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是影響老人健康的大敵。在冬季,老人們就要改變以往一些不適應寒冷天氣的生活習慣,否則天寒地凍,一不留神便會釀成禍害。
夜起小解中風 李大爺以前曾患過心肌梗死,醫生吩咐他在睡覺前多喝點開水,以稀釋一下血液的濃度。于是,李大爺養成了晚上起來小便的習慣,一般一晚上要小解三四次。這個習慣在夏天等溫暖季節還看不出什么弊端;而到了冬季,李大爺嫌穿脫衣服麻煩,仍一如既往地穿著背心短褲夜起小解,結果一天晚上李大爺小解時中風了。
專家提醒:在寒冷的冬季,老人們晚上解小便一定要穿好衣服,防止著涼;有條件的家庭,可以開空調過夜??傊?,想方設法使室內溫度升高,這樣老人起夜也就沒有什么危險了。
性生活后凈身受涼 劉師傅去年退休,身體還很硬朗,每月與老伴仍有一兩次的性生活。劉師傅有潔癖,房事后都要長時間地清洗;由于衛生間保溫條件較差,再加上年歲已高、性疲勞等原因,一次房事后,劉師傅得了重感冒。
專家提醒:老人需要性生活無可非議,但一切應以不妨礙健康為前提。像房事后的清洗,四五分鐘就完全可以了,時間一長,不冷出病來才怪呢!
使用電熱毯不當 冬季,不少老年人喜歡用電熱毯。的確,電熱毯經濟實用,一般的家庭都買得起。但使用不當,也會使某些疾病加重或引起某些疾病的發生。張大媽患有輕微的神經衰弱,且冬季洗澡要警惕“浴室綜合征”孟懷東
一些老年人洗澡時有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口渴、胸悶、心悸、惡心、目眩、四肢乏力、呼吸急促,甚至出現暈倒或誘發心血管疾病等癥狀,醫學專家把這種由于在浴室洗澡而引發的一系列癥狀統稱為“浴室綜合征”,又稱“冬浴綜合征”。
在冬季,室外氣候寒冷,浴室內溫度較高,濕度呈過飽和狀態,門窗關閉,通風程度差,空氣污濁,氧氣含量低,加之洗澡人數較多,體弱者以及老年人都不太適應浴室內這種特有的“小氣候”,因此更容易出現“浴室綜合征”。據臨床醫學資料統計:約有10%的老年人在沐浴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現“浴室綜合征”。
除了上面提到的不良小氣候等原因外,也有老年人自身體質方面的原因。老年人在冬季皮膚容易出現瘙癢,因而喜歡到浴池里洗個熱水澡。然而,老年人體質一般較弱,耐受和應激能力相對較差,熱水浸泡使得老年人的毛細血管擴張,大量血液都淤積在體表,用于循環、回心的血量減少,心臟血液輸出量不足,從而使腦組織發生一過性缺血、缺氧,很容易引起“浴室綜合征”。
為防止出現“浴室綜合征”,老年人平時就要注意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洗澡前,不宜過飽、過饑或過度疲勞,不能飲酒,可適量飲些白開水。進了浴室,最好能“熱身”一下,即先在浴室內適應5分鐘左右再入浴池。洗澡時,還要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從下肢開始洗,再用浴巾洗抹上身,最后身體才漸漸泡人浴池。
還應注意,在浴池浸泡的時間不宜過長,以15~20分鐘為宜;洗澡動作也不宜過急或過分用力,以輕松自如為佳。如果在洗浴過程中出現了頭暈、眼花、惡心等癥狀,應立即步出浴室,到椅子上休息喝些茶水,一般癥狀即可消失。另外,洗澡時應事先了解一下池內水溫,應以37~40℃為宜,過高過低都不好。還要注意浴室內的通風情況,如不滿意可請服務人員幫助開窗換氣,調好水溫。一些心血管病患者洗澡時突然發病,易生不測,所以要自備一些硝酸甘油片一類的急救藥品。
須注意小節
喜歡開著電熱毯睡覺。體表溫度的增加,使她心里更加煩躁不安,有時整夜合不上眼。到醫院求醫,醫生建議張大媽關掉電熱毯睡覺,不久,癥狀就減輕了許多。
專家提醒:醫學專家研究發現:電熱毯使用不當,除了會加重失眠癥狀以外,還有促使炎癥擴散、易引起感冒、形成血栓、引起心肌梗死等弊端。因此,不適應電熱毯的老人,最好不用電熱毯;適宜使用的老人,也應做到入睡前切斷電源,以防不測。
早晨鍛煉太早 冬春的早晨氣溫低,加上老人日漸衰落的身體狀況,過早晨練利少弊多。從生理角度來講,凌晨時人的新陳代謝比白天低,不少臟器仍在初醒狀態,且血流緩慢,血黏度較高,此時寒風一吹,全身小血管發生保護性收縮,就會引發心血管疾病。從醫療角度講,老人們大都患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哮喘等疾病,冬春早起鍛煉,無疑會雪上加霜,導致疾病加重。
專家提醒:建議老年人一是改晨練為傍晚鍛煉。傍晚鍛煉,既可避免晨練所引起的弊端,又同樣能達到晨練的效果。二是如實在改不了晨練的習慣,就推遲晨練的時間,最好將晨練的時間改在早晨8點以后,并補充熱量,穿足衣服,還要適可而止、量力而行。
午休時間過長 有些老人一年四季都有午休的習慣。中午睡個把小時,下午的精神就會好一些,這的確是不爭的事實。但有些老人午休的時間不節制.順其自然,一睡就是幾個小時。這樣就會事與愿違,睡出毛病來。
專家提醒:隨著年齡的增長,老人們晚上的睡眠時間越來越短。如果白天又睡較長時間,晚上則更睡不著了。因此,最好將午休的時間控制在1小時左右??傊?,老人們應以健康為準則,合理安排午休時間,選擇適合自己的最佳的午休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健康快樂地度過寒冷的冬春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