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國戀之后的苦酒
阿偉和小珍在日本留學時相識、相知并同居在一起。回國后,阿偉順利地就職于某外企,收入較高,而小珍發現自己已經懷孕,就沒有找工作,仍然與阿偉住在一起。此后,兩人邀親朋好友舉行了婚宴,但實際上,二人并沒有進行婚姻登記,因為都屬洋派風格,兩人并沒有在意。
半年后,小珍生了一個兒子。在兒子百天后,小珍忽然發現阿偉經常以加班為借口夜不歸宿,經多方打探和調查,小珍駭然發現阿偉已另有紅顏知己。憤怒之下,小珍指責阿偉遺棄產后的自己,同時提出離婚,阿偉則以二人從未領取結婚證為由,聲稱二人之間不存在婚姻關系,隨時可以分手,
小珍在分手之余,提出自己不具備撫養孩子的經濟條件,要求阿偉養育孩子。對此,阿偉表示同意,但要求小珍按月支付孩子的撫養費,二人無法達成一致,最終訴諸法院裁決。
律師說法:
本案中,男女雙方雖然舉辦了婚禮,但是沒有進行婚姻登記,因此,他們的孩子依然屬于非婚生子女。
本案中,女方自身沒有工作,出于種種考慮放棄直接撫養哺乳期的孩子,男方也表示同意,因為男方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利,這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至于男方要求女方支付撫養費的要求,也是符合法律要求的。雖然女方目前沒有工作和固定收入,但是作為孩子的生母,她具有法定的支付撫養費的義務。
法院真實判決:
經過法院調解,二人最后調解結案:孩子由男方撫養,小珍每月支付500元撫養費,直到孩子18歲成人。不過,由于女方產后不久,又暫無工作,男方一次性支付女方10萬元,作為經濟扶助。
法律提示: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在法律上的地位是同等的。但是,同等的權利并不等于相同的權利。例如,許多地方立法都規定,非婚生子女得不到像婚生子女一樣應該得到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因此,敬告女性讀者。生孩子雖然是個人的自由,非婚生子女擁有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但爭取和維護他們的權利卻是非常艱難的,即使爭取了法律賦予的權利,不等于就能夠讓孩子有一個健康成長的家。因此,在這個問題上,還是應慎重對待。
女兒突遭車禍,非婚生子成爭奪焦點
1996年,赴深圳打工的趙明與本公司的會計胡艷相識,并很快就同居在一起。半年后,胡艷才知道趙明在自己的湖南老家早已有了妻子,并且還生了一個女兒。
胡艷開始很生氣,但架不住趙明的甜言蜜語及軟語溫存,最終還是原諒了他。兩人對外依舊以夫妻的名義同居在一起。
2000年,胡艷生了一個兒子,兩個人更加其樂融融。但沒想到,3年后,趙明在湖南老家的女兒忽然因車禍喪生。遭遇打擊的趙明匆忙收拾行李離開了胡艷。回到他悲痛欲絕的法定妻子身邊,并提出與胡艷協商分手。此外,趙明提出,因為自己已經失去了女兒。以后生育孩子的機會越發渺茫,所以希望將非婚生的兒子交由自己撫養。
趙明的提議遭到了胡艷的斷然拒絕,趙明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將兒子判歸自己撫養,并表示自己擁有優越的物質條件撫育孩子,將來的所有財產均會歸兒子繼承。同時放棄向兒子的生母要求撫養費。愿意支付胡艷20萬元生活扶助費用。
律師說法:
非婚生子女,是婚生子女的對稱。即非婚姻關系的男女所生的子女。包括已婚男女與人通奸所生的子女、未婚男女所生的子女、未婚男女被奸所生的子女等。
由于思想觀念的變化。現代社會上非婚生子女越來越多,但無論是何種情況。孩子都不該成為其父母行為的承擔者,所以,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生而平等,不應該有法律地位上的差別。“私生子”的說法是封建時期的歧視性定義,保護非婚生子女的權利。不僅是孩子健康成長的要求,也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五條規定:“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不直接撫養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應當負擔子女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直至子女能獨立生活為止。”同時,非婚生子女也與婚生子女一樣,有贍養和扶助生父母的義務,與生父母間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法院真實判決:
法院經過審理認為,非婚生子尚且年幼,而且一直跟隨母親生活。從利于孩子成長的角度考慮,孩子不宜跟隨父親生活。根據法律規定,不論孩子跟隨父母哪一方生活,均享有對生父生母財產的繼承權。經過調解。雙方達成一致,法院裁決:孩子由女方撫養,趙明一次性支付女方撫養費50萬元。
法律提示:
我國的《婚姻法》規定。對于無效或可撤銷婚姻期間出生的子女,父母子女間的權利義務不受父母無效或可撤銷婚姻的影響,非婚生子女與父母間的權利義務是基于血緣而產生。撤銷或解除無效婚姻后,有關子女的歸屬及撫養費的負擔等問題均要適用《婚姻法》中關于父母子女的規定處理。
本案中,孩子作為男方的親生兒子,本身即事有法定繼承權,男方未立遺囑歸他人所有的情況下,孩子對父親的財產依法享有繼承權,因此將所有財產歸孩子繼承并不是撫養子女的必備條件。
昔日誘奸成追討撫養費理由
小華1999年高中剛畢業就走上了社會。因為年紀輕,再加上對世事懵懂無知,她不幸被已經有家室的方軍誘奸。在此之后,迫于方軍的威脅,小華慢慢地成為了對方的泄欲工具。并于2001年生下一子。
作為單親媽媽。小華可謂忍辱負重,在鄰居的白眼及指指點點下,將兒子養育到了5歲。
2006年,小華所在的公司因為負債而破產。小華一下子沒r生活來源,不得不向方軍提出撫養要求,但方軍認為該子與自己無關。一口拒絕。小華憤而起訴,要求司法機關針對6年前被強奸一事追究方軍的刑事責任,同時要求方軍支付兒子的撫養費。
律師說法:
本案中,被誘奸的女方所生育的孩子,也屬于非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同婚生子女是完全一樣的。其親生父母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絕承擔撫養非婚生子女的義務。
有些人因為“誰主張誰舉證”的說法,擔心由于非婚生子女的生育證明手續不齊全,孩子的生父在法庭上拒不承認與孩子具有血緣關系,也不做親子鑒定,孩子的母親將無法舉證證明。實際上,對此不必擔心。
法院在處理非婚生子女索要撫養費案件上,在確定非婚生子女與生父是否具有血緣關系方面,女方不需要提供太多的證據,如果男方拒絕配合作親子鑒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七十五條規定:“有證據證明一方當事人持有證據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對方當事人主張該證據的內容不利于證據持有人,可以推定該主張成立。”可推定男方是孩子的父親。這樣可以從法律上限制那些對原告提起的親子鑒定不理睬的被告,也可以遏制非婚生子的現象,減輕因非婚生子女造成的個人問題和社會問題帶來的不良后果。當然,女方也可以收集同居期間的相關證據來證明孩子為與男方所生。
法院真實判決:
由于小華提出的誘奸刑事責任追究時間已久。很多證據無法取得,司法機關無法順利進入起訴階段。經過詳細的政策法規的解釋,小華放棄了追究男方刑事責任的念頭。而以孩子母親監護人的身份,提出了索要撫養費的訴求。
經過法院主持下的醫學鑒定,證明該子與被告之間是父子關系。于是方軍提出。自己已經有兩個婚生子女,經濟條件拮據,沒有經濟能力支付撫養費。法院根據男方現有的經濟實力,最后判決方軍每月支付300元撫養費,直至孩子18歲成年為止。同時支付女方在過去5年中對孩子的撫養費1萬元。
法律提示:
本案中,男方以自己已有兩個婚生子女,經濟拮據為由。試圖逃避對非婚生子的撫養義務,這與法律是相違背的。因為婚生子女與非婚生子女不僅在關系上是平等的。而且在權利上也是平等的:不論他們的出生順序如何。男方均負有法定的義務,對他們進行撫養。
人工授精的孩子成犧牲品
家住佳木斯的王先生在14歲那年出了一場車禍,導致生殖器受傷,好在創傷很快痊愈了,此后十多年的時間里,他也一直沒覺得有什么不對。可是,結婚后的三年時間里,妻子一直沒有懷上孩子,他這才覺得有點兒不對勁兒。
想到14歲那年的車禍,王先生急忙上醫院檢查,這才知道多年前的那場車禍竟然造成他精子質量不高,難以成活。這讓王先生深感苦惱一家里老人一直催著他們要孩子,妻子做母親的意愿也非常強烈。無奈之下。王先生只好同意人工授精。
醫生從精子庫中選出精子,成功地為王先生的妻子做了人工授精。10個月后,妻子生下了一個白自胖胖的兒子。終于做了父親,王先生欣喜之余,卻莫名地添了一絲憂慮,而且這憂慮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積越深——他總覺得這個孩子很陌生。
此后三年間。王先生常常無端找碴兒與妻子吵架,夫妻二人的感情越來越淡。最后導致破裂,商議離婚。王先生以孩子是從精子庫中配對出生的,并非自己的骨肉為借口,拒絕支付孩子的撫養費。無奈之下,前妻只好求助于法律的公正。
律師說法:
生育權是指公民依法通過自然或人工生殖技術幫助受孕、懷胎、分娩、繁衍撫養后代的權利。生育權是夫妻雙方的自主權利。完整的生育權概念,包括夫妻雙方有權自主決定是否生育、生育時間和不生育的權利。
現代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使一些生理上有缺陷的夫婦實現了“求子”的愿望,但同時也給現代法律及傳統倫理道德方面帶來了新的挑戰。
在我國現行的《婚姻法》中,對“用他人精子配對人工授精生育的子女”的權利義務尚未做明確規定,但由于生育權是夫妻雙方共同的權利,夫妻雙方均同意采取人工授精方式生育子女。其所生子女就應視同婚生子女,并與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的權利與義務。因為采取人工授精方式所生的子女完全是其父母意見一致的結果。他們是沒有任何過錯的,不應由于生命來源方式的特殊性,而遭受歧視、虐待,甚至拋棄。決定人工授精的父母應屬其法律意義上的父母,應按法律規定享有父母權利,承擔父母義務,其父母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亦應與婚生子女相同。
法院真實判決:
法院審理認為:原告所生育的兒子,是在被告同意的前提下,通過人工授精方式后生育的,屬于原被告婚姻期間內的婚生子。被告因婚生子來源方式的不同,否定自己與婚內所生子的父子關系。無法律依據。判決孩子由女方撫養,男方每月支付一定的撫養費。
法律提示:
夫妻之間生育權的實現。必須經過雙方的協商一致,方可以具體實施。在這件事情的決策上。切忌“一言堂”,尤其是計劃以人工授精方式圓育兒夢想的人,因為目前我國法律在這方面的規定滯后于醫學技術的發展,所以這些夫妻一旦感情破裂,其子女的撫養將更難決斷。
責編 魏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