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一所學院的門頂上有一個亨利八世的雕像,他的右手拿著椅子腿。關于這個椅子腿的故事是這樣的——
1546年英王亨利八世創設了這所學院。門頂上,他的雕像本來是手執權杖象征王權的。
然而,這所學院的大學生看不慣國王騎到大學的頭頂上盛氣凌人,于是,上去把權杖摘了下來。后來,校方做了新的權杖放回國王手里。但是不久,學生又把它取下。如此三個來回,學校終于放棄。學生并沒有就此罷休,他們沒有讓國王的手空著,而是連夜給國王安上了個椅子腿,方才滿意。校方未加干涉,直到今天,“拿著椅子腿的亨利八世”已經成為這所學院驕傲的一景。
讀到這兒,你也許會對這所學院對學生管理的無能而感嘆,也許會想,這樣的學院絕對培養不出什么杰出人才;然而,你錯了,就是這所學院,培養出32個諾貝爾獎得主、 6個英國首相,我們熟知的牛頓、培根、拜倫、羅素就是該學院的校友,連美國首屈一指的哈佛大學也淵源于此。這所學院就是英國大名鼎鼎的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
這時,你也許會大吃一驚,也許會覺得不可思議,但細細想來,又會覺得合情合理。因為,教育的目的是為學生服務的,是讓學生成才的;教育的場所不是為了給哪個人看的,是為了給學生思考、研究、求知創造一個寬松環境的。三一學院之所以后來不再固執地放回權杖,就是因為他們懂得,學生有這么做的理由,而這個理由也是科學的、正確的——權杖下怎么會有對真理的自由追求呢?后來,學生給安上個椅子腿,實際上是真理得勝的微笑,是對權杖失敗的嘲笑;實際上也在啟示著世人,在知識面前永遠是自由的、平等的,也只有這樣,才能成就教育,才能培養出杰出的人才。
“拿著椅子腿的亨利八世”,對我們的學校管理者應該有所啟發吧?……
(張茂森摘自《教師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