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啄木鳥為什么不會受到腦震蕩?
有人統計, 啄木鳥為了覓食樹上的昆蟲,每天大約要啄12000次,但它為什么不會發生腦震蕩?
專家經研究后發現主要有四個方面原因:一是啄木鳥的啄木運動是單向直線的,它不會因橫向的剪切力或旋轉力而傷害其頭部;二是啄木鳥的頭很大但很輕,啄木時產生的反作用力可分布在一個較大的面積范圍,從而減輕了對腦部的沖擊;三是啄木鳥的大腦周圍的腦脊液起到重要的保護作用,有效地減少了沖擊力的傳遞;四是啄木鳥上顎的背面有一塊特別的肌肉,對啄木時產生的振動起一定的緩沖作用。
問:為什么貓頭鷹夜間的視力特別好?
動物學家發現,貓頭鷹夜間的敏銳程度是人的100倍,為什么呢?因為貓頭鷹視網膜內含有的視桿細胞是人的10倍。人和動物的視網膜內有兩種細胞:桿狀的視桿細胞和錐狀的視錐細胞,前者主要感受暗光,夜間的視力由它們完成,后者主要感受強光和顏色,白天的視力由它們完成。由于貓頭鷹視網膜內視桿細胞較多,所以它們夜間的視力特別好。

貓頭鷹有一雙大大的眼睛,可以擴大或收縮瞳孔來控制進入眼睛的光線的數量。奇特的是,貓頭鷹還可以分別調節左右兩眼的瞳孔,可以同時使一個瞳孔擴大,另一個瞳孔縮小,這樣貓頭鷹就可以同時看到亮處和暗處的物體。雖然貓頭鷹的眼睛不能像人一樣在眼眶內轉動,但它們擁有極端靈活的脖子,轉動角度可達270度。
貓頭鷹的眼睛在頭的正前部,因此具備非常好的雙眼視覺,這對判斷距離非常重要,因為距離需依靠雙眼視覺。所有這些使得貓頭鷹在夜間突然襲擊獵物時非常有利。
問:我們應該將細菌趕盡殺絕嗎?
自從抗生素發明以來,人類一直用它們來對抗引起人類疾病的細菌,然而,人類與細菌之間的戰爭總是以人類的失敗告終。如今,醫學專家提醒人們——要“善待細菌”。
專家說,大量抗生素和家庭除菌產品的使用會導致五花八門的耐藥細菌產生,人類已無法用最新研制出來的抗生素殺滅一些超級葡萄球菌。在醫院,醫生眼看著許多由耐藥細菌引起的感染者奄奄一息,因為成百上千種抗生素都不起作用。人們應該理解,有些細菌是必要的,我們不能殺死所有的細菌。人們不僅應停止對抗生素的濫用,而且應停止購買抗菌香皂和清潔劑,因為濫用抗生素和使用除菌產品不僅浪費金錢,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危害人類自己。
如今抗生素并沒有給我們帶來所希望的神奇療效,為此專家提醒我們,不要頻繁地服用抗生素,除非確實需要,人類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更多的細菌存活下來,學會與它們和平共處,讓那些容易被抗生素殺死的品種重新回來。“對細菌好一點,它們是我們的朋友。如果沒有生活在消化道內的細菌,人類就無法消化食物。”這是專家對人類的忠告。
問:開燈睡覺好不好?
有些人喜歡開著燈睡覺,這樣心理上比較有安全感。最新研究發現,入睡時開燈會抑制人體褪黑激素的分泌,使得免疫功能降低,這也是為什么許多人在挑燈夜戰后很容易受到病毒侵害的原因。
科學家對美國、芬蘭、丹麥等地區的空姐所做的調查顯示,空姐在飛機上工作15年后,乳腺癌發生率增加2倍,約百名資深空姐中就有一人患乳腺癌。另外,在對200多名成年人做的跟蹤調查中發現,如果凌晨3時到早上7時坐在燈光下不睡覺,僅僅一次就會讓這些成年人的免疫力明顯下降。
大腦有一內分泌器官稱為松果體,它的功能之一就是在夜間當人體進入睡眠狀態時分泌大量的褪黑激素。這種激素在深夜11時至次日凌晨分泌最旺盛,天亮之后有光源便停止分泌。褪黑激素可以抑制人體交感神經活動,使得血壓下降,心跳速率減慢,心臟得以喘息,使機體免疫功能得到加強,機體疲勞得到恢復,甚至還有殺死癌細胞的效果。
但是,只要眼球視網膜一接觸到光線,褪黑激素就會接到“命令”停止分泌,這也是人們會在天亮時醒來的原因。因此,如果工作需要你必須在白天睡覺,也應盡量將室內的光線調整到最暗,使大腦中的松果體分泌出足夠的褪黑激素,以保證人體正常的需要,使疲憊的機體盡快得到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