。”據悉,去年該協會已開始贏利。
同樣已存在12年的河南南召縣扶貧經濟合作社是中科院小額信貸實驗基地之一,其成功復制了孟加拉鄉村銀行的經營模式,在健全了自身機構的同時,還建立了復雜的“社員——聯保小組——鄉村中心”的體外組織。截至2005年底,扶貧社資產規模923.9萬元,貸款余額1242.15萬元,運營資產回報率為1.19%,還貸率99.75%。
長期關注孟加拉鄉村銀行即尤努斯創辦的格萊珉銀行的董裕平認為,雖然這些互助合作社目前還只是社團法人,一些業務受到限制,但其經營組織模式與格萊珉銀行非常相近,值得總結經驗加以推廣。
除了上述互助合作社,另外一種新型的農民自發的股權合作信貸也已出現。2001年,吉林省梨樹縣太平鎮李家村田永海等8戶養豬農民自發組織成立了養豬合作社——太平百信合作社。為解決資金問題,他們創造了“股權合作信貸”的做法。這種模式即首先成立合作社,在把社員入社股金統一入股農村信用社,股金記入社員個人賬戶。這樣,原來“農民——信用社”的信貸關系轉變為“農民——合作社——信用社”的股權合作關系。截至2004年,太平鎮信用社股金總量達到256萬元,全年月均貸款余額1956萬元,由連年虧損變成盈利14.8萬元。
監管部門對上述民間自發的草根金融給予了高度評價。高向軍告訴記者,四川銀監局的官員在考察該協會后,對其經營取得的成績非常贊賞,并表示不但不干預其具體業務,將來還會專門總結其經驗。
“監管部門要找準自己的定位。”董裕平認為,監管部門應尊重市場,引導機構滿足農村金融的需求,堅持“研究試點——總結經驗——擴大推廣”漸進原則。
避免重蹈覆轍
盡管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布局已開始,但其自身能否持續發展,以及相關的政策規定都將是決定其能否成為一支強大的農村金融生力軍的關鍵因素。
上世紀90年代中期,農村基金會、儲金會在全國一哄而上,四川也是個重災區,有些遺留問題到現在還沒有完全解決,一大堆濫賬掛在那里。如何避免重蹈覆轍,也成為監管部門的重要職責。
對此,董裕平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就像生孩子,不但要給它準生證,還要從婚檢到產檢全程監控,一旦發現有先天畸形及時采取措施。”
由于員工均來自南充商行,對儀隴當地情況并不十分了解,在開展業務尤其是信貸業務存在“信息不對稱”的狀況。惠民村鎮銀行開業10天后存款達180萬元,而貸款僅有20萬元,如此大的存貸差讓其行長唐倫感覺壓力很大。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該行不是扶貧機構,希望能賺錢。
《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稱《村鎮銀行規定》)第三十九條規定:村鎮銀行在繳足存款準備金后,其可用資金應全部用于當地農村經濟建設。確已滿足當地農村資金需求的,其富余資金可投放當地其他產業、購買涉農債券或向其他金融機構融資。
“我們在盡量滿足農民的貸款要求。”簡蜓介紹說,他們采取了很多方式,比如跟相關技術人員配合培訓農民,擴大農民生產經營的范圍,鼓勵他們做相關的投資等等。“這需要一個過程,會慢慢見效果。”
作為最大股東的南充商行,對惠民村鎮銀行的有怎樣的盈利預期?簡蜓以商業機密為由拒絕透露具體的盈利計劃,“有一個大概的預期,但不會這么短,至少是半年或一年,剛開始只能照著計劃走。”
高向軍認為,如果村鎮銀行吸收的存款長期貸不出去,很可能會導致像其他金融機構那樣形成向外“輸血”的狀態,農村的金融需求依然得不到滿足。
在《村鎮銀行規定》出臺后,央行推行的共7家小額貸款公司對轉變成村鎮銀行的愿望非常迫切,他們共同面臨著資金瓶頸,由于只貸不存的限制,全靠股東出資,難免出現資金枯竭。
在董裕平看來,這些小額貸款公司本身面臨著法律地位模糊的問題。“他們是由民間資本按照公司法成立的,它不是金融機構,卻經營著金融產品(信貸業務),這種身份限制了其發展,比如一些國際大金融機構在考察之后,發現上述法律問題后在合作事項上態度很猶豫。”另外,《村鎮銀行規定》設立村鎮銀行必須有一家銀行金融機構而且是控股,因此這7家小額信貸公司直接轉為村鎮銀行的可能性很小。
董裕平認為,除了股東繼續增資,應允許這些貸款公司有其他的融資渠道,比如向大銀行批發貸款等,但需要政策支持。
銀監會推行的貸款公司試點似乎不存在上述資金瓶頸問題,《貸款公司管理暫行規定》其均由境內商業銀行或農村合作銀行全額出資的有限責任公司。顯然,這與央行推行的上述小額貸款公司不同。簡蜓說,惠民貸款公司實際上是南充商行的一個貸款部門,但由于和惠民村鎮銀行都是獨立的法人機構,兩者之間不會有直接的資金融通,但會通過南充商行這個平臺進行資金調劑。
儀隴鄉村協會同樣面臨資金問題。高向軍坦言,她最大的困難就是缺少融資渠道。“只要融資問題解決了,你給我掛不掛牌都沒有問題。”由于是社團法人而無緣參股惠民村鎮銀行,高向軍對后者的全牌照業務表現出了渴望的心態。“如果給我牌照,我可以進行同業拆借和吸收存款,可這兩條路都不讓走。”高向軍透露,從去年開始,該協會已經開始吸收存款了,銀監部門官員在考察后默認了他們的做法,“國家也是支持我們的,最重要的是農民認可我們。”
《村鎮銀行規定》還規定,村鎮銀行不得發放異地貸款。對此,董裕平認為,雖然此舉能初衷是為了更好地防范風險,但在實際中也存在弊病。“比如甲乙兩個分別屬于不同縣的鄰村,甲村遠離其所屬的縣城,而更靠近乙方的村鎮銀行,從信息對稱的角度講,兩村農民彼此之間會更加熟悉了解,乙方的村鎮銀行向甲方發放貸款同樣能很好地控制風險。”
“就村鎮銀行的運營管理來看,包括村鎮銀行在內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短板應該是人才問題,尤其是缺乏高素質的一線業務人員。” 董裕平曾對某城市商業銀行員工進行摸底調查發現,中層以上受過正規金融專業教育的人寥若晨星,絕大多數是通過進修獲得的大專學歷。再者,村鎮銀行從事微貸款業務的成本補償問題也可能會逐漸顯現出來。
今年2月初,唐雙寧在全國合作金融監管工作會議上提出了農村金融改革發展“五個并重”的總體思路,其中之一就是“體制改革與員工素質提高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