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前不久舉行的由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主辦的第二屆企業文化傳媒論壇上,16家企業文化傳媒負責人與專家互動,探討新時期企業文化傳媒工作的思路與做法。其中,中國航空第一集團公司、國電電力、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企業文化部門主管所作的主題發言,博得與會代表的一致歡迎和好評。他們的共同特點是:特色鮮明、效果明顯、經驗易學、普遍指導性強。今發表于此,意在拋磚引玉。
人們都知道,集團企業機構龐大,人員構成復雜,跨地域經營,下屬企業因市場競爭環境、生存環境不同使集團管理成為一項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工作。而集團文化作為一項重要的集團管理手段也受到了各集團的高度重視。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李世華在第二屆企業文化傳媒論壇上開宗明義地講道:“如何加強集團文化建設,是當前中央企業企業文化建設中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重要問題。之所以這樣說是基于這樣兩個背景:一是國務院國資委于去年年底印發了《中央企業“十一五”發展規劃綱要(指引)》,《綱要》確定,中央企業“十一五”期間要實施五大發展戰略,即:大公司大集團戰略、自主創新戰略、國際化經營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和人才強企戰略。中央企業“十一五”期間的重要發展戰略是中央企業集團文化建設的前提,決定著集團文化建設的方向,集團文化建設要以實施這五大發展戰略為重點和著力點。實施大公司大集團戰略要求一定要加強集團文化建設。二是“十一五”期間中央企業面臨著大力度的調整重組的任務。到2010年,現有的157戶中央企業將調整重組至80到100家。在此基礎上培育發展30~50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主業突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集團。在企業面臨重大變動的過程中,有的企業集團黨組織即將換屆、班子正在調整、企業負責人就要變更,如何對所屬企業的文化進行整合、融合,并全面系統地對集團文化建設作出規劃?盡快以文化的紐帶增強集團的凝聚力、控制力,這不能不說是嚴峻的挑戰。
如何建立與企業戰略相匹配的集團文化體系?
中國航空第一集團公司:開辟落實文化核心理念的七種渠道
中國航空第一集團公司企業文化部部長曾良才:中國一航認為建設大集團,最根本的是要確立集團核心價值觀。這個價值觀存在于中華民族五千年優秀的傳統文化之中,存在于中國航空工業半個多世紀的文化積淀之中,存在于航空戰線幾十萬員工在創業攻關的實踐中形成的共同語言和行為習慣。為此,中國一航經過幾上幾下的醞釀,總結提煉出了中國一航核心理念:航空報國,追求第一。并進而提出了“激情進取,志在超越”的集團精神。由集團理念與集團精神構成集團文化體系中的一個中心。圍繞這個中心通過七個途徑將核心價值觀落實到人。一是以型號攻堅為中心點,確保重點型號任務完成。二是以質量文化為切入點,大力實施精品戰略。三是以一流環境建設為閃光點,促進環境與人和諧發展。四是以推進“六統一”為整合點,塑造整體市場競爭形象。五是以集團信譽為基本點,樹立中國一航躋身世界航空工業強者之林的良好形象。六是以“品牌工程”為聚焦點,提升集團市場競爭力。七是以“兩觀教育”為關鍵點,大力推進集團公司實現“兩個根本轉變”。
中國國電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構建集團文化實施體系
中國國電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黨組成員、紀檢組長、工會主席蔣蘭英:集團文化引導著集團公司的戰略選擇,集團文化是集團公司戰略實施的重要手段,集團文化必須與集團公司戰略相匹配。根據國資委《指導意見》精神,國電集團遵循總體設計、分步實施、突出重點、系統推進的工作思路,按照“五個原則”(人本化原則、結合性原則、統一性原則、層次性原則、特色性原則)、“四個結合”、“三個統一”、“兩個層次”、“一大特色”模式,構建了集團文化實施體系。
堅持以人為本,把握集團文化建設的立足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把以人為本貫穿和體現到工作的各個方面和全部過程,營造依靠人、為了人的環境和氛圍,促進企業發展和員工全面發展。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建立崗位競爭機制和人員動態管理機制,為優秀員工脫穎而出、施展才華搭建平臺,培養和造就優秀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隊伍。在企業重組、改制、改革中,妥善安排員工的工作和生活,決不讓一名員工無故下崗,讓員工分享集團公司改革發展的成果。在集團文化建設中,充分發揮廣大員工的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使他們成為集團文化建設的參與者、實踐者。
堅持“四個結合”,把握集團文化建設的切入點。把集團文化與集團發展戰略相結合,以集團發展戰略為導向,確立并宣導集團公司工作方針、企業精神和員工職業道德觀,統一員工的思想、行動和意志,使之齊心協力地為實現集團發展戰略而努力。把集團文化與管理創新相結合,以集團文化理念指導制度建設,并把集團文化理念融入和體現到制度體系當中。把集團文化與生產經營工作相結合,將集團文化建設納入“星級”企業、“四新”電廠、“四好”領導班子和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之中。把集團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發揮黨群系統的組織優勢、政治優勢和群眾優勢。
堅持“三個統一”,把握集團文化落地的融合點。統一國電集團公司核心理念,“一個聲音喊到底”;統一國電集團形象標識,樹立集團公司的整體社會形象;統一員工基本行為規范,促進員工良好工作作風和行為習慣的養成。
堅持“兩個層次”,把握集團文化建設的對接點。與國電集團“兩級法人,分層授權,垂直管理”的管控模式相適應,并充分考慮“先有兒子,后有老子”的現狀和成員單位地域、歷史、背景的差異,“突出共性、豐富個性,上下有別、互相補充”,發揮集團公司和成員單位的積極性,加快實現文化融合、減少文化沖突、促進事業發展。
堅持“一大特色”,把握集團文化建設的著陸點。內容突出責任,形式貼合實際,整合推動提升,成員單位按照國電集團“三統一”的要求,對原有企業文化進行整合、融合和提升,形成了“對外旗幟一面、對內百花爭艷”的文化建設格局。
中石油新疆油田:企業文化建設一定要本土化
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黨群工作處副處長譚向東:在建設個性鮮明的企業文化過程中,新疆油田公司積極探求并適應本土文化環境的內在特征,思考人本管理所面對的人性特征,堅持“契合、融合與整合”原則。契合就是在本土文化的影響下,新疆油田公司牢固樹立中央國企駐地方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擔當起推動地方經濟建設重任,盡力做到央企本土化,造福于新疆人民。這就要求新疆油田公司在致力企業發展的同時,必須能為地方經濟創造價值,而創造價值的前提是自身的發展定位必須準確。因此,企業本土化意識的增強將集中體現為,企業的發展必須與本土環境契合、與當地人民文化和物質的需求契合。融合主要是指理念、文化層面的橫向融合、縱向融合,一方面要深入地吸取本土文化中的傳統意識、質樸(即誠信)意識,同時要吸取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本”意識、“以和為貴”意識、社會責任意識。整合就是從新疆油田創業之日起,就立足于人跡罕至的荒漠戈壁,長時期遠離當地的人群,造成了本土企業管理實踐落后于理論。為此,需要努力學習、消化本土文化的精髓和積極向上的理念,同時結合企業自身本土管理實踐,不斷創新突破,真正做到企業文化建設與本土文化實踐的真正結合,從而優化與提高企業內部的運行架構及效率。
為此,新疆油田分公司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緊緊圍繞“科學打造世紀大油氣田”的發展目標,大力實施文化創新戰略,把企業文化建設融入企業發展,逐步形成“具有鮮明時代特征、濃郁油味,富有西部民族特色”的新疆油田企業文化。
新疆油田地處自然環境惡劣的西部戈壁沙漠地帶,冬嚴寒,夏酷暑,春秋多風沙,公司不斷改善一線站區的生產生活環境,為邊遠站區建員工公寓,為生產一線配備空調、微波爐、飲水機等3 477臺,徹底解決了一線員工喝衛生水、吃熱飯難的問題。油田還建立了《新疆油田公司補充醫療保險制度》,更大程度上保證了職工看得起病;建立完善送溫暖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及時解決特困職工的困難;堅持“員工隊伍整體健康狀況同企業發展同步提高”的方針,實施強身健體工程,每年定期舉辦各類健身活動150多場次,走訪看望傷病員、離退休員工及家屬18 261人次,專門安排有毒有害崗位員工體檢2 753人次、女員工婦科病體檢5 000多人次。
公司把員工的全面發展放在首位,追求員工價值與企業價值的和諧滲透;追求企業發展與員工發展的共同提升。公司努力踐行“好環境、好身體、好心情”的健康理念,樹立“全面健康”意識,使員工隊伍的整體健康狀況同企業的發展同步提高;提出了“人才為企業發展創造動力、企業為人才成長搭建舞臺”的人才理念,認為人才是企業的第一資源,尊重并激發每位員工的能力和潛力,人才成就企業,企業造就人才,想干給機遇,能干給待遇,干好給榮譽,讓每個員工都有機會學習和進步。同時,根據企業所在地的文化特色,認真執行國家制定的相關民族政策,堅持“誰也離不開誰”的民族團結理念,牢固樹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和各少數民族之間相互離不開的思想。在油田發展進程中,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學習、相互幫助,達到共同繁榮。
李世華:集團文化推進有力尚須深入
李世華針對企業介紹的經驗談了自己的認識。她認為,這些企業高度重視集團文化建設,經過不斷探索、不斷實踐,已經形成了對集團文化本質和集團文化建設規律的理性認識,初步形成了具有本企業特色的集團文化建設體系,為集團發展戰略的實施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撐,引領著集團的戰略轉型。更難能可貴的是,在集團文化建設中能夠通過多種管理途徑,按照“系統思考,總體策劃、整體聯動、分步實施”和“宣傳動員、教育培訓、試點示范、全面實施” 的工作思路,著力推進集團價值理念的“落地”。這些企業在集團文化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方面都積累了經驗,作出了貢獻!
李世華說,在集團文化建設中尚有諸多理論和實踐問題亟待我們進行深入探討,比如:如何用先進文化支撐并引領企業集團的發展戰略;如何處理好堅持集團文化的統一性與包容所屬企業文化個性的關系;企業集團如何在調整重組中搞好文化的整合與融合;企業集團在國際化經營中如何進行跨文化管理;企業集團如何更好地體現國家意志、履行社會責任,為構建和諧社會作貢獻;如何以文化創新推動自主創新,打造國際知名品牌,增強企業集團核心競爭能力?再比如,集團文化建設的基礎理論、體系框架、實踐模式;集團文化建設的領導體制和工作體系和管理機制;集團文化建設的分層管理;集團文化的診斷評估、集團文化建設績效評價和集團文化建設工作的考核;企業集團負責人任期制與集團文化的連續性;集團文化建設工作者隊伍建設,等等。集團文化建設任重道遠,讓我們共同為推進集團企業文化建設做出不懈努力!
(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