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致殘率、死亡率相當高,已成為扼殺生命的“元兇”。其實,心腦血管病也不是防不勝防,一些看來并不起眼的“小動作”,可以預防或減少其發病。這些“小動作”對已發病者也有很好的保健治療作用,不但可以提高生活質量,還可以使相當一部分人同健康人一樣享有高壽。做這些“小動作”,貴在持之以恒。現將幾種“小動作”的具體做法及保健功能作簡要介紹。
張嘴閉嘴閑暇之時,經常做張嘴閉嘴運動,即最大限度地將嘴巴張開,同時深吸一口氣,閉口時將氣呼出。如此一張一閉,再張再閉,連續做30次。張大嘴巴與閉合嘴巴,可通過面部的神經反射刺激大腦,從而改善腦部的血液循環,增強腦血管彈性,有利于預防中風及老年癡呆癥的發生。
搖頭晃腦平坐,放松頸部肌肉,不停地上下點頭3分鐘左右,然后再左右旋轉脖頸3分鐘,每天2~3次。這種輕柔的頸部運動可增加頭部血管的彈性,還可以活動頸部的肌肉、韌帶和頸椎關節,并減少膽固醇沉積于頸部動脈的機會,不僅有利于預防中風,還可以防治頸椎病。
拍打雙耳每天早、中、晚用手掌拍打雙耳,每回拍打100次,力量要適中,不可過猛。耳朵上分布有79個穴位,經常拍打雙耳,可刺激這些穴位,按摩經絡,促使氣血運行,調動體內的正氣,可增強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保持機體內環境穩定,并能促進血液循環,防止動脈硬化,抑制高血壓形成。 聳肩將雙肩上提,緩慢放松,如此一提一松,反復進行,早晚各做5分鐘。頸部肌肉也參與了聳肩運動,為頸動脈血液流人大腦提供了驅動力,迫使流動遲緩的血液加速流向大腦,因而可成少發生腦血管供血不足和腦梗死的危險。
捏腋窩每天早晚各捏腋窩5分鐘左右。具體做法是:左右臂交叉置于胸前,左手按捏右腋窩,右手按捏左腋窩,運用腕力帶動中指、食指、無名指有節律地輕輕按捏腋窩肌肉。腋窩內藏著9條動脈、1條靜脈、12條神經、5群淋巴結,捏腋窩能加速全身血液循環,并調節腦血流量,穩定血壓。
鼓掌 自然站立,全身放松,排除雜念,兩手掌心相對,鼓(擊)掌,動作宜緩慢,連擊30次為1遍。每日早、中、晚各做1遍。掌心、手指末端和手背經絡上,分布著許多敏感穴位。“十指連心”“心腦相通”,中外醫學專家對手、腦關系進行研究后證明,拍擊手掌,不但能健腦益智、增強記憶力、提高思維能力、消除疲勞,還可以防治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老年癡呆癥,并且療效十分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