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過丹陽經濟開發區車站社區的人,都會由衷地贊嘆:車站社區真不平凡,如同一本書那么厚重、那么耐讀。
丹陽開發區車站社區黨總支連續18年被丹陽市評為先進黨支部。社區連續15年被評為丹陽市文明社區、鎮江市文明社區、江蘇省創建文明建設工作先進社區和江蘇省文明社區。計劃生育工作26年無超計劃生育,被兩市評為“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合格社區”?!半p新”活動、“創平安社區”活動、敬老工作、創衛工作也被丹陽市評為先進集體等。2006年在開發區系統一舉拿下了財稅貢獻獎、丹陽市先進黨組織、創“平安”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財經管理先進單位、民政工作先進單位等諸多榮譽,2006年繼續保持了丹陽市文明社區、江蘇省文明社區和“雙清雙創”先進單位的榮譽。
該社區連續19年計劃生育率達100%,被丹陽市、丹陽開發區評為先進,并被丹陽市和鎮江市評為計劃生育工作合格社區。
更值得一提的是全社區從未發生過重大民事糾紛和刑事案件,保證了全社區的安定,受到了上級領導的一致好評。
探尋這濃墨重彩的手筆,均出自胡小鎖之手。為了車站社區,胡小鎖殫精竭慮,勤政為民,吃盡了千辛萬苦,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在他的身后留下了一道道閃光的足跡,贏來了車站社區群眾一片片贊揚聲。
2006年在7月7日的又一次述職中,胡小鎖面對五十多位評委,這其中還有眾多的老百姓,他盡情地講述著自己勤政為民的經歷,偌大的會場內,擠滿了不約而同前來旁聽的群眾,會場內不時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胡小鎖政治堅定,思路敏捷,管理科學,作風務實,辦事干練。他親和樸素的為人、務實創新的工作作風,給評委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述職報告當場以全票通過。胡小鎖2006年12月被授予丹陽市“文明市民標兵”稱號,(開發區獲此項榮譽的僅3個,胡小鎖排名第一)又被評為丹陽開發區優秀黨組織書記。
胡小鎖從1982年擔任支書至今,20年歲月流逝,絲毫未沖淡“車站人”對他的深情記憶。30多年來,他在車站社區從最基層干起,先后干過生產隊會計、大隊農技員、團支部書記、黨支部書記、黨總支書記。環境在變,職位在變,但他那顆全心全意為老百姓服務的公仆之心始終未變。
如今的胡小鎖,丹陽市十四屆人大代表、車站社區黨總支書記,他連年被評為丹陽開發區和丹陽市優秀黨員,三次榮獲鎮江市“優秀黨員”稱號,2000年還被鎮江市評為“勞動模范”,2001年又在新世紀第一個紅五月光榮地被評為江蘇省勞動模范。胡小鎖已連續兩屆當選為丹陽市人大代表、連續三屆當選為丹陽市黨代表,2006年再次當選為丹陽市黨代表,2007年1月又被評為2005—2006年度丹陽市優秀人大代表……面對選民的信任,胡小鎖感到無比自豪,同時又感到重任在肩。
“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胡小鎖對群眾充滿著深切的愛。
多少年來,無論走到哪,胡小鎖總是隨身帶有一本記事簿,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都盡錄其中。小小記事簿,架起了胡小鎖和人民群眾的連心橋。
城鄉結合部外來人員大量流入,社會治安問題日益突出,群眾反映強烈。針對這一問題,胡小鎖主動參與了人大的調研,提出了《城鄉結合部治安的現狀及對策》,大部分被上級采納,有的作為《創建平安丹陽》的內容。
眼鏡是丹陽的支柱產業,一度各種檢查、收費名目繁多,經營戶苦不堪言,對此十分反感,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市場的穩定發展。胡小鎖作為人大代表,積極大膽向人大和政府反映,提出了為確保經營戶合法權益,實行“一票制”,杜絕“多頭”檢查的設想。上級認為切實可行,市政府專門行文,各有關職能部門合署辦公,統一扎口管理,狠抓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亂檢查,得到了經營戶的大力擁護,確保了市場的繁榮。胡小鎖經常走訪選區內的村、組、機關、工廠和普通家庭,群眾遇有困難總愛找胡小鎖傾訴。某農具廠因改制,該廠被外地企業合并重組,原內退的37人工資無著落,他們到有關部門上訪,大多互相推諉扯皮。胡小鎖得知后迅即以人大代表的身份,為他們到有關部門奔走呼吁。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他們終于領到了補發的拖欠工資。
某化工區因氣體泄漏,污染了附近農作物,引起當地群眾的上訪。胡小鎖得知后,主動和環保等部門聯系,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經協商給予村民合理補償。
賀巷村五保戶吳小林,近幾年的供養標準一直未全部落實,為此,吳曾到信訪部門上訪。吳向胡小鎖反映后,胡小鎖主動和村里聯系,村里對照逐年的五保戶供養標準,全部給予補足,事情得到圓滿解決。群眾戲稱胡小鎖為“咱們農民群眾的發言人”。
自當選人大代表那天起,胡小鎖時刻不忘人民重托,時刻為民建言,時刻為民辦事。多年來,先后在記事簿中歸納整理出十余條建議、批評和意見,提交有關部門辦理,對一方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京杭大運河從丹陽穿城而過,車站社區就位于運河岸邊。一度以來,大運河兩側垃圾遍地、廢水橫流,嚴重損害了城市形象。胡小鎖通過調研,抓住京杭運河河道整治的機遇,及時向政府提出了《關于建設大運河沿岸觀光綠化帶的建議》,得到了政府高度重視,納入了運河整治總體規劃,并得以順利實施,使運河兩岸實現了綠化和美化,臟、亂、差的問題得到了根治。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丹陽城市交通公交化的步伐也日益加速,公交站臺布點不合理的情況也隨之而來。華陽眼鏡市場按規定沒有設置站點,但由于所處位置特殊,往來客商感到十分不便,群眾反映強烈。胡小鎖得知后,多次上門與公交公司協調,最終公交部門答應在不違反規定的情況下設置了臨時下客點,極大地方便了往來客商和周邊群眾。
對于一些熱點、難點問題,如拆遷補償、城中村整治等,胡小鎖也積極主動去調查、研究,及時向市人大及有關部門反映問題,避免矛盾激化。去年,胡小鎖提出了《關于開發商與被拆遷戶之間關系如何協調》的建議,得到了市人大常委會的認可,更好地保護了普通群眾的利益。
愛民之情天可鑒,代表豐碑口中立!
愛是一種心貼著心的情感。胡小鎖對人民群眾的愛,就是這樣一種心貼著心的愛。他痛苦著他們的痛苦,歡樂著他們的歡樂。
平時胡小鎖有一股使不完的勁,一年365天的日日夜夜,都在為社區里的事業忙碌著、操勞著,連節假日都很少休息,大家都稱他為“革命的老黃?!薄?/p>
胡小鎖為了車站社區的日新月異,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抓建設。作為一個身兼村級黨支部書記職務的人大代表,胡小鎖不僅敢于為選民代言、為政府獻策,更是一位致富群眾、富裕一方的領頭人。車站社區緊鄰火車站,胡小鎖利用如此得天獨厚的交通優勢,和鄰村聯合建設的眼鏡市場,拉開了車站社區快速發展的序幕。根據市場客流量大、交易興旺的特點,胡小鎖又陸續投資建設了大酒店、菜市場、寫字樓和16000平方米眼鏡生產基地等與之配套,村級經濟不斷壯大。在發展三產的同時,胡小鎖也沒有放松工業企業的發展。通過投資環境的改善,成功引進眼鏡生產企業5家,其中規模企業2家,總投資超千萬元。村級企業——鋒泰公司的發展更是迅猛,已成為開發區乃至丹陽市的骨干企業,年產值超億元。
村級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帶動了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村級道路實現了硬化,群眾居住環境做到了綠化、亮化和美化,環衛費、合作醫療費由村統包,老年活動中心各種設施一應俱全,全村每年發放養老金達26萬元,率先實現了老有所養、病有所醫,正朝著建設“小康示范村”的目標努力。
漫漫征途從頭越,執著追求終不悔。丹陽車站社區黨總支書記胡小鎖愛民愛得盡心、愛得深沉、愛得實在……
乘風逐潮揚巨帆,丹陽車站社區在加速發展中率先騰飛,在跨越發展中率先跨越,在“實現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區”的漫漫征程中,步子一定會邁得更穩、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