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市啟動婚姻登記檔案電子目錄數據中心建設工作
浙江嘉興市啟動市、區二級婚姻登記檔案電子目錄數據中心建設探索工作。由市檔案局、市民政局和南湖區民政局及婚姻登記檔案中心共同組成數據中心聯絡小組,具體開展數據采集交換。并由市檔案局最終完成電子目錄數據合成工作。(吳玲)
新華社等20多家媒體到蘇州市考察
新華社、中新社、日本共同社、路透社、朝日新聞、香港鳳凰衛視、聯合早報等20多家中外知名媒體采訪團到江蘇省蘇州市,采訪考察蘇州的政府行政服務和政務公開開展情況。采訪團現場采訪考察了現行文件查閱中心。聯合早報記者認為有關拆遷、房屋改造等,都是民生問題,在電子政務沒有辦法使社會弱勢群體受惠的情況下。開設文件查閱窗口,可以保留他們最基本的知情權,認為蘇州市文件開放工作做得很好。日本共同社記者認為目前中國政務越來越公開,蘇州的文件中心工作非常出色。(王仁斌)
沈陽市檔案館榮獲中國建筑工程最高獎
日前,建設部下發《關于2006年度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獲獎單位的通報》,揭曉2006年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評選結果,沈陽市檔案館作為全國87項獲獎工程之一,榮獲我國建筑行業工程質量最高榮譽——魯班獎。
沈陽市檔案館總建筑面積21779平方米,其中檔案庫區7000平方米,公眾服務區7200平方米。技術用房2000平方米,是目前全國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中設施完備、建筑面積最大的檔案館。(馬鳳云 王梓熠)
湖南發現毛澤東求學原始學籍檔案
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縣檔案館發現一份包含有毛澤東在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求學信息的原始學籍檔案。
這份名為《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職員學生一覽表》的檔案,編印于1915年,對毛澤東早期受教情況有較大研究價值。
湖南省第一師范學校有“千年學府、百年師范”的美譽,毛澤東1913年在此求學,開始接受并傳播馬列主義、從事早期革命活動。八年時間里,他創辦《湘江評論》,組織新民學會,創建了長沙共產主義小組。可以說,毛澤東的早期思想理論是在此間形成。
本次發現的這份珍貴原始檔案是一本右側線裝豎排小冊子。對折式雙面印刷,連封面在內共28頁。冊子紙張已發黃,四周稍有磨損。但字跡十分清晰,保存基本完好。
冀州市檔案局“八個不讓”轉變工作作風
在全市開展的解放思想大討論中。檔案局結合工作實際制定了“八個不讓”轉變機關工作作風,即1、不讓上級和領導交辦布置的工作在我手里延誤;2、不讓正在辦理的文件和材料在我手里積壓;3、不讓各種錯誤和失誤在我手里發生;4、不讓今天能辦的事情拖到明天再辦;5、不讓單位聲譽在我這里受到影響;6、不讓各種不文明的風氣在我身上出現;7、不讓來查檔的群眾在我這里受到冷落:8、不讓局館的形象在我這里受到損害。(王玉玲)
涿州市召開企業家名人建檔動員會
近日。涿州市檔案局、涿州市工商聯共同組織召開了涿州市企業家名人建檔動員會,動員部署該市企業家名人檔案征集、接收進館工作。
市政府主管領導、檔案局、工商聯及從全市眾多企業脫穎而出的30多家企業領導和相關人員參加了會議。會議由政府辦副主任康桂強同志主持。會上工商聯黨組書記劉志明同志宣讀了涿州市《關于開展企業家名人建檔工作的實施方案》,檔案局副局長劉紅衛同志宣讀了《涿州市企業家名人檔案征集范圍》。
主管檔案工作的涿州市副市長劉蘊英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講了話并提出了兩點希望:一是希望各位企業家要積極支持、密切配合檔案局和工商聯開展此項活動。按照檔案局和工商聯提出的要求,認真開展工作,形成一種合力。共同把這項事業搞好。二是希望檔案部門,不僅要開展好企業家名人檔案的征集、接收進館工作,還要做好各行各業名人檔案的接收進館工作。(趙婷婷)
保定市出臺《重大建設項目檔案驗收工作程序》及《<重大建設項目檔案驗收標準》
為貫徹落實國家檔案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印發<重大建設項目檔案驗收辦法>的通知》(檔發[2006]2號)精神,進一步規范重大建設項目檔案驗收工作,近日。保定市檔案局、保定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制發了《保定市重大建設項目檔案驗收工作程序》和《保定市重大建設項目檔案驗收標準》。 《保定市重大建設項目檔案驗收工作程序》包括申請、組織驗收、審核發證三個步驟;《保定市重大建設項目檔案驗收標準》包括項目檔案的組織管理、完整性、準確性、系統性及項目檔案的安全五個部分。
衡水市檔案館數字化建設工程全面啟動
按照《河北省檔案事業“十一五”規劃》要求,衡水市檔案館是四個轄區市到“十一五”末實現數字化檔案館之一。為此,該市檔案館在資金不足、設備落后、人力有限的情況下。租用設備、聘請外援,使檔案數字化建設工程全面啟動。到目前,已全文掃描檔案10萬多頁,文件級著錄達101.7萬多條,為更好地服務衡水經濟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基礎。(張同元 許素鵬)
遵化市檔案館正式接收文明生態精品村專題檔案進館
近日,遵化市檔案館正式接收全市25個鄉鎮45個文明生態精品村專題檔案進館。自2003年開展文明生態村鎮創建活動以來,遵化市各鄉鎮精品村形成了大量有價值的文件材料,它真實記錄著精品村的創建歷程和寶貴經驗,是文明生態村鎮創建活動檔案的精華,管理并利用好這些專題檔案對于全市當前及今后的創建工作有著極其重要的指導、查考及憑證作用。這些檔案經過系統、規范化整理后,現已全部接收進館,其中包括紙質文件、圖表、照片等檔案資料,共計620件。在豐富館藏的同時,它必將有力地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和發展。(桂連平 毛向輝)
河間市檔案局征集23張舊地契入館
近日,河間市檔案局從沙洼鄉南冬中學教師董其章家中征集23張舊地契入館。其中最早的為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下有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到民國、解放后土改時期,最晚至1974年文革后期。
契約大部分為宣紙,其中地契13張。房契6張,分單2張,民國二十五年的征收田賦收據2張。大部分契約保存完好,其中幾張契約官印清晰。這些契約反映了清乾隆二十年至民國、解放后文革后期的土地及房屋買賣情況,其時間跨度二百五十余年,保存如此完整的契約流傳至今是不多見的。這些地契為研究當地各時期土地、房屋買賣情況提供了一定的歷史資料。(李艷)
秦皇島市文檔中心面向社會開放全市首批35家單位的政務公開信息
日前,秦皇島市文檔信息服務中心將全市首批35家單位的《權力行使流程圖》和《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工作方案》等政務公開信息接收進來。并面向社會開放,方便了群眾對政府公務行為的監督。最近,省、市紀委有關領導在對“中心”進行檢查指導時,聽取了市檔案局關于“中心”成立以來為社會群眾提供服務情況的介紹,并對“中心”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指出:“文檔中心”作為秦皇島市政務公開的三大平臺之一,提高了政策透明度、擴大了民眾知情權。真正架起了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的連心橋。(劉東文)
青龍滿族自治縣檔案館征集到一套跨越51年的農民日記
日前,青龍滿族自治縣檔案館將本縣草碾鄉新立村74歲農民滕芝歷時51年記錄的務農日記征集進館,并向滕芝老人頒發了證書和獎金。該套《日記》共74本近百萬字,用簡短樸實的語言記錄了自1956年高級社至今51年的農村生活全貌,大到國家方針政策、村務大事,小到婚喪嫁娶、衣食住行等生活瑣事。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51年農村經濟發展的脈絡,見證了中國農業、農村和農民發展的歷史進程。《日記》的接收進館,對于研究中國農村政策沿革、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小康村,以及豐富館藏、優化館藏結構等。都將起到積極作用。(劉玉成)
納粹大屠殺檔案將公之于眾
隸屬國際紅十字會的國際追蹤機構l 1國管理委員會將于14日和15日在阿姆斯特丹舉行會議,決定何時、如何將殘存納粹大屠殺檔案制作成電子版供研究人員使用。
在二戰即將結束之際,德國納粹為掩蓋歷史上最嚴重的大屠殺燒毀了數百萬份檔案,但殘存部分足以構成現有規模最大的納粹檔案庫,而揭開這個歷史庫藏面紗的艱苦工作在兩天的會議期間很可能向前邁出一大步。
迄今為止,在德國的這些檔案僅用于幫助家庭團聚和核實索賠。這些檔案于1955年被封存,因為當時擔心無限制地查閱會侵犯大屠殺受害者的隱私。但隨著大屠殺幸存者的逐年減少,對檔案進行數碼掃描并公之于眾的決定將使檔案的主要功能從為人道主義服務轉向用于歷史研究。
這需要所有11個國家的政府全部批準這一決定。美國、以色列、波蘭、英國、荷蘭、德國和比利時已經批準了這一決定。盧森堡、希臘、意大利和法國尚未批準。(摘自上海檔案信息網)
上海一批知名“老字號”企業檔案入藏市檔案館
近日,市檔案館接收了上海大隆機器廠、上海協新毛紡織廠等一批知名“老字號”企業的珍貴檔案。創建于1902年的上海大隆機器廠此次進館的檔案數量多、內容豐富、載體多樣。其中有江澤民、吳邦國、朱镕基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視察大隆機器廠的檔案,記載大隆機器廠創辦人、著名實業家嚴裕棠的檔案資料,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大隆機器廠嚴氏家族的地契、工廠碑記、生產經營執照、商標注冊證,反映大隆機器廠建廠以來的大事記和廠況廠貌、主要生產設備、產品檔案和歷年來的各類產品獲獎證書,以及1902年的工人見習證和工廠門牌號等。上海協新毛紡織廠于1934年在無錫創辦,是我國第一家自紡、自織、自染、自整理的全能精紡昵絨廠。“三陽開泰”等商標及其產品深受呢絨商的青睞和市民的歡迎,這次移交進館的檔案有記錄創辦人唐君遠等情況的檔案資料。(摘自上海檔案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