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主席先生,我有一個請求……請求您取消……取消這次宴會。”
1979年12月8日,本年度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德蘭會長飛抵挪威首都奧斯陸。諾貝爾和平獎評委會主席薩涅斯親臨機場迎接,并高興地向德蘭宣布國王將在典禮宴會上接見她。德蘭一震:“宴會?”
“是頒獎典禮后舉行的盛大宴會,135名貴賓應邀參加,有國王、總統、總理、政要、名流?!彼_涅斯如數家珍。
德蘭沉思片刻:“這次宴會得花多少錢?”
“7000美元。”薩涅斯不以為然。
“什么?7000美元!”德蘭睜大眼睛,目光里露出無限的惋惜。她鼓起勇氣,試探著說出了開篇那段話。
“取消典禮宴會?”主席十分驚詫,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從 1901年設立諾貝爾和平獎以來,第一次有人請求取消典禮宴會。
“是的,我請求主席先生取消這次宴會,把省下來的錢交給我去救助那些饑寒交迫的窮人?!钡绿m激動了,聲音有些顫抖:“要知道,這7000美元足夠3000個印度乞丐飽肚一天?。 ?/p>
德蘭不敢再看薩涅斯,她低下頭緊張地等待這個大人物的判決。
薩涅斯舉目打量面前這個老修女。她一生為窮人服務,過度的操勞和奔波,使她那干瘦的身軀已經佝僂,深深的皺紋像刀子刻遍她那慈祥的臉,記錄了她維護窮人權益的艱辛。即使來參加這樣的世界級盛典,身上穿的仍是那件伴她出入貧民窟的粗布紗麗。在寒風中她顯得那樣單薄,弱不禁風。那雙裸露一生的光腳板已被風寒扭曲,腳趾完全變形,可她從不舍得為自己買一雙襪子……
是她沒錢嗎?不!她創建的“仁愛傳教修女會”已有4億美元資產,可她的臥室卻沒一件現代家電,除了電燈,只有一部實在不能沒有的電話。她沒有辦公室,即使是尊貴的客人也只能在走廊里接待。
薩涅斯低下頭,緊緊咬著嘴唇。
德蘭有些歉意:“主席先生,我的請求是不是讓您為難了?”
“不!不!”主席仰起臉,熱淚滿面,這位嚴峻得有點冷酷的權威此時泣不成聲。他向德蘭深深地鞠了一躬,“我親愛的會長,您的請求深深地感動了我,感動了世界,我代表世界上所有的窮人和善良人謝謝您了。”
一個感動世界的請求之后,便是一個震撼世界的行動。
19萬美元的獎金她一分不留地全部捐給印度麻風病基金會,7000美元捐給了窮人,就連那塊至高榮譽的和平獎章也讓她賣了捐給了窮人。
凡是能捐的她都捐了出去。1997年,當她離開這個令她牽腸掛肚的窮人的苦難世界時,除了兩件換洗的粗布紗麗和一雙舊涼鞋,一分未留,一無所有。
(吳初任摘自《新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