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基金凈值由2元漲到4元,是否比由1元漲到2元困難?《新老基金,誰的凈值增長快?》(見本刊2007年第4期)從理論層面證明,高低凈值基金或新老基金,凈值增長率并不存在顯著差別。
但近期不少新基金凈值增長迅速,如興業趨勢投資、中郵核心優選等,均業績驕人,很多朋友心頭未免再次犯疑。于是筆者抽空做了一次實證探討,也給朋友們看看,或可撥云見日,讓真理浮出水面
結果:平分秋色
在以上前提下的統計研究,證明新老基金或高低凈值基金的年凈值增長率,不存在顯著差異。
理論證明,抑或實證研究,已經說明新老基金(或高低凈值基金)的年凈值增長率,不存在顯著差異;但朋友們關鍵要理解,基金的凈值為什么能往上漲。
增長與凈值高低無關
有種觀點認為,高凈值基金或老基金,其持有的股票已經上漲了較大的幅度,繼續上漲的空間已經不大;而低凈值基金或新基金,其持有的股票上漲幅度相對較小,甚至剛剛建倉,仍有較大獲利空間。故應該先考慮買低凈值基金或新基金,而對高凈值基金或老基金應贖回。
這種想法,其實是把基金當股票了。股票若過度超過其公司價值,可能會回調;但基金與股票不同,基金經理可以在股票已經相對較貴時,將其賣掉,而換成還很便宜、仍有較大成長空間的股票。
如果老基金選擇的股票始終流動性較好,進出較為方便,則其凈值上漲的空間,不受已持有股票上漲幅度的影響,因而也不會顯著比低凈值基金或新基金差。彼得·林奇的成功說明,選股能力的高低,可能是基金跑贏或跑輸的重要因素。但這與新老基金或凈值的高低無關。
操作卻影響增長
雖然兩者的凈值增長率不會存在顯著差別,但新老基金確實存在某些差別。表2中,在2004~2005年的熊市,老基金顯著跑贏新基金;而在2005~2006年的牛市,新基金不僅追上,還超過了老基金。另外,如表1所示,3個時間段內老基金的年收益率方差,即波動幅度或風險,顯著低于新基金。
這可能和新老基金的特征,特別是基金經理的操作風格有關聯。老基金的基金經理通常較新基金的經理歷練要多,操作風格較為穩健,追求長期穩定的收益;新基金的經理可能要激進或更偏進取,換手率較高,或偏好較高成長性但也有較高風險的股票。故在下行市,老基金的表現較新基金好;而在牛市,老基金反而可能略顯保守,以致收益不如新基金,但其總體波動幅度平均要小于新基金。這種風格差異沒有好壞之說,這就像兩大高手比武,輸上一招,過會兒再扳回來,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