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秋,艷陽微顰。路邊那一株株美人蕉,不經意攫住了我的目光。在注定的時間,我恰恰看到它的隱痛與憂傷。那是美人蕉頹敗的跡象。曾經紅艷的花黯淡成深紅轉黑,殘花藕斷絲連,嬌弱無力地飄零在風中,地下殘紅一片,像極了美人的眼淚,令人不忍卒睹。
關于美人蕉的兒時印象,是淺浮在夢中的,外婆的稻場邊,有幾株美人蕉,青翠的葉間,綴著猩紅、乳白、淡紫的花朵,花瓣如絹。外婆的家在山腳下,群山連綿,樹木蔥蘢,美人蕉格外嬌艷俏麗地喧鬧著,搖曳出一派旖旎的風姿。記憶中我們幾個淘氣總愛在美人蕉旁捉迷藏。朗月繁星,我和外婆在稻場上納涼,外婆輕輕地不停地搖著芭蕉扇,為我送來清涼的風,或驅逐蚊蠅。在外婆柔美的催眠曲中,我睡眼朦朧中,是美人蕉在月光下淺淺淡淡的影子。不知是我無意中忽略了它的頹敗,還是在我稚嫩的童年里,美人蕉一直是綺麗溫馨的。
后來得知美人蕉是西域傳入的花。也有人稱它為帶血的玫瑰。明人瞿佑有一首詞《虞美人》:“劍血多年尚有神,楚歌聲里弄殘春。迎風似舞腰肢細,帶雨如含淚眼顰。”或許是美人虞姬的血化成紅艷的虞美人花,美人蕉就有了凄美、哀婉、脫俗的氣質。
淚眼朦朧中,仿佛看到二千多年前的一個秋日。秋雨如絲。美人蕉沐浴著淡煙疏雨,冥冥中好像有一種誘惑在招手,它的蓓蕾,以一種寂寞的姿態,曼妙的舞姿,悄無聲息地張開那迷人的花蕊。仰起頭,與一雙美麗含愁的雙眸相遇,這是一張美貌絕倫的面孔,膚如凝脂,眉如春山,雙眸剪秋水。此時美人眸含深愁,猶如梨花一枝春帶雨。本來一向以美麗自傲的美人蕉,也不得不詫異虞姬的天香國色,自嘆弗如。
爾后,虞姬著素衣紗裙,凌波微步,揮劍獨舞,虞姬回想她與霸王兩情繾綣,傷懷眼前,自己又怎能茍活于人世,于是斷然揮劍自刎,點點紅色灑在美人蕉上,剎那間美人蕉生命有了內涵,靈魂在那一刻得到升華,從此美人蕉也稱虞美人。
長夜漫漫,歲月遙遙,虞美人已沉睡百年。在一座岑寂雅致的別院,美人蕉婉約地漫卷花蕊,輕吐幽香。一個憂郁的中年男人,佇立在美人蕉前,若有所思地與美人蕉的目光相遇。他想起煙花江南,那是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他在眾多美人簇擁中,游歷江南無邊無際的春光,他們穿花拂柳,填詞賦詩。他最寵愛的小姨妹,眉目含情,笑靨如花,娉娉裊裊為他輕歌曼舞。那種日子何等逍遙快活,自由自在勝神仙。浮光掠影,繁花落盡。聯想起今天囚徒般的生活,冷清寂寥。憂郁、悲痛、蝕骨的幽怨、像潮水一樣汩汩向外流淌,他沉吟片刻,一首膾炙人口的佳作問世,這是著名的南唐后主皇帝李煜。他輕輕地吟道《虞美人》:春花秋月何事了,往事知多少……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為這一首詞,不久李煜被宋太宗趙光義毒死。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詮釋了美人蕉頹敗時的凄涼。自此以后,美人蕉成了深愁、悲悲凄凄的代名詞。
其實無論美人蕉萎謝凋落,可它曾經芳華絕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