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老李年近花甲,去年春天時常感到下腹墜痛,大便有時干,有時稀,偶爾還帶有黏液和膿血,老李沒太在意,讓老伴每天晚上用熱水袋給他熱敷小腹。過了半個多月,老李的病一點也不見好轉,他便去了社區診所,診所的醫生說他患了腸炎和痔瘡,開了些消炎藥讓他回家吃,又過了半個多月,老李的病不僅不見好轉反而更加嚴重了,大便次數越來越多并明顯帶有鮮血,在子女們的勸說下老李夫婦才去了市人民醫院檢查,結果被診斷為直腸癌晚期。醫生說須立即手術,老李妻子得知實情后痛不欲生。
由于老李已經是晚期了,所以醫生不得不為老李切除了肛門,在腹部做了人工肛門,這給老李的日常生活帶來許多不便,手術后他的情緒一直很低落,沒過多久,終因癌癥廣泛轉移而告別了人世。
直腸癌最常見的癥狀就是便血,它和痔瘡的便血非常相像,經常是便后便紙上有血,這時候應特別注意,一定要去大醫院檢查,由醫生來做肛門的指診檢查或者做簡單的肛鏡檢查,對直腸癌的診斷都是非常有價值的。另外,對病情嚴重的病人來說,可能會有大便習慣的改變,比如:原來一天一次大便,后來沒有原因地變成一天好幾次或者好幾天一次,大便變細、變稀等。這個時候就要警惕患直腸癌的可能。關于疼痛,對直腸癌患者來說腹痛不是很常見,對晚期直腸癌患者,有的時候因為侵犯了周圍的器官(如前列腺),可能有疼痛或者排尿疼痛的癥狀,前面講的老李出現腹痛就說明已進入晚期,可他兩口子沒有在意,還在家里熱敷,實在是缺乏衛生知識。
在消化系統的腫瘤中,直腸癌的發生率是相當高的。但是如果在可疑癥狀出現時,醫務人員能及時給病人做一次肛門指檢,則幾乎80%的直腸癌患者可以及時發現,得以治療。因此,直腸癌的早期信號對于人們來說是極為重要的。
臨床上直腸癌被誤診病例不在少數,其原因就是許多人對大便帶血不重視。有些病人一見大便帶血,自己就以為是痔瘡、肛裂等,隨便到藥店買些藥治療,待到無效或病情嚴重了才到醫院檢查,已多數為直腸癌晚期。
在目前的醫療條件下;絕大多數的直腸癌都是可以早期發現的,只要定期做預防篩檢,即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早期直腸癌患者手術后5年生存率可高達70%~90%,而晚期僅為20%~30%,這相差的50%~60%的存活率是完全可以爭取的。關鍵在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在一般人的眼里,患癌癥是特別恐怖可怕的事情,癌癥患者會有非常劇烈的疼痛和難以忍受的痛苦。然而,這里要特別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直腸癌患者一般并無多大的痛苦,尤其是疼痛方面,即使到晚期也不會特別疼痛,很多直腸癌患者,天天大便帶血,因為沒有疼痛,連續半個月、一個月、幾個月甚至一年也不去看醫生,從而錯過了早期治療的機會。希望老李的故事能引起人們對直腸癌的高度重視,中老年人一旦出現便血要及時去醫院檢查,爭取早發現,早治療。老李的悲劇不要再重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