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喪棒也叫“孝杖”,是一根纏著白布扎著白色紙花的木棍子,發喪時,每個孝子手里都得扶一根,以表示“悲痛難支”。如果哪家死者在黃泉路上沒有響徹天地的哭聲相伴,子孫就會被視為不孝。哭得越兇,就表示哭者越孝順,越知禮,越能得到人們的贊揚。當然,就越發興旺發達……
沒人哭,或者哭不出來,哭聲不夠,怎么辦?花錢雇人幫忙哭!
有這么一個幫人哭喪的主兒,八歲喪父,十歲喪母。十二歲那年,有人看見他可憐,就叫,他去幫忙哭喪。這一哭,就哭出了名聲,跪在那里,想起爹娘,想起饑餓難耐的苦日子,放聲悲哭。那哭聲,凄厲無比,響徹云天,聽者無不聞之動容。就這樣,這主兒成了職業哭喪人,因為哭得好,名聲大,人送名號“哭喪棒”。
“哭喪棒”自十二歲開始,從老家千佛山一路哭到安州。由于名號大,響亮,無人能比,所以哭喪棒得到的賞錢也就多。到五十歲的時候,“哭喪棒”已經在安州城買了一院宅子,家中擺設一應盡有。
不過這哭喪是個晦氣低賤的職業,根本就沒有女人愿意嫁給他。哭喪棒到五十五歲的時候,才在路邊花幾個錢娶了一個賣身葬父的女子。沒過兩年,那個女子就突然亡故了,沒病沒痛。說死就死了。有人說是“哭喪棒”成天在外面哭,把主家哭興旺發達了,卻把自家女人哭死了。
埋葬自家女人的時候,都以為“哭喪棒”會好好哭一回,因為平日里他疼那女人就像自己的心肝。“哭喪棒”卻一聲未出,連半滴眼淚也沒有。
“哭喪棒”到六十歲的時候,不知道是因為哭得太厲害了還是怎么的,他的眼睛瞎了。不過他哭喪的本事,卻達到了爐火純青無人能敵的地步。只要手中的哭喪棒往那里一拄,嘴巴一張,眼淚一汪,是親不是親,是故不是故,能夠聽到他哭聲的人,都會被感染得泣不成聲,痛哭流涕。有時候聽到他的哭聲,那些貓狗也會跟著嗚咽,雞鴨也會悲啼,連樹上的鳥兒也會跟著哀鳴。
一年冬天,“哭喪棒”收留了一個孤兒。孤兒是個又聾又啞的小子,生得木木呆呆,都叫他啞巴。一旦有人請“哭喪棒”去哭喪,啞巴就用哭喪棒牽著“哭喪棒”,緩緩前行,來到主家。
到了主家,開始哭喪之前,“哭喪棒”會先從口袋里摸出根繩子,一手綁在啞巴的手上,一頭牽在自己手上,然后才開始哭。啞巴也拄著根哭喪棒,手里牽著繩子,站在“哭喪棒”一旁,一臉茫然地東張西望。
這一天。安州城開錢莊的張大老板的老娘死了,請到了“哭喪棒”來幫忙哭喪。張大老板捧出一托盤大洋,叫“哭喪棒”一定要哭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說,如果哭得好,錢,他還可以再打賞。
“哭喪棒”摸摸那些大洋,點點頭。啞巴牽著他來到靈堂。和以往一樣,“哭喪棒”摸出根繩索,一頭綁在啞巴手上,一頭牽在自己手上。然后把哭喪棒往地下一戳,開始哭了。
起頭哭聲不大,悲婉凄惻,緩慢悠長,訴說著死者對自己的恩德教誨,以及死者一身的言行公德,盛贊死者對后世的恩情。慢慢聲音慢慢大了,哀痛悲慟,訴說生者對死者離去的痛惜哀傷和難舍之情……
所有人聽了,——除了啞巴站在那里一臉茫然,無不為之動容。
“哭喪棒”開始淚雨滂沱,哭喪進入了高潮。那哭聲,簡直是烏云壓頂、驚濤拍案、水擊石穿、天崩地裂……
哭聲中,人們抑制不住地無不悲慟萬分,嚎啕不已,一把鼻涕一把淚,個個都只覺得肝腸寸斷,哀傷欲絕。
就在整個靈堂哭得昏天黑地的時候,啞巴放下手中的哭喪棒,解開綁在手上的繩索,把那繩索綁在一旁的桌腿上,扯了幾張紙錢,鉆出哭成一團的人群,上茅坑去了。
所有的人都哭累了,肚子哭痛了,眼淚哭干了。一個個好不容易從“哭喪棒”的感染中掙扎出來。有人生怕再把持不住會又跟著哭起來,趕緊塞了紙團在耳朵里。
等他們一切恢復平靜,看見了一個恐怖的景象。“哭喪棒”哭得簡直是無法自持,渾身顫栗,要不是那根哭喪棒支撐著,他早跌倒了。隨即“哭喪棒”的眼睛里開始流血,嘴巴里的血也在一口一口往外噴涌。叫他們不明白的是,“哭喪棒”在哭泣和悲傷中不停地扯手中的繩索,扯一下,再扯一下……
最后,“哭喪棒”像是絕望了,松了手中的繩索,軟軟地癱倒在地上,還在哭,只是那聲音斷斷續續,像是一只垂死的蠶,有人正在殘忍地往外抽絲。
等啞巴上完茅坑回來,他被眼前的情形嚇了一跳。啞巴趕緊拿起哭喪棒,對著“哭喪棒”抽了幾棍子。叫人驚奇的事情發生了,“哭喪棒”不抽搐了,也不哭泣,他靜靜地躺在那里。
啞巴跪在哭喪棒跟前,抱著他。
人們這個時候才知道,“哭喪棒”為什么要帶著啞巴,為什么要在啞巴的手上綁根繩索。他是想在自己悲傷哭泣過了頭的時候,有人能抽自己幾棍子,把自己從悲傷和痛苦中牽回來……
啞巴的眼淚撲簌簌掉在“哭喪棒”的臉上。“哭喪棒”一動不動,整個滄桑而蒼白的面孔,全淹沒在淚水里。那些淚水,一半是他自己的,一半是啞巴的。
(本欄目責任編輯/楊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