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縣級以上的各級人代會上,有部分代表在審議發言時很少對“一府兩院”工作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總是暢談自己所在地區或部門取得的成績,因而被人戲稱為是某地或某部門的“形象大使”。
江蘇省南通市港閘區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周建軍陳錦麗人大代表應是公共利益的形象大使
人大代表為誰說話,怎樣說話,說什么樣的話,目前還是“隨意”的:取決于代表個人的職業、身份、情感和抉擇,而非取決于選民的約束和壓力。于是,一些人大代表的自我角色出現偏差,被人戲稱為“形象大使”。一曰政府形象大使。一些代表在代表人民行使權力時還不夠理直氣壯,潛意識中還有自己是“民”而“一府兩院”是“官”的“自卑”,以致心態“微軟”。至今還能聽到這樣的審議發言:“這次政府工作報告作得很好,我通過認真學習×××市長的報告,很受鼓舞……”。二曰公關形象大使。每年“兩會”期間,都有這樣的新聞爆出:某某代表帶著當地的特產或產品指南,在會議期間做起宣傳推介員,將參加“兩會”當成了推介地方產品的好時機。也有在審議時大談其所在縣市所謂區位、交通優勢,巧妙地向上面拿錢討項目,儼然是地方政府選派的“公關代表”。三曰行業形象大使。這些代表大多來自醫院、高校等行業,對涉及自己所在行業存在的問題如看病貴、擇校費等總是一臉委屈,大談本行業的所謂難言之苦,甚至表示是在代人受過,部分媒體在報道時常常以“人大代表”統稱,在公眾中產生不小的誤導作用。
人大代表甘做政府形象大使、地方公關形象大使、行業形象大使,是沒有擺正監督者與被監督者的關系。在民主進程日益加快的今天,代表應當有足夠的智慧和勇氣傳達百姓訴求,表達百姓利益。人大代表是選民選出的代表,同時,在很大程度上說又是一種社會的代表。這種特性決定了代表應當負起社會責任,站在社會公眾的立場上,以社會公共利益為重,敏銳地關注分析社會問題,并努力解決社會問題。北京市政府“首都之窗”網頁曾開辟過調查欄,讓百姓對新時期人大代表應履行什么樣職責作出投票選擇。贊成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真實權益的選擇占總參與人次的78.1%,也就是說,大多數百姓十分希望人大代表切實維護全社會利益,當好社會公共利益的形象大使。
寧波市江東區人大常委會辦公室高露露人大代表要當社會的形象大使
按照代表法關于“代表受原選區選民或者原選舉單位的監督。選民或者選舉單位有權依法罷免自己選出的代表”的規定精神,人大代表必須代表選區選民的利益,其角色的定位自然要與選民保持一致。因此,不能簡單地認為部分人大代表暢談本地區或部門的成績是不恰當的。筆者認為,有成績應該要談,但不能談過頭,更要從大局、社會責任出發,正確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建議。
其實,人大代表如何避免當“形象大使”,問題的本質是人大代表角色如何正確定位。眾所周知,我國絕大多數人大代表是兼職的,代表本地區或部門利益是無法避免的,但肩負一種社會責任是更重要的。社會是個整體,人大代表作為國家權力的行使者,更應該有大局意識,將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國家權力機關之組成人員上,代表的應是人民的利益。從社會歷史發展的角度來觀察思考各種問題,把握時代的脈搏,掌握社會發展的基本方向,破解社會發展的各種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主張、建議。
人大代表可以當形象大使,但要當社會的形象大使,當好可以為人民、為社會解決實際問題的形象大使,真正肩負起社會的責任。
金華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 唐宇熒必須樹立正確的代表職務意識
有句順口溜形容有些人大代表的審議發言,說“領導代表作匯報,企業代表作廣告”。究其原因,主要是某些人大代表沒有樹立正確的代表職務意識。
作為一名人大代表,除本職工作,同時還承擔著代表職務,必須履行代表職責。那些“作匯報”“作廣告”的代表,在他們的意識里,始終是一個地區、一個部門或是一個企業的領導者的身份,所以才會時刻不忘為自己所在的地區、部門、企業作宣傳,解難題。雖然在某種程度上說這也是為當地百姓、企業員工謀福利,但是與代表履職就相去甚遠了。
要解決這個問題,關鍵在于人大代表自身要加強學習,認清本職和代表職務的雙重身份,明確代表是一項法定職務,依法履職是應盡的義務和責任,樹立正確的代表職務意識。要時刻不忘人大代表是人民權力的行使者,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應該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體察民情,反映民意,并自覺接受選民和原選舉單位的監督,履行好代表職責。
另一方面,人大常委會要積極引導、幫助代表樹立正確的職務意識。組織開展法律法規和人大業務知識的學習培訓,使代表們掌握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理論知識和相關的法律知識,從而進一步樹立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通過組織代表開展視察、調研等活動,幫助他們掌握人大工作規律;通過開展先進代表履職事跡宣傳、經驗交流等活動,讓一些代表在對比中找差距,調動他們的責任心和進取心,為履職打好基礎。
舟山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馮國海加強教育完善制度
要想完全避免人大代表當“形象大使”,目前還不太現實。從代表產生的途徑來看,他們就是以某地或某部門為主選區選舉的,因而會自覺不自覺地站在維護自己所在地區或部門群體利益的立場,成為“形象大使”也在所難免。從代表思想認知水平來看,還有一定的局限性,尚囿于自己所在地區或部門這一小團體,而沒有站在全局或更加宏觀角度來思考問題。問題是,人大代表為某地或某部門當“形象大使”,其負面作用不可低估,特別是在代表這層眩目光環照耀下,其言論一經公共輿論平臺曝光,更容易誤導部分民眾,給社會傳播一種錯誤的信號。
要想使人大代表少當或不當“形象大使”,需要通過主客觀方面的努力加以規避。主觀方面主要是通過加強教育,切實提高代表的思想認識,增強代表執行職務的能力和水平。常見的教育形式除了集中學習培訓方法以外,還可以選擇身邊一些代表的典型事例進行宣傳,以榜樣的力量來帶動其他代表更好地履職。甚至還可以在代表中直接開展不當“形象大使”的主題教育活動,讓代表有一個更加清醒的認識,使他們從小團體的利益格局中擺脫出來,真正成為代言群眾利益,發現基層問題,提出對策建議的人大代表。客觀方面主要是通過制度設計,切實規范代表的履職行為。如可以明確要求代表進行審議發言時必須言簡意賅,加強針對性,有的放矢。人大辦事機構還可以在代表開會場所進行某種情景設計,如可在會場醒目處貼上諸如“請您為‘一府兩院’工作進一言”、“請您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獻一策”等。另外,還可以列一些常見的小問題為代表編一本小冊子,如怎樣提高審議發言質量,怎樣避免當“形象大使”等。
溫嶺市石塘鎮人大尚小正加強與選民聯系 依法履行職責
人大代表當“形象大使”的主要原因,從我接觸的代表看,一是頭腦空空。主要是一些代表大多忙于本職工作,缺乏與選民的廣泛聯系,聽不到選民的呼聲和要求,看不到社會存在的問題,自然就提不出意見和建議。二是怕傷著領導。即使了解到“一府兩院”工作存在的問題,聽到了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審議時惟恐傷著領導,怕得罪人,或礙于情面,就只好說說本單位、本部門的工作而已。三是對如何履行代表職責不熟悉。代表履職、執行職務主要是通過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行使權利,由于代表對人民代表大會的性質、地位和作用缺乏正確認識,以及履職業務不熟悉,在審議時就以匯報工作取代審儀發言。
人大代表要避免當“形象大使”,一要加強學習,提高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認識,切實履行好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權,不辜負人民重托。二要加強與選民的廣泛聯系,盡可能運用各種方式保持與選民的密切聯系,征求選民的意見和要求,為人代會期間審儀發言打實基礎。三要敢于仗義執言,反映真實情況,根據人代會的各項議題,積極作好有關問題的審議發言,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意見,反映人民群眾的呼聲和要求。
新昌縣城南鄉人大 潘品根“一府兩院”接受監督要有實際行動
要避免人代會上有些代表充當“形象大使”,筆者認為一個重要環節是“一府兩院”接受監督要有實際行動。人代會期間,“一府兩院”要落實專人參加聽取代表對工作的審議意見,并在具體工作中加以落實;對代表在審議中提出的建議、批評和意見,要慎重對待,并能給予說明或答復。要以良好的公仆形象贏得人大代表的信任,不使代表的審議發言只說給自己聽。
下期話題:人大是事前監督好還是事后監督好?
在人大對政府工作的監督實踐中,為規避干預政府工作之嫌,多數往往是事后監督。但有人主張,為使政府工作的決策更加科學,人大應多進行事前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