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慈禧太后暮年時仍然是粉面桃花不減當年,與青春少女的容貌差不多。相傳,慈禧太后有一根短而圓的精制玉尺,愛不釋手,一有空閑時間,就用這根玉尺在面部來回滾動,常年如此。究其玉容常駐的原因,除了堅持常食駐顏美容藥膳及滋補藥物外,面部按摩就是她容顏不衰的妙術了。
中醫的經絡理論認為,面部有膽、胃、三焦、大腸、小腸等經脈經過,而這些經脈上又有穴位。循行分布于面部的經脈主要功能在于影響人體的消化吸收等功能。脾胃功能健運,則氣血旺盛,反映于外觀見面色紅潤,肌膚彈性良好。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面部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和末梢神經,對面部經穴的按摩刺激,不但可對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循環系統等產生良性效應,而且能較好地調節內分泌系統,從而達到生理平衡。
進行面部穴位按摩,以自我按摩為主,也可由他人幫助按摩。按摩應在心情舒暢、情緒穩定的情況下進行。按摩前應清洗面部及雙手,剪掉長指甲。按摩時應先涂擦些面部潤滑劑,最好用按摩霜,也可用一般潤膚蜜代替,以避免因摩擦而損傷表皮。按摩的基本方法有點、按、揉等。點法是用指端和關節突起部點擊或短暫地按壓肌膚和穴位;按法是用指端等放在穴位上,逐漸用力下壓,按而留之的方法;揉法是用指腹或魚際或掌在一定部位上用力摩擦。
面部常用的穴位有6對:印堂一太陽,耳門一絲竹空,攢竹一四白,聽宮一下關,翳風一頰車,迎香一地倉。
首先取準穴位,按順序點按。每對穴位先順時針揉按10次,速度緩慢,用力輕柔;再快速點按4次,用力重按,以感覺到脹痛或酸麻為佳;然后逆時針揉按及點按。結束手法為擦法,先搓熱雙掌,再摩擦穴位,順時針、逆時針方向各10次。擦法完畢后做深呼吸數次,即完成第l遍,每次做2~3遍。每日早晚各做1次。只要方法正確,持之以恒,必將收到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