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工作的主旋律和永恒主題,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許多高校為提高教學質量,加大監控力度,紛紛建起了教育教學督導制度。教學督導是高校教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起著監督檢查、反饋信息、提出建議并對有關教學及管理方面的問題進行咨詢和指導的作用。可以說,高校內部教育教學督導制度的建立,對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增強學校自我約束和發展的能力提供了制度保障。督導制度在我國高校建立運行的時間還不長, 各方面都在探索之中。如有的學校的教學督導對象主要是教師,即對教師的教學工作進行督導;有的學校則對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實施檢查、監督、指導,即督教、督學、督管。現在很多學校正逐步采用后一種運行模式。現結合我們的工作實踐,就如何有效開展教學督導工作談幾點認識。
一、要不斷完善教學督導制度
科學的教學督導制度是有效開展工作的基礎,應十分重視教學督導制度的建設。自2001年以來,我校就教學督導人員的職責范圍和要求、教育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教師授課質量考核、信息反饋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成為督導工作的政策、依據,使督導工作有章可循。不斷變化發展的督導工作實踐又促使督導制度的豐富與完善,如根據我校督導工作的實踐,制定了各類操作性強的教學質量檢查表格,細化了檢查項目及考核標準,如教案檢查表、試卷檢查表等,供檢查使用。這些制度對教學督導工作的有效開展發揮著重要作用,使督導工作漸趨深化和規范化。
二、抓好教學督導的三個著力點,堅持全面督導
1.抓好主導教學的關鍵——督教。督教是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評估和指導。重點是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的主要渠道,而且是培養學生思維方式和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也是其他教學環節的基礎。因此要始終把教師課堂教學作為督導的中心,堅持全面聽課與重點督導相結合。在聽課過程中,督導人員應做到三個結合,即:(1)聽課與評教相結合。每次聽完課后,應根據教師授課質量考核標準對教師做出綜合評價,與講課教師進行溝通,指出優點及存在的不足,重點探討對不足的改進方法與措施。(2)聽課與溝通相結合。對在課堂教學中表現優秀、進步較大和講課存在問題的教師的情況應及時向系、部領導反映,以便他們掌握情況。特別是對青年教師的點滴進步,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調動他們的教學積極性。(3)聽課與教風學風建設相結合。把聽課過程同時也作為考察教風學風的過程。除了對教師課堂授課督導外,還應對教師的教學過程實施全程監控。包括教學常規檢查以及對教學過程中各主要環節和階段的質量檢查,如對教學計劃、教師教案、教學日志、試卷和畢業論文(設計)質量等方面的檢查。并將檢查中搜集的信息及時反映給校領導各系、部和職能部門。
2.鑄好主導教學的基礎——督管。督管是對各教學單位的教學管理工作狀態、效果及質量進行檢查和評估。教學管理系統是保證學校正常教學秩序和教學質量的根本。在“督管”方面,應主要對教學和教學管理部門制度實施及相關教學管理狀況進行監督,包括監督檢查各教學管理部門的職責履行情況及制度建設和執行情況等。對檢查出的問題及時與相關部門溝通,分析問題發生的原因,找出解決辦法。在實踐工作中,我們發現許多問題是由于各部門間信息不暢或溝通不夠造成的, 督導室在這方面應擔當起一定的橋梁作用。通過督導簡報、 當面交流等形式及時通報督導掌握的教學管理、教學檢查方面的情況,這對確保教學質量,加強教學管理,構建和諧校園環境起著重要作用。
3.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督學。督學是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效果及學習成績進行監督和指導。檢查和評議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上進心、責任感、社會公德、法制意識、學習方法和效果,應用能力和操作技能,健康意識和健身技能等德智體諸方面的綜合素質。督學的基礎工作是全面、準確、及時地了解學生的學習和思想狀況。為此,一是可以建立學生信息員制度,要求信息員及時向督導室反映學生的學習思想狀況以及教師教學、學校管理等方面的情況。二是可以通過學生座談會、督導信箱、督導電話等形式加強與學生聯系。三是教學督導部門應加強與其他教學管理部門和學生管理部門的聯系,多方了解學生的學習和思想狀況。
三、應把教學督導與迎接評估相結合
教育部對高校開展的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與各高校教學督導工作的目的是一致的,因此,有必要把督導工作與迎接評估相結合,使督有重點,導有目標。督導不僅有常規工作,還負責對全校的教學工作進行審議、評議和咨詢,一般包括教師教學工作評估、專業剖析情況評估、課程結構設置情況評估、教學效果評估、師資隊伍評估等,把教學督導與迎接評估工作相結合,必將起到以督促改、以導促建的重要作用。
(收稿日期:2007-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