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遠媽媽,近媽媽

2007-01-01 00:00:00
美文 2007年5期

雅 非 就讀于北京航空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后供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留學美國時就讀于馬薩諸塞州史密斯女子學院,獲教育學碩士。現定居馬薩諸塞州,邊教書邊寫作。

遠媽媽,近媽媽

我的很多朋友都知道,我有一個來自中國廣西的小女兒。她叫露依莎。露依莎今年八月就七歲了,我們領養她的時候,她剛滿一歲。也就是說,我們和露依莎已經一起度過了六個年頭。在這六年里,露依莎慢慢長大,我們逐漸熟悉。我們無法想像沒有露依莎的生活,我們從心底里感到,領養露依莎是發生在我們生活中最最美好的一件事。露依莎以她無比的活力和魅力,成了我們家所有人最喜愛的孩子。

幾乎所有我認識的中國朋友都告訴我,最好不要告訴露依莎她是領養來的。而幾乎所有我認識的美國朋友都告訴我,要在露依莎還小的時候就告訴她她的身世。我呢,自然是聽從了美國人的勸告。倒不是因為我不相信我的中國朋友,而是因為即便我不告訴她,她也會知道,因為只要她跟她爸爸在一起,人們一眼就能看出來:一個高鼻子、深眼窩、白皮膚,一個矮鼻子、淺眼窩、黃皮膚——藏不住嘛。

露依莎喜歡聽故事。我們最喜歡講的故事是她從中國來到我們身邊的故事。每次講,每次都有更多的細節,因為有不少細節都是在講的過程中被回憶起來,在講的過程中變得越來越清晰的。露依莎對自己的故事熟悉極了,她時常在我們給她講故事的時候插話提醒我們一些細節。比如,我講到我們日日夜夜地盼望她的到來時,她就會說,你在枕頭底下壓了六個拇指般大小的彩色木娃娃。(領養機構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它們能幫助我減輕等待期間的心理負擔。)比如我講到那天接到那個激動人心的電話時,她就會說,電話打到楠塔基特去了(楠塔基特是波士頓南部的一個島,我們每年夏天在那里度假)。比如,我講到我們手忙腳亂地拆開一個信封,在信封里發現一張極小的照片時,她就會說,照片上我伸出一點舌頭(我媽媽看到照片時,指出這一點,有點擔心)。我講到我們急急忙忙去采購、打包,她就知道我們買了她至今每天睡覺還要抱著的那個綢布娃娃;我講到我們在到達旅館的當天就見到了她,她就知道她爸爸由于過分激動連攝像都忘記了,所以我們的錄像片上就沒有那個“歷史鏡頭”;我講到我們在回家的飛機上大部分時間都抱著她在機艙的過道上走動,她就知道那是因為她感到了“耳朵刺痛”(不知道這個她是聽我說的,還是她自己真的記得那種感覺);我講到她在機場受到她爺爺奶奶迫不及待、熱淚盈眶的“接見”,她就知道指著那張照片,因為那照片的背景上有一個電子鐘,記下了當天的日期和時間。(我每次講到這兒,都會強調一下那個碰巧闖入鏡頭的電子鐘的重要意義。)

這些細節我們零零星星地給露依莎天天講、月月講,一眨眼就講了整整六年。除此之外,我們還有意帶她看一些有關孤兒成長的經典影視藝術作品,如《安妮》(這是露依莎的最愛,我們帶她看了舞臺劇、電影,還常給她在車里聽這個故事和音樂)、《斯徒爾特·李陀》(這是露依莎的第二最愛)、《奧列弗》等等。

經歷了如此頻繁、持續的“灌輸”或“熏陶”,露依莎應該多少知道一點自己的身世了吧?從理論上講,是這樣。但實際上卻不是那么回事。我私下里很清楚我講給她多少,告訴她多少,也很清楚她知道多少,理解多少。我講給她很多細節,卻有意省略了一個至關重要的細節。這個細節是整個故事的開端,是整個故事的關鍵。我一直在推遲將這個細節交付于她,是兇為我覺得她一直年齡太小,還沒有能力理解這個細節所包含的復雜意義。這個細節就是:在中國,有一位母親給了她生命;在中國,這位母親出于某種原因將她遺棄了。這個細節,我說出來都覺得太沉重了,更不要提給一個年幼的孩子講述了。

現在,露依莎快七歲了,對事物的理解力比以前強多了。我就想,或許到了該跟露依莎“攤牌”的時候了。我自己對這方面的留心探索和旁人的經驗都告訴我,如果在孩子進入青少年時期再“攤牌”,那就會使他們有上當受騙的感覺,他們就會產生逆反心理。也許那些過來人是對的。也許,我應該早一點把那個沉重的事實告訴她,讓她帶著這個事實長大,那么,這個事實就會自然而然地成為她人生的一部分,就像她的鼻眼手腳是她身體的一部分一樣。

這個信念,或者說愿望,使我決定利用假期的時間,集中精力解決跟露依莎“攤牌”的問題。我從圖書館借來一大摞有關領養孩子的書,有成人的書,也有兒童的書。成人的書我看,為的是給自己準備些精神食糧。兒童的書我念給露依莎聽——露依莎已完全可以自己讀書了,但我決定這些書還是我跟她一起讀的好。

有一本書叫《我的永久家庭》,書里講有的家庭是通過生育組成的,有的家庭是通過領養組成的,有的家庭的子女長得像父親或者母親,有的家庭的子女長得不像父親或母親……這些我都毫不猶豫地給露依莎念了、解釋了。書里又說,那被領養的小女孩有一天突然想到自己的親生母親是不是也像自己一樣有滿頭的黑發。念到“親生母親”的時候,露依莎插問:“親生母親是什么?”我按著書上的說法,照葫蘆畫瓢地對她說:“就是在肚子里懷那個小女孩的媽媽。”說完,我意識到自己停頓了、猶豫了……露依莎呢,只“噢”了一聲,就沒有再問下去。我則鬼使神差地匆匆翻頁,繼續念了下去。

我嘴上念著書,腦子里卻炸開了鍋:我不是想攤牌嗎?這不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嗎?露依莎的反應說明她只是把書上的故事看作是別人的故事,我不是完全可以抓住這個時機,“乘勝追擊”,幫助她聯想一下自己,告訴她,她也有一個在肚子里懷她的媽媽呀?然而,我卻沒有這樣做。我只感到心底里有一個阻力,它使我在那個思路上止而不前,它讓我莫名其妙地半途而廢、前功盡棄……

還有一本書叫《遠媽媽,近媽媽》。書里講,一個叫伊麗莎白的中國女孩,她的養母告訴她說,她有一個近在眼前的美國媽媽,還有一個遠在天邊的中國媽媽。她從她的近媽媽嘴里得知,她的遠媽媽也非常愛她,但不能養她。有一天,伊麗莎白在操場上玩。她看到一個中國母親帶著一個和她一樣的中國女孩。她坐在滑梯頂上向她們招手,可她們沒有看到她,也沒有理睬她。伊麗莎白心痛地獨自坐在滑梯頂上沉默了許久,直到她的近媽媽走過來擁抱她、安慰她。念到這兒,露依莎說:“她傷心了。”我只說了聲“是的”,便很快地又念下去了。

這一次,我沒有停頓,我竟比前一次更加倉惶地逃過了這一段。我需要看到故事的結局——那個一般來說比較令人滿意的結局。然而,即使是一個滿意的結局,對我也已經太晚了,在那一剎那,我閃電式地經歷了猶疑、混亂、傷心等種種心情,我也閃電式地做出了一個新的決定。我決定,暫時不跟露依莎“攤牌”了。我不愿她這么小就經受如此的心靈創傷,更不愿她這么早就開始帶著這個創傷成長。同時,我也知道了自己為什么在念《永遠的家庭》的時候沒有抓住時機“乘勝追擊”了。那是因為我不知道露依莎有沒有能力接受兩個媽媽的概念,我更不知道我有沒有能力把握將露依莎在感情上從我身邊推向另一個母親以后的那種局面。

現在我才明白,給孩子講明身世這件事,真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非常之難!我這輩子還從來沒有碰到過這么難的事情!

要是我們生活在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我就會選擇永遠不告訴她,因為我永遠也不愿把心愛的露依莎從我身邊推向一個沒有名字、沒有相貌并無從得見的“遠媽媽”,我永遠也不愿讓既天真爛漫又聰明自信的露依莎體會到被遺棄的滋味,我永遠也不愿看到露依莎為了自己的身世而不解、疑惑、失望和痛苦。

然而,這一切的不愿都不能“如愿”。我可以選擇現在不講,但我不能選擇永遠不講。我可以保證她現在不痛,但我不能保證她永遠不痛。或許晚講不如早講,或許長痛不如短痛,或許……

從現在起,我將每天都面臨“攤牌”的挑戰,直到我講出的那天。這一次經歷使我懂得,孩子和孩子不同,母親和母親不同,各個孩子和母親之間的關系更不同。我前面沒有一個可以完全效法的榜樣。我必須依靠自己——依靠對女兒的愛和對周嗣事物的敏感與直覺,去體察最佳的心情,去選擇最好的時機和環境,把這張牌攤開。

朋友們,我知道你們也許幫不了我什么。但是,我請你們為我祝愿,為露依莎祝福。請你們愿我“心想事成”。請你們祝露依莎永遠不悲傷、不痛苦,祝露依莎永遠幸福。

糾正意識與維護意識

很多人說,一個女人如果沒有做過母親,那簡直就是白做了一回女人。我在當母親之前聽到這話時,并不以為然。但在做了母親之后,每每想起這話,便覺得它不無道理。我這并不是想為難那些為了這種或那種原因不能或不愿做母親的女人,我只是想以自己還并不太長的為人母的經驗,來說明一個簡單的道理:做母親的享樂莫過于跟孩子一起成長。這話聽起來實在是沒有什么新意,但當我在生活中一點一滴、一分一秒地體驗它時,它可是每一次都新鮮得如同一輪初升的太陽,讓我覺得驚異、讓我感到欣喜若狂。我們的家庭是個“中美合資企業”,這個事實更使得我所想說明的這個簡單的道理在自我顯現的過程中,帶上些許復雜或曲折的味道,因而也顯得更加趣味無窮。

我的女兒露依莎來自中國廣西最南端的一個臨海城市。我和我先生是在我們各自走完了人生一段道路,又共同遭遇到一些挫折后,自然而然地想到領養的。現在回想起來,我們當初走這一步的時候,實在沒有覺得自己是在做一個歷史性的決定,或感受到某種感情上的強烈沖擊。那種歷史感和沖擊波是在第一次見到露依莎的時候才開始的。它開始得鋪天蓋地、勢不可擋。一見面,露依莎就以她鮮活而美麗的生命俘虜了我、占領了我,她讓我熱愛她、崇拜她,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將近三年做母親的經驗更使我堅信,我一生為自己所做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就是:我努力地找到了露依莎;我無悔地做了、做著母親。我努力是因為我知道我缺乏;我無悔,是因為我意識到,沒有露依莎,我雖成了人,但我不會繼續成長;沒有露依莎,我的生命在她來到之前的那一刻就停滯了,就逐漸走向衰竭了。是露依莎這個素不相識的小生命拯救了我,是她給了我這第二次仍在成長的生命。所以,當人們見到我們一家時,說這個小女孩真幸運,我卻總是暗地里驚異,人們為什么看不出我們做父母的有多幸運。

露依莎來到我們這個“中美合資企業”,自然要在“合資”的條件下成長,也自然會成為“合資”的產品。我作為這個“合資企業”的管理人之一,常常感受到兩種文化對管理方法的影響。我常常意識到,自己在以一個中國母親的本色,出演一個美國母親的角色。我也漸漸發現我喜歡這樣:我借助成長中的露依莎,豐富自己、充實自己、完善自己,甚或也可能改變自己,我興高采烈地跟露依莎一道成長。

我在中國生長了三十年。假如不出國門,我便是中國大大小小城市中比比皆是的那種循規蹈矩的三門干部:家門、校門、機關門。長期的學校教育使我對一句話耳熟能詳,這就是:要培養年輕人獨立思考的能力。正如我們習慣地將灌輸進我們頭腦中的許多話囫圇吞棗咽下肚一樣,我對這句話的意思從來也沒有產生過任何懷疑。倒是現在——在我做了三年母親之后,我才意識到這句話原來并不完全正確。首先,說“年輕人”就沒有包括“年輕人”以前那一段歲月中的人,即小孩子。其次,說“培養……能力”,就使這件事看上去像一件要花很長時間和很多心血才能做成的事。我的露依莎幫我認識到,其實并不是這么一回事!獨立思考是兒童與生俱來的能力,不過他們的思考所依賴和借助的條件和成年人的思考所依賴和借助的條件完全不同就是了。如果我們拿成年人的思考模式去衡量甚至去糾正兒童的思考模式,一定要把他們的思考納入我們的軌道,那我們就是在犯一個巨大的錯誤;我們以為我們在“培養”,但其實我們卻是在扼殺。做父母的首先必須承認,孩子已經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然后才能有效地引導和幫助孩子將這種能力變成一種習慣。

從我自己所受的教育和我所觀察到的我們家庭中的下一代所受到的教育,我認為我仍然可以安全地說,較之于美國教育,中國教育往往更偏向于為了一個正確的結果而糾正,而美國教育則強調為了尋求結果而經歷的過程,并著重于維護這個過程。為了行文的方便起見,我們不妨權且把這兩種不同的教育方法分別命名為“糾正意識”和“維護意識”。中國父母在這個糾正意識的影響下,傾向于把孩子的所作所為看成是不成熟的、應該改正的;而美國父母則在那個維護意識的影響下,傾向于把孩子的所作所為看成是完美的、理當如此的。從孩子的角度講,他們受到不同的成人思維模式的影響,他們在行為上對其所產生的反饋也就不同。受到糾正意識影響的孩子往往在行為上顯得被動、不自信、沒有創造力;而受到維護意識影響的孩子,往往在行為上顯得主動、自信、富有創造力。

我這樣說,肯定會招來許多中國父母的不滿。因為我說這件事的時候像是在闡述一個理論,這給人以鐵證如山、案不可翻的感覺。其實,哪里是這樣。我們中國人不也常聚在一起,向自己的朋友抱怨,你看我這孩子,在人面前怎么這么不大方,躲躲閃閃、唯唯諾諾的。當我們看到行為舉止跟我們的孩子不一樣的孩子的時候,我們也會無奈地說,嗨,人家美國孩子就是不一樣;或者,嗨,那孩子到底是在美國長大的呀。朋友們,你們這樣說出的話和我上面說出的話在實質上是一樣的。不同的是,你們承認了自己的不足,你們認可它,并用自己的行為強化它。而我,則承認不足,卻不甘心與它認同,也不想繼續強化它。我想,我們應該承認它、否認它,并給我們自己強烈的糾正意識派上正確的用場,即糾正我們自己。

也許,更有說服力的是舉一兩個露依莎的例子。

例一,露依莎作畫。露依莎兩歲零三個月的時候,有一天開始作畫。她拿起一枝畫筆,先畫了一個不圓的圓。然后,在圓的兩邊畫出兩根向相反方向伸展的單線,長長的。再然后,又在圓的底部畫了兩根向同一方向伸展的單線,不過是短短的。最后在圓的里面畫上了三個圓洞,呈倒立三角形狀。我看了,知道這是一個人。我本能的反應是先夸獎她,然后糾正她(像我的母親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從未間斷、持之以恒地糾正我一樣),因為她畫畫是一個進步,又因為她把人的手和腿都直接畫在了人臉上,并手長腿短。我夸獎了露依莎,又畫了一個比例合適的有身體的人,讓她照著畫。露依莎輕而易舉地接受了我的夸獎,卻怎么也不能接受我的糾正。她一個勁兒地說不,到了臉上出現生氣的表情。我正擔心著一個新的發現:這孩子以后大概不會是很好的學生,這么不服從、這么不好學嘛。露依莎卻蹬蹬地跑開,隨后又手捧著她的玩具“土豆先生”來了。啊!我看見了一個臉上長出長手和短腿的人!原來她畫的是她熟悉的這個動畫形象的玩具人。我臉紅都來不及,只是抱著她親吻。我把那張畫鑲進了鏡框。那張畫是露依莎第一張獨立完成的人像杰作,也是對我這個中國母親以糾正意識為基礎的教育方法的第一次敗績的紀念。后來我把這件事講給露依莎的老師聽,老師說,我們盡量不糾正學生,我們讓學生以各自的方式做事。

細想起來也是,每天露依莎從學校帶回來的“成績”不是幾張在我們成人看來不過是紙上胡亂涂抹的幾道彩線,就是一堆我們看來不過是剪得不成形狀的紙片。一點兒也看不出老師干預的痕跡。但是,天長日久,就看出這些不成體統的東西也在變化,在向一個露依莎自己所控制的方向變化。(順便說一句:露依莎在一個從幼兒園到九年級的私立學校上學。她去這個學校之前,在另一個學校上了幾個月。她從那里帶回來的“成績”,可都是像模像樣的成品,一看就知道是老師幫著做的。我們是因為別的原因離開那里的。但現在想來,轉學的事是做對了的。這也說明,美國也不是所有學校都好的。家長對學校也得謹慎“選購”。)

例二,露依莎交友。每天接露依莎回家時,我都會問她,你今天過得高興不高興。有一段時間,我每次問她,她都說:“我不再是奧維麗亞的朋友了。”(應該指出的是.她說這話時完全不帶任何感情色彩,就好像是匯報一個與己無關的事情。)奧維麗亞是露依莎班上跟她最要好的朋友。我一聽這話,就追問:“為什么?”她就說:“她是麗麗的朋友了。”我就說:“那你也可以是麗麗的朋友啊。”這時,她就拿眼睛瞪我一眼,恨恨地說:“不,我是奧維麗亞的朋友。”每次到這個時候,我都有點緊張,覺得這孩子可能太倔,在學校大概對小朋友不夠友善。于是,我除了要對她循循善誘一番,告訴她應該禮貌友好地對待所有的人以外,我還到她的老師那里去了解情況,問老師她在學校有沒有對小朋友不友善的行為。老師的回答是否定的,并且似乎覺得我是突發其想。老師說,露依莎是一個活潑、快樂而友善的孩子。這樣,我對她的“品行教育”就純粹是無的放矢了。

正在我感到黔驢技窮的時候,我和露依莎關于交友的對話終于在某一天有了突破。我問她:“今天過得怎么樣?”她說:“我不再是奧維麗亞的朋友了。”我又問:“那你是誰的朋友啊?”她說:“我沒有朋友。”(一點兒也不傷感。)我說:“你為什么不能是麗麗的朋友呢?”她說:“因為麗麗是奧維麗亞的朋友。”聽到這話,我突然茅塞頓開。啊!我明白了!卻原來在露依莎的小腦瓜里,一個人只能有一個朋友,而不能同時有一個以上的朋友。這原來是一個數字問題,而不是一個品行問題。這個發現真讓我汗顏。我再次看見自己是怎樣一個自以為是的成人;我看見自己怎樣自以為是的以成人之心度小孩之腹;我看見自己在糾正意識作祟下對露依莎所做的振振有詞的品行說教是多么的可笑。所以,我就說(也學她不驚不怪的神色):“露依莎,你可以是奧維麗亞的朋友,也可以是麗麗的朋友。”她把原來放在嘴里唆的大拇指拿出來(我等著人獻計獻策幫她改掉這個壞習慣呢),看著我,若有所思地說:“噢。”這是我們那一個時期關于交友的最后一次對話。以后,我再問她“今天過得怎么樣”時,她就不再提奧維麗亞了。你看,要解決她的“思想問題”,我得首先解決我自己的“思想問題”才行。

自從我有意識地糾正自己的糾正意識以來,我就在生活中常常看到露依莎獨立思考、對道理活學活用的無限的潛在能力。這些觀察和發現常令我興奮不已,給我平靜的生活帶來許多驚喜和快樂。再舉一例,與大家分享。

例三,露依莎逛店。我每次帶露依莎出去買東西,她都說,媽咪,我要這個,我要那個。我常常本性難移,不延誤“戰機”,因地制宜地因人施教。有一次,我對她說:“要這個要那個不是買東西的理由。需要這個或者需要那個才是買東西的理由。”我那么說了,卻并沒有以為她就會真的懂了或照著去做,并準備著下次來逛店,她同樣地再說要這個要那個,我也同樣地再對她說我前次說過的話。孩子嘛,重復總是需要的。結果,有一次,我手里拿著一個漂亮的不沾鍋,前前后后打量著,多半是自言自語地說:“露依莎,你說媽咪買不買呢?”(我帶露依莎出去,常這樣半像是對她又半像是半自言自語地說話,因為知道她聽不懂,卻又不愿冷落她。另外,我這個人不怎么會做飯,卻酷愛炊具和食譜。)出乎我的意料.我的很有頭腦的小參謀說:“媽咪,你需要它嗎?”我轉過頭來,驚異地睜大著眼睛,看著露依莎說:“不需要,不需要。對,媽瞇不買了。”我確實不需要。家里的鍋已經泛濫成災了。

現在,當我看到在管教方式上流露出很強的糾正意識的家長時,我便對孩子產生極大的同情。因為我知道,這些家長正在不知不覺地迫使孩子的本能改弦更張,他們正在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引入歧途,即在長年累月地改正自己的能力的同時,逐漸喪失自己的能力。很多人或很多專家都注意到,來自中國的孩子在學習成績方面比美國孩子強,但在創造力方面卻不及生長于美國的孩子(無論他們是白人還是華人)。我想,問題的癥結大概就在于我們的太強的糾正意識。比如,我們看到孩子用左手,要糾正他,因為大多數人都用右手;我們看到孩子握筆的方法“不對”,要糾正他,因為大多數人不是這么握的;我們看到孩子做這件事的方法“不對”,要糾正他,做那件事的方法“不對”,要糾正他,皆因為大多數人不是這么做的。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以自己的方法做事了,就以大多數人的方法做事了。換句話說,久而久之,孩子就喪失了獨立的特性,孩子就將自己埋沒于大眾之中了。自然,我們的群體就多有服從群體的大眾,就少有獨樹一幟的個人了。試想,假如我們不糾正那個左撇子,結果會怎樣呢?說出來你不信:假如你不糾正他,他是會當總統的,像克林頓和老布什那樣。假如你不糾正那個把大拇指埋在食指下面那樣握著筆的孩子,結果又會怎樣呢?說出來你又不信:他或許會成為世界級的大文豪呢!

所以我說,不要糾正孩子,讓我們來糾正自己。讓我們糾正我們的糾正意識。讓我們培育我們的維護意識。讓我們學會維護孩子的獨立。讓我們學會享受孩子的獨立。讓我們預見我們中國的孩子獨立于世界之林的前景。

當然,假如你問我,既然你糾正了你的糾正意識,你的露依莎就一定會是杰出人物嗎?我只好不無慚愧地說,這你要問她。或許露依莎那獨立思考的習慣已經幫助她對自己的前景做了一個獨立的選擇。

現在你知道我是怎樣在露依莎出現以來悄悄在成長了吧?現在你知道我為什么想告訴每一個人,露依莎很幸運,但我作為母親實在是比她更幸運了吧?我不僅得到了露依莎,我還得到了一個更充實、更完美、更長久的新生命。為此,我將永遠感激露依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国产一级 片内射老| hezyo加勒比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黄色小视频| 色综合婷婷| 99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婷婷六月激情综合一区|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一| 国内精品自在欧美一区| 国国产a国产片免费麻豆| 四虎精品免费久久| 大香伊人久久| 福利在线免费视频| 露脸一二三区国语对白| 亚洲乱伦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观看热2| 狠狠v日韩v欧美v| 亚洲区一区| 一级毛片无毒不卡直接观看|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三级| 国产精品自拍露脸视频| 久久久久久尹人网香蕉|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国产乱子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h视频在线| 亚洲成人精品在线| 亚洲一本大道在线| 中文字幕久久波多野结衣| 久久a级片|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 亚洲精品久综合蜜| 热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免费 国产 无码久久久| 伊人激情综合网| 国产97区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午夜在线不卡| 国产va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网| 女人毛片a级大学毛片免费| 欧美成在线视频|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成人噜噜噜视频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电影|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高清色本在线www| 免费看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高清资源|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亚洲资源站av无码网址|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毛片免| 久久久久久尹人网香蕉 | 五月婷婷综合在线视频| 亚洲天堂网站在线|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 国产精品免费福利久久播放| 丝袜久久剧情精品国产| 一本色道久久88| 99视频只有精品| 91外围女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自拍偷拍| 99爱视频精品免视看| 无码AV动漫| 日韩免费成人| 毛片在线播放网址|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99| 国产真实乱人视频| 又污又黄又无遮挡网站| 国产91成人| 无码丝袜人妻| 福利在线不卡| 免费在线a视频| 国产精品人莉莉成在线播放| 亚洲视频二| 国产网站免费观看| 韩日无码在线不卡| a级毛片免费看| 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