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爺七十大壽那天,親朋好友都來給他祝壽。老人非常高興,并說“今天一定要大吃一頓,好好解解饞。”因為胡大爺在十多年前就發現患有膽結石,這十幾年來,他非常注意飲食,膽結石也很少找他的“麻煩”。在宴席上,孩子們都勸他,你有膽結石,不能這樣吃肉喝酒!胡大爺就是不聽,還說:“今天難得高興一回,下不為例。”那天他真是沒少吃,還破例喝了二兩酒。不出所料,下午他就犯病了。先是右上腹痛,牽扯到背部,接著出現嘔吐。孩子們要送他到醫院,他說根據以往的經驗,只要吐出苦水來就會好的。他還開玩笑地說:“真是不聽勸,就遭難啊!”可這次他的經驗不靈了,病不但沒好還加重了。晚上,他半躺在床上,手捂前胸,想坐起來,又不敢活動,臉色蒼白,呼吸短促,脈搏很弱。他有氣無力地告訴女兒,“下午是右上腹痛得厲害,可晚上老覺得心里憋悶,一點力氣也沒有。”女兒趕緊叫來救護車,送他去醫院診治。經過心電圖、血清心肌酶學檢查證實,他竟然是發生了廣泛前壁心肌梗死。經過6天的搶救,胡大爺總算脫離了危險。他剛有點精神,便拉著主治醫生問:“這心肌梗死是怎么來的?是否和膽結石有關系?是不是吃肉引起的?”
醫生告訴他,大酒大肉進入胃腸,會刺激肝膽系統大量分泌膽汁,幫助消化;而他的膽結石偏偏在里面搗亂,不是堵塞膽管讓膽汁流不出來,就是刺激膽囊、膽管收縮、痙攣,于是就發生了膽絞痛,進一步發生感染,就出現發熱、畏寒、黃疸,這是一般膽囊炎發作的規律。經過解痙、利膽、消炎等治療,疼痛多可緩解。但是膽囊的神經和心臟的神經幾乎都傳入脊髓胸段的第2~9節,特別是在第4~5節,兩者的神經互相交叉聯系,膽囊疾患的劣性刺激,通過這些神經聯系,會反射性地刺激心臟。引起血管痙攣、心肌缺血,有冠心病的老年人,就可能發生心肌梗死。另外,膽道梗阻和感染時,細菌的內毒素釋放到血液中,毒素一方面損害血管內皮細胞和血小板,另一方面可激活機體的凝血系統,造成凝血功能紊亂、血黏度增高,易形成血栓。再加上血流中膽鹽的增高可以作用于心肌的傳導系統,產生各種心律失常。如果患者再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痛風等,就更容易誘發急性心肌梗死。
老年人患心肌梗死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臨床表現不典型,絞痛不明顯,因此容易誤診、漏診。不過只要自己仔細體會,家人認真觀察,還是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的,比如胸悶、氣短、面色蒼白、出冷汗、心慌、有恐懼感等。同時醫生也要認真詢問病史,進行仔細查體并做相關的檢查,就可能發現膽石癥以外的病理表現,如患者血壓下降、脈搏細弱或有心律失常等,心電圖檢查、血清酶學檢查也可幫助診斷。膽石癥誘發心肌梗死病情往往相當嚴重,死亡率高達60%。所以,患有膽石癥的人,不論有無癥狀,都應該積極治療。排石無效者,應及早手術取石。如果發生膽絞痛,要特別注意觀察心臟情況,及早就醫,以便早診斷,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