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食療正當紅,補元氣調五臟,牛蒡可謂頭牌 既可滿足你的口欲,又可調養身體的微恙。
小錦囊:
1.牛蒡選購時要拿在手里掂一掂,如果分量重,說明里面肉質緊密。因為牛蒡較長,也可以折斷,直接它果面是否空心,肉質是否緊密。另外,牛蒡可以挑粗一點的。
2.牛蒡與鐵接觸會發黑,所以用鐵鍋煸炒的話,要滑油,就是鍋燒熱后,將鍋內的表面都沾上油,使湯的話,最好用砂鍋。
牛蒡:牛蒡為菊科草本直根類植物,性溫、味甘、無毒。功效:
中醫有曰:《本草綱目》中詳載“牛蒡,通十二經脈,除五臟惡氣;主治”傷寒、寒熱,食之可汗出、逐水?!睹t別錄》稱其“久服輕身耐老”。
西醫認為:
1.清腸通便。牛蒡富含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大腸蠕動,幫助排便,減少毒素,廢物在體內積存,有預防和治療便秘的功效。
2.降血壓。牛蒡根中所含有的牛蒡甙能使血管擴張、血壓下降。
3.抗菌。牛蒡中含有抗菌成分,主要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
4.降血糖。牛蒡中含有菊糖,其水提物能顯著而持久地降低血糖。
5.利尿及瀉下。牛蒡甙有輕度的利尿及瀉下作用。
6.抗腫瘤。牛蒡具有抗癌作用,其含有的黃酮甙類化物,對惡性腫瘤具有一定抵抗性.能抑制癌細胞中磷酸果糖基酶的活性,牛蒡甙元也有抗癌活性。
7.治療腎炎。牛蒡甙和牛蒡酚有抗腎炎活性,能有效地治療急性腎炎和慢性腎炎。
8.解酒護肝。其特有的菊糖、牛蒡糖有解酒、護肝的作用,適合嗜好煙酒過多的人經常食用。
9.美容。牛蒡豐富的鐵質,可防治貧血,可潤色紅顏。另外,牛蒡根中富含胡蘿卜素,胡蘿卜素是維生素A之源,所以常食用牛蒡有益于皮膚細膩潤滑。同時對女性的生理不順有極好的調理作用。
根有促進血液循環、清除腸胃垃圾、潤澤肌膚.同時還可疏風散熱、解毒消腫,用于風熱感冒、咳嗽、咽喉腫痛、耳鳴、頭暈、便秘等病癥。 食法:牛蒡根燉雞
1.牛蒡根500克,雞1只。料酒、精鹽、味精、胡椒粉、蔥段、姜末各適量。
2.將牛蒡根洗凈,削皮切厚片。將雞入沸水鍋焯一下,撈出洗去血污。鍋內放適量的水,放入雞煮沸,加入料酒、精鹽、味精、蔥、姜燉燒至內熟爛,投入牛蒡片燒至入味、加入胡椒粉、出鍋即食。
葉可治療頭痛、煩熱、急性乳腺炎等病癥。 食法:炒牛蒡葉 1.牛蒡葉500克。精鹽、味精、蔥花、豬油各適量。
2.將牛蒡葉去雜洗凈,入沸水鍋焯一下,撈出洗凈,擠干水切成塊狀。油鍋燒熱,下蔥花煸香,投入牛蒡葉、精鹽、炒至入味,點入味精,撤放蔥花,出鍋即食。
莖牛蒡莖的纖維可以促進大腸蠕動,幫助排便,降低體內膽固醇,減少毒素的功效。
食法:
1.取新鮮的莖,洗凈切成小段,在沸水中焯一下,取出后換清水浸泡,可炒食或腌制咸菜。
2.也可與肉一起炒食,口感潔新。
果實牛蒡的果實主治外感咳嗽、肺炎、咽喉腫痛、瘡痛腫毒
等病癥。
食法:
1.煮茶或泡茶:開水小火煮十分鐘。
2.可熱飲也可涼飲,還可加入各3克的橘梗和甘草,效果更好。牛蒡還可作外用藥,搗敷或熬膏或煎水,可洗治多種疾患。
1.取牛蒡根500克,搗汁入少許鹽,置銀鍋中熬膏,涂齒齦上,治熱毒牙疼,齒齦腫痛。
2.鮮牛蒡根搗爛取汁,每日滴耳數次,治急性中耳炎,牛蒡葉搗汁搽涂,治各種癰疽瘡癤。
3.牛蒡子炒熟,煎水含漱,治風齲牙痛。
4.牛蒡莖葉水煎,每日浸泡雙足,可治愈腳氣。
5.牛蒡磨成泥,涂于患處,可治痱子、濕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