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能是臥龍鄉土家村人,他不僅是全村最窮的人,也是全鄉有名的貧困戶,他的窮不只因為他是一個孤兒,更為直接的原因是他懶惰成性,熱天躺在屋里不愿出門,冷天卻縮在屋檐下曬太陽,幾畝田近乎荒蕪,家里像個狗窩,穿戴像個乞丐,一天三餐有兩餐揭不開鍋,快三十的一個后生,還是孤家寡人地過著。
那年春,縣里制定了扶貧措施,力爭在兩年內消滅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使全縣貧困戶、貧困人口迅速下降,并規定科級以上領導干部要結對幫扶。朱大能被列入了當時縣委牛書記的結對幫扶對象,牛書記在鄉、村兩級干部的陪同下來到了朱大能的家,在照相機、攝像機面前,牛書記從口袋里掏出了五百元錢,塞入朱大能手中,說是幫助他脫貧致富的啟動資金,并意味深長地說:朱大能同志,有黨和政府的支持,有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只要你能抓住機遇,我相信你是一定能夠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把個朱大能激動的傻愣愣地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領導們走后,朱大能并沒有把牛書記給他的五百元錢作為脫貧致富的啟動資金,而是買來了酒和花生米,整天坐在家中醉生夢死,五百元錢也確實讓他快活了一段時日。可一年過去朱大能還是朱大能,從上到下,從里到外沒有一絲一毫的改變。
年底,牛書記又要來朱大能家查看幫扶情況了,這可難壞了鄉村干部,總不能把牛書記的幫扶對象再作為反面教材吧!迫于無奈,鄉黨委書記捐出了他已經穿舊但仍顯得挺體面的一套西裝,將朱大能打扮了一番,將牛書記引入了村口朱二蛋的養雞場,朱二蛋在鄉村干部口中叫成了朱大能養雞場的飼養員,三千只雞在照相機、攝像機的燈光下也就成了朱大能的了。之后,朱大能就報紙上有名、廣播里有聲、電視中有影了,也就成了全縣在一年內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典型人物。
牛書記由于工作成績突出,在次年初升任副市長,牛副市長當然不會忘了他幫扶的對象朱大能,一次與該縣新任縣委書記的談話中,他多次提到朱大能,還說:朱大能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他能在一年內脫貧致富奔小康,確實有不同凡響的才能,如果這樣的人能站到領導崗位上……后面的話也就不言而喻了。
沒過多久,朱大能就稀里糊涂地從土家村搬到了鄉政府,正式從一個農民變成了副鄉長,人大代表選舉時,鬼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反正十有八九投了他的票。
朱大能當了副鄉長后,懶惰的本性并沒有改變,下鄉不愿去,分配的工作任務也難以完成,畢竟他沒有讀過幾年書,問題怎么處理他哪里能拿得準?兩年下來,他盡管工作沒有起色,但卻從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生活過渡到老婆孩子熱炕頭,也從此學會了一套官腔,上臺講話從面紅耳赤、結結巴巴訓練成面不改色、信口開河了。
牛副市長后來又在縣委書記面前問起了朱大能,縣委書記當然也就極力吹捧,牛副市長得意得哈哈大笑,說:我就知道朱大能是一個人才,搞農業上的工作肯定有一套的,哈哈哈!
朱大能不久又稀里糊涂地當上了縣農牧局的副局長,這時的朱大能已今非昔比了,他也會在適當的時候往牛副市長家里跑,這樣,在縣市兩級就造成了不小的影響,誰都知道朱大能與牛副市長的關系,也都知道朱大能是在牛副市長的幫助下提上來的。
牛副市長后來又成了牛市長,朱大能跑得更勤了,縣里各部門的頭頭腦腦也得對朱大能敬三分,朱大能不久也就順理成章地去掉了這個“副”字成了堂堂的一局之長了。當了局長的朱大能開始活動于市里各有關部門,跑項目、爭資金,市里各部門對朱大能一路綠燈,朱局長也就逐漸成了縣里跑項目、爭資金的有功之臣,不僅老婆跟他恩愛有加,后面還跟著各式各樣的年輕美眉,朱大能從此威風八面。
據說現在朱大能已是副縣長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