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職場新人來說,從學校邁入社會,雖說是有了固定的工資,但總是會覺得錢不夠花:最新款的手機、MP3,名牌衣服、化妝品、時尚雜志、書籍、數碼相機、朋友約會,還有各種需要燒錢的愛好。工資總是少得可憐,而這些東西卻隨處可見、活色生香。很多人是錢多的時候就多花,錢少的時候就少花,沒錢的時候就不花,月末成“月光族”,年末的時候就成了“年清族”,更有甚者還沒能等到月末的時候就銀子光光,靠方便面度日或者信用卡上張張透支、負債累累。
怎樣既能享受生活又達到收支平衡呢?在收入相對是定額的情況下,就有必要量入為出了。可以將你的支出分成以下四大部分:
生活費占月收入的1/4
生活費是每月生活必須支出的部分,包括房租、水電費、通信費、交通費、柴米油鹽支出等。這部分支出是滿足生活基本需求的部分,它直接關系著你的身體健康和忙碌緊張的工作之余的休息質量。這部分支出是必須的,而且是不可太簡約的。
儲蓄占月收入的1/4
為自己的明天買單,絕對是個明智的做法。未來的生活帶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公司運作不景氣、裁員、跳槽、大病……在充滿變數的背景下,每多存一筆錢,你就會多增加一份安全感。起碼,在你將來有可能暫時找不到合適工作的某一階段,你的儲蓄至少能保證你三個月的基本生活。
流動消費占月收入的1/4
朋友聚會、心儀已久的某一品牌的打折服裝、喜歡的CD、計劃已久的一次旅行,這是一項伸縮性比較大的支出,充分體現“錢多有多花,少有少花”的特點。可能你有過一時頭腦發熱沖動性地一下買了好幾件衣服或哥們吆喝咬牙請客的經歷,但過后有必要做個總結,把這次消費當作是N次消費的總和,懲罰一下自己,留個深刻印象,避免重蹈覆轍。
未來發展支出占月收入的1/4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年代,只有時刻保持學習的狀態,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才能在競爭中保持前進的狀態。這部分的支出根據每個人側重的不同工作生活目標而定,比如專業書籍、DVD、軟件、網費、相關培訓、拜訪前輩等。一個對未來有比較清晰的規劃和有一定預見性的人,應該在這個方面保持相對恒定的支出比例。
以上四個方面,主要是涉及對支出清晰規劃、理性支出的方面,但要進一步改善自己的財務狀況,除了從“節流”入手外,還要積極“開源”。在能把本職工作做得很出色的前提下,可以結合自己的特長、愛好和未來發展方向,做一些本職工作之外的工作,積極開拓工資之外的賺錢途徑。
但是,如果撈“外塊”影響了你本職工作完成的質量,或對你業余的生活休閑造成了較大的不良影響,就得提醒自己注意適可而止。畢竟,我們要努力地工作、快樂地享受生活,賺錢不是終極目的,不要在不經意間成了“漁夫和船主”故事中的“船主”。對待金錢和物質,要做一個不受其奴役的“漁夫”,重要的是放平自己的心態,不要讓金錢和物質膨脹了自己的欲望。
在這個階段,若你的經濟基礎本身還不錯,你可以有選擇性地進行一些必需的、可以增值的信用貸款消費,比如說買房。此外,當你有了一定積蓄的時候,可以采用一些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比如股票、債券、基金、保險等。目前,理財產品很多,你可以在專業的理財師的指導下選用適合的產品。創造財富,構筑財富,實現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