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不感到遺憾,一部奪得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獎的電影據說居然很可能無法在國內公映。理由當然是荒謬的——因為劇情是有關同性戀的故事。但正是因為據說的可能禁演,激起了我的好奇之心,于是決定從網上下載英文原版來欣賞。
聽朋友說故事很冗長沉悶,但我并不擔心,因為我覺得自己會喜歡這部影片。之前對李安的印象很不錯,尤其是《臥虎藏龍》里男女主人翁在青翠的竹葉間的那場戲,一直被我視做武俠片中的經典場景。
這部片子的宣傳標語很有藝術感——“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臂山”。不經意地一讀就給人意味深長的感覺,似乎有些許無奈、又像一聲嘆息還有一種美好的回憶與滄桑的現實疊映在一起的深沉。這種感覺,在讀到的時候可以一瞬間觸及人們的心靈。
故事開始于1963年美國南部一座小山丘上,兩個年輕的牧羊工孤獨地在山上替農場主放羊。在這座風光旖旎的山上,只有兩個男孩——杰克和恩尼斯——和一群動物,生活是平靜的又是無聊的。他們之間的對白很少,這時候的電影確實有些沉悶,有的只是羊群嘈雜的叫聲,溪水輕快的流淌聲,還有夜晚狼的嚎叫,大自然的萬籟之音恰恰突顯了兩顆寂寞的心靈。越是在這種空曠而澄澈的美景之下,人們越是容易感到內心的孤單。
于是兩顆寂寞的心在美麗的斷臂山上撞擊出了愛的火花。沒有浮華的喧囂,沒有矯情的脂粉,也沒有骯臟的私欲,是兩顆孤獨的心撞出的源于愛的火花。
然而這種愛注定是沒有結果的,尤其在民風保守的六十年代,分離是既定的結局。從美麗的斷臂山上下來,他們依然繼續著各自的生活,組建了各自的家庭。然而對于這份感情,兩個人都銘記在心底的最深處。
他們沒有中斷彼此的聯系,一直尋找各種機會與自己心愛的人見面,但他們同時又要對自己的家人負責,所以一直在等待與相守、愛與無奈中生活,總是在短暫的快樂之后迎來更長久的等待。時光就這樣流轉了20年。
終于,忍無可忍的杰克決定不顧一切地擺脫這種生活回到自家的農場,他渴望和恩尼斯在一起。然而就在這時,悲劇發生了,杰克慘死在仇人的手里,被亂棍打死,血肉模糊。
一段高潮出現在這里,恩尼斯帶著無盡的憂傷來到杰克父母的家中,他要按照杰克的遺愿,將骨灰帶回故事開始的地方——斷臂山。他來到杰克生前的房間,打開衣柜,看見兩件套在一起的帶血的衣衫。他和杰克曾在斷臂山上起過一次爭執,而后兩人扭打時恩尼斯流了鼻血,杰克為恩尼斯擦血,因此兩件衣服上都有鮮血的痕跡。后來杰克謊稱把衣服忘在了山上,但事實上他一直珍藏著這兩件衣服直到去世,在現實生活中他們無法在一起,他們擁有的全部也只是斷臂山和那兩件緊緊相擁的帶血的衣衫。恩尼斯的眼睛模糊了,他捧起那兩件衣衫,將他們貼在臉上,吮吸著,那一刻他又找回了斷臂山的氣息……
與之前媒體對“同性戀”的大事渲染相比,實質上《斷臂山》并不是純粹意義上的同性戀影片,按照導演李安自己的意思來說,他認為這是一部愛情片。真摯的愛情都是美好的,無論她是發生在同性還是異性之間。
影片中的兩位主人翁的設計也是極富藝術性和代表性的。
杰克是個不折不扣的西部牛仔,不僅僅因為他酷愛牛仔的一切,更因為他散發著一種純正的牛仔精神,勇敢與不羈,相比于恩尼斯他更能夠正視自己的感情,更大膽地追求自己渴望的生活。他愛恩尼斯,也想和他勇敢地生活在一起,但無奈恩尼斯總是以各種理由來推辭,于是他放縱自己——與別人的老婆偷情,去墨西哥放浪形骸,因為他心中的向往一直無法實現。他無法忍受日復一日的煎熬,企圖以這一切麻醉自己,但事實上這一切根本無濟于事。
相比于杰克,恩尼斯是隱忍的。他有更多的牽掛和羈絆,以及來自童年的對同性戀的后果的恐懼。他不停地提醒自己他不能和杰克在一起,他不斷地尋找各種理由婉言謝絕杰克的邀請,但他的內心忍受著甚至比杰克更大的煎熬。他愛杰克,也愛自己的妻子和兒女,他感到他必須對家庭負責,必須肩負起丈夫和父親的責任。都說愛會給人帶來幸福,然而都是因為愛,他卻深感疲憊和痛苦。就像杰克用放縱和發泄來麻醉自己痛苦的心,恩尼斯用道德和責任來約束自己已不堪重負的靈魂。
浪漫與現實,幸福與痛苦,追求與束縛,《斷臂山》已遠遠超越了所謂的同性戀的主題。他不僅是一部表現愛情的電影,實質上更是一部站在藝術的角度來探討人性的影片。
杰克和恩尼斯的痛苦不僅僅是兩個彼此相愛卻又不能在一起的人的痛苦。事實上,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有想要卻又迫于各種壓力得不到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卻往往是我們一生在心底最珍愛的東西。就好像彼岸花一般,花開彼岸,我們站在斷崖之上,遙望彼岸那不屬于我們的美好,遠遠地向往,默默地忍耐,忍到我們以為自己已經可以忘記心底的千絲萬縷,可以不再倍受煎熬。但就像那兩件緊緊相擁的衣衫驀地出現在恩尼斯眼前一樣,一旦一個不經意的細節觸動到了那些陳舊的夢,我們心里的堤岸會在一瞬間崩潰,多少年的努力在頃刻間化為烏有,我們不得不承認那些點點滴滴的記憶從來不曾離開,而對那朵彼岸花的向往,其實一直在我們心中掩藏。所以那句宣傳語是如此動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臂山,縱然光陰似箭、歲月如流,我們心中的斷臂山依然蒼翠秀麗,從來不曾因為我們的老去而褪去往日的美好和旖旎。
因此我在開頭說因為故事情節的問題而遭到禁演的命運對這樣一部深刻的影片而言,是有失公正的。同性之間的感情畢竟只是一個思想的載體,而電影真正想要傳達的思想才是最終極的藝術。
近年來我們所耳熟能詳的一些大導演都在市場的召喚下紛紛投身到武俠和科幻片的熱浪中,以至于這幾年的電影始終在過分強調特技和宣傳,而真正的能夠表現思想的或者說可以稱之為藝術的影片已然寥寥無幾。當眾導演都還沉溺于諸如《無極》一類的所謂的“大制作”時,李安帶著他慣有的風格重新出現在我們面前——細膩而不失大氣,多情卻不濫情,平凡而又動人,簡單卻震撼人心……
記得評獎過程中有評委認為《斷臂山》這部影片平淡無奇,并沒有過人之處。當然,倘若按照諸如拍攝手法、特技運用等硬性指標來評比,《斷臂山》恐怕真的不能算一部佳作。但這些評委恐怕忽視了很重要的一點:一部影片之所以優秀是因為它能夠感動人們的心靈,當所有的情節和技巧都隱去之后,這份感動卻依然長久地回蕩在觀眾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