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去郵局取稿費,站在鏡一邊填寫匯款單,一邊自言自語地念叨:“真是眼花了,咋寫也寫不好。”老人喊了我一聲:“同志,請你幫我填一下吧!”他一邊說,我一邊填——“南昌市×××路×××號×××收,玖佰元整”。隨后老人又叫我在附言單上寫:“祝媽媽新年好!”我一陣驚異,不禁抬頭打量他,老人滿頭白發,滿臉的皺紋刻滿歲月的滄桑。我的心頓時涌起感動的潮水,戰抖著把匯款單遞給他。
誰知他又拿出一張匯款單:“麻煩你再給我填一張吧!”這回的附言上卻寫著“寄去陸佰元給岳父、岳母過年,祝春節愉快!”我寫著寫著,眼前一陣模糊。看看眼前的老人,已是做爺爺的年齡了,也許正在享受著兒孫的孝敬,卻不忘盡一份人子之孝,這里包含著怎樣的一種對養育之恩的深厚答謝啊!
老人見我認真替他寫好了匯款單,一再地感謝我,并對我說:“你也有70歲嗎?我正是古稀,我長你幾歲,怎么眼就不行呀?我本想和老伴一起來寄,可她患有腦血栓,走路不方便,我就自己來了,替她也寄點錢給老人過年,我們倆也想回去看看,可都走不動啦。”老人說著眼眶里竟有些濕潤,那神情像—個想家的孩子,一個人只要有父母健在,無論多大的年紀,都還是個孩子。望著這位老人,我的眼淚不禁流了下來。
是啊!人在青壯年時期,先是執著地追求一份屬于自己的愛情與事業,以后又為家庭、為孩子不停地奔波操勞,等到進入人生之秋時,父母已不在人世。待自己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時,那該是多么深重的一種愧疚和自責啊!我深深地被老人感動了,為他那份孝心、那個感動人心的舉動,我真正體味到一種至善至美的人間真情。
走出郵局,我有一種強烈的愿望,今年春節,無論多忙,無論多大的事,我都要回家看看,回家陪94歲的母親過年,回家到父親的墓前放聲哭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