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味品能增進食欲,本身含有各種營養物質,但在生活中,有相當多的人特別是老年人,在服藥時,常常不恰當地使用調味品。殊不知,不合理使用調味品,輕則會影響或降低藥效,重則還會帶來副作用,影響身體健康。
鹽:大家知道,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吃鹽多可降低利尿藥、腎上腺皮質激素藥物的療效,故在服用降壓藥、利尿藥、腎上腺皮質激素等藥物時,應盡量少吃鹽,嚴格控制其攝入量。
醬油:在服用優降寧等藥物治療心血管疾病時,不要吃醬油,否則會引起惡心、嘔吐、血壓升高等,不僅會降低藥物療效,還會加重病情。
醋:在服用碳酸鈉、碳酸鈣、氫氧化鋁、胰酶素、紅霉素、磺胺類等堿性類藥物時食醋,會使藥物失去藥效,因此服上述藥物時不可吃醋。
糖:有些人在吃中藥湯劑時怕苦,愛用糖調味。其實,吃中藥是不能濫加糖的。糖會抑制某些中藥的藥效,干擾礦物質和維生素在人體內的吸收。而且有些健胃藥就是靠其苦味來刺激消化腺,促進消化液的分泌而達到治療效果的。另外,中藥的化學成分很復雜,其中的蛋白質、鞣質等成分能與糖,特別是含鐵、鈣等元素和其他雜質較多的紅糖引起化學反應,使藥劑中的某些有效成分凝固、變性、沉淀,不但影響藥效,還會危害健康。
味精:當受熱達到120℃以上時,味精會變成焦化谷氨酸鈉,不僅沒有鮮味,而且還有毒性。味精攝入過多會使人體的各種神經功能處于抑制狀態,從而出現眩暈、頭痛、肌肉痙攣等不良反應。老年人、高血壓患者、腎病患者等在服藥時禁吃或少吃味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