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爾·麥克唐納是一個充滿激情,喜愛幻想的加拿大青年。他與三位朋友租住在蒙特利爾的一套公寓里,每個月要交300美元的房租。
麥克唐納非常渴望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可是,喜歡背包旅行,又無固定職業的他,知道自己沒有能力買房。
2005年7月的一天,麥克唐納在上網寫博客的時候,突然產生了一個近乎異想天開的想法——用自己的一枚紅色回形針換回一套房子。他的“以針換房”計劃是這樣的:用自己的紅色回形針同別人進行物物交換,只要對方物品的價值略高于自己的物品,如此不停地交換下去,就總有一天可以換回自己想要的房子。
幾天后,麥克唐納在一家網站上發布了一則以物易物的廣告。希望能夠用自己的紅色回形針交換一個更大或者更好一點的東西,并且承諾不管對方住得有多遠,他都一定會親自登門拜訪。
最先回應他的是溫哥華的兩名女子。她們愿意用一支魚形的鋼筆與麥克唐納交換回形針。完成這筆“交易”之后,麥克唐納出發前往美國西雅圖看球賽,然后乘飛機回蒙特利爾。在機場,他遇到了女藝術家安妮·羅賓斯,他們聊了起來。當羅賓斯聽到麥克唐納以針換房的計劃后,對他的這個大膽想法非常贊賞,并且欣然同麥克唐納進行了交換。這次,麥克唐納換到的是一個畫著笑臉的陶瓷門把手。
接下來,麥克唐納在美國馬薩諸塞州遇到了正準備搬到弗吉尼亞州居住的肖恩·斯帕克斯。當時斯帕克斯有兩個野營用的爐子,一個對他來說是多余的,并且他也不愿意搬家中帶著這個累贅。而麥克唐納手里的陶瓷把手正好可以安裝到他的缺個把手的咖啡機上,兩人一拍即合。成交之后,他們都非常高興,在斯帕克斯家吃烤肉進行慶祝。
接下來在加利福尼亞州,麥克唐納用野營爐從一位海軍軍官手里換到了一臺1千瓦的舊發電機,紐約市的默森又用一個“派對三件套”——一個啤酒廣告霓虹燈、一只啤酒桶和滿桶啤酒,換走了他的舊發電機,蒙特利爾的一位電視臺主持人則用一輛1991年產的雪地摩托車與他交換“派對三件套”。
麥克唐納將這一系列的交換經歷都寫到了他的博客上。很快,他的博客便吸引了許多人的眼球,也引起了媒體的關注。麥克唐納被請到電視臺接受采訪,并一夜成名。此后,出了名的麥克唐納用雪地摩托車換到了前往加拿大亞克國家公園的免費行程,接著又用免費行程換到了一輛小貨車,用小貨車換到了錄制一張唱片的合同,用合同從歌手喬迪·岡特那里換到了一套雙層公寓一年的租住合約,用租住合約換到一個搖滾樂團的雪景球。
導演柏森是個雪景球收藏迷,他用在其執導的新片中出演角色為條件,與麥克唐納交換了雪景球。今年7月12日,麥克唐納終于用這個演出機會,如愿以償地換到了基普林鎮的一棟102平方米的住房。
這個近乎天方夜譚般的以針換房事件,讓我想起了很久以前聽過的一則民間故事。在古時候,有一個貧苦的小男孩。一天夜里,在睡夢中,他夢見一位白胡子老神仙對他說,只要他抓住醒來后看見的第一件東西,他的命運就會發生改變。
男孩從睡夢中醒來后,一眼便看見地上有根稻草。他想起了老神仙的話,于是彎腰拾起稻草,并將自己抓到的一只金龜子綁在上面。
過了一會兒,有位老婆婆帶著小孫女從男孩的身邊走過。小孫女看見在男孩手中飛舞的金龜子,便哭鬧著要玩。善良的小男孩把金龜子送給了她。老婆婆很高興,送了兩個大饅頭給小男孩。接下來,一個饑餓的路人用一只大竹筐換走了饅頭,一個農民用半袋玉米換走了竹筐,一個退役的士兵又用一匹老馬換走了半袋玉米。最后,一位打算外出旅游的老伯用自己的一棟舊瓦房換走了老馬。從此,小男孩終于有了自己的家。他春種秋收,辛勤勞作,逐漸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時,我并沒有把它當真,認為這只是大人編出來哄小孩子的童話故事而已。因為稻草與瓦房的價格,相差實在是太大了,簡直可以說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可是,當我看到加拿大青年麥克唐納以針換房的傳奇經歷后,卻開始有點相信那個古代小男孩的故事也許真有其事,至少是曾經有過類似的事情。
從麥克唐納和古代小男孩的故事中,我們也許可以得到這樣一個啟示:一個人可以沒有金錢,也可以沒有背景和高學歷,但絕對不能沒有夢想。沒有金錢,沒有背景,沒有高學歷,你可能會失去很多,但只要你有夢想,就仍有成功的希望。只有那些窮到連夢都不敢做的人,才是真正的無可救藥。
有夢想就有可能。今后,如果有人拿著一塊石頭或一片樹葉對你說,要用它來換一棟樓房或一架飛機,你千萬不要笑他癡心妄想,白日做夢,而應該拍拍他的肩膀,鼓勵他說:“大膽去干吧,有夢想就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