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品衛生事關人們的身體健康。夏季來臨,氣溫升高,濕度大,適合各種致病微生物繁殖,食物易腐敗。再加之蒼蠅蚊蟲較多,食物也容易被污染。如果吃了腐敗的或被病菌污染的食物,就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熟食制品、涼菜、冷飲等食品加工或貯存不當,極易引發食物中毒。此外,夏季還是蔬菜水果殘留農藥引起食物中毒的多發季節。一般來說,易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以冷葷、涼菜、剩米飯和肉制品等為主,海鮮類食品、扁豆、新鮮腌制的咸菜也容易出現這一問題。
食物中毒的主要癥狀是嘔吐和腹瀉,多在食后1~2小時至一兩天出現。劇烈的吐瀉可出現脫水、血壓下降、休克等。一般來說,進食后短時間內出現癥狀,往往是重癥中毒,小孩和老人敏感性高,要盡快治療。食物中毒引起中毒性休克,會危及生命。有的食物中毒還會出現吞咽困難、復視等。病情繼續發展,吞咽、呼吸逐漸受到抑制,嚴重者可于1~2日死亡。 一旦發生食物中毒,應根據具體情況,分別采取下列緊急措施:
(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
(2)盡快將可疑食物從胃內排除,急救時采用緊急催吐法,而且越早越好。催吐的方法是先讓患者喝幾大口涼開水或溫鹽水(約200毫升),喝完后,讓患者張口。用壓舌板、匙柄、筷子、手指等接觸患者咽弓或咽后壁使之嘔吐。此法簡單易行,奏效迅速,適于在家中應用。如此反復催吐,直到吐出的液體變清為止。
(3)用塑料袋留好嘔吐物或大便,帶去醫院檢查,有助于診斷。
(4)如出現脫水癥狀,應盡快將中毒患者送往附近醫院救治。
(5)不要輕易給患者服止瀉藥,以免掩蓋病情,貽誤診斷。
對于只出現腹瀉的輕型食物中毒者,可自服黃連素和復方新諾明,經過休息后即可痊愈。神志清醒的人,只要胃內尚有毒物,都應進行催吐。催吐是排出胃內毒物的最好辦法,并可加強洗胃的效果。但是對于病情較重的患者,應立即送往醫院進行洗胃、止痛、輸液等對癥治療。中毒早期應禁食,但禁食時間不要超過8小時。
當患者有嘔吐、腹瀉、舌和肢體麻木等食物中毒的典型癥狀時。還要注意:
(1)應讓患者側臥,便于吐出,以防止嘔吐物堵塞氣管而引起窒息,或誤將嘔吐物吸入氣管,發生窒息或吸人性肺炎。
(2)在嘔吐中,不要讓患者喝水或進食,但在嘔吐停止后要馬上補充水分。
(3)腹痛劇烈時,可取仰睡姿勢,并將雙膝彎曲,腹部蓋被子取暖,這樣有助于血液循環。
(4)當出現抽搐、痙攣時,馬上將患者轉移至周圍沒有危險物品的地方,并取來筷子,用手帕纏好塞入患者口中,以防止患者咬破舌頭。
(5)驚厥尚未控制的中毒者,昏迷或躁動不配合者,有心臟病、動脈瘤、食管靜脈曲張或潰瘍病者,不宜催吐。
(6)當出現臉色發青、冒冷汗、脈搏虛弱時,很有可能即將發生休克,要馬上送醫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