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的生命誕生后,隨之媽媽的乳房分泌營養豐富的乳汁,供嬰兒食用。乳汁的充盈是產婦機體各臟腑功能共同作用的結果,但乳汁分泌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心理因素等,可導致乳汁不暢、乳汁不足或乳房脹痛。媽媽往往因此心急如火,寶寶卻不依不饒,母子告急,殃及全家。此時如能在醫師指導下選用下列中藥,不僅媽媽喜上眉梢,而且寶寶也不急不鬧。
漏蘆 漏蘆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通經下乳之效。《神農本草經》認為其“主皮膚熱毒,惡瘡疽痔,濕痹,下乳汁”。常用于乳汁不下、乳房脹痛、乳房腫痛、經行不暢,皆有良好的效果。乳汁不下、乳房脹痛可與穿山甲、王不留行配伍應用。
桑寄生 桑寄生有祛風濕、益肝腎、強筋骨、安胎之效。《名醫別錄》載:“去痹,女子崩中,內傷不足,產后余疾,下乳汁。”常用于治療風濕痹痛、腰膝酸痛、胎漏下血、胎動不安,有很好的效果。用于產后乳汁少、乳汁不暢,或乳房脹痛,可與路路通、絲瓜絡配伍應用。
玉米須 玉米須為食用玉米成熟之須,秋后剝取玉米時可獲得。民間喜用其治療腎炎、水腫,有利水消腫、利濕退黃之效。《滇南本草》認為其“寬腸下氣,治婦人乳結,乳汁不通,紅腫疼痛,怕冷發熱,頭痛體困”。常用量30~60克,水煎服。治乳汁少、乳汁不暢,可與豬蹄燉服,1日2次。
通草 通草為常用中藥之一,有清熱利濕、通氣下乳之效。《日華子本草》認為通草“明目退熱,催生,下胞,下乳”。本品有利尿及促進乳汁分泌的作用。常用于濕熱引起的小便不利,對產后乳汁不暢或乳汁不下有奇效,常與王不留行、穿山甲配伍煎服。
王不留行 王不留行有活血通經、下乳消癰、利尿通淋之效,被譽為婦科通乳良藥。《本草綱目》載:王不留行能走血分,乃陽明沖任之藥,俗有“穿山甲、王不留,婦人服了乳長流”的諺語,是民間常用的通乳要藥之一。產后乳汁不通,配穿山甲可以增強通乳之力;產后氣血虧虛,乳汁稀少者,則配黃芪、當歸。王不留行還能補氣血以增加乳汁,對乳汁不暢引起的乳腺炎也有很好的效果。
穿山甲 穿山甲為脊椎動物鯪鯉科穿山甲的鱗片。有下乳、活血消癥、通經、消腫排膿之效。《本草綱目》認為其“通經脈、下乳汁、消癰腫、排膿血、通竅、殺蟲”。“穿山甲入厥陰、陽明經,古方鮮用,近世風瘧、瘡科、通經下乳用為要藥。”本品能疏通氣血而下乳,因氣血壅滯而乳汁不下者,可單用,或配伍王不留行;若氣血虛而乳汁稀少者,配黃芪、當歸等益氣藥同用。
路路通 有祛風通絡、利水、下乳之效。用于乳汁不通、乳房脹痛,常與王不留行、穿山甲、漏蘆等配伍應用,通乳效果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