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雙休日,本打算去看看西湖,因為先生不贊成,終未成行。先生提議去東錢湖,并說東錢湖比西湖要大四倍,風景絕不比西湖遜色。雖然心有不愿,但仍勉強同行。
先生告訴我,我們要去的是東錢湖的一個景點———湖心景區,那也是東錢湖的核心。
寧波的公交車真是擁擠,大人、老人、小孩嚴嚴實實地擠了一車。在身上的最后一滴汗水將要被擠干的時候,先生說到了。
從擁擠的公交車上下來,緩緩漫步在湖畔。但見湖面波光粼粼,湖邊綠柳扶風;陽光和煦,微風徐徐;一行烏篷船靜靜地停在湖畔,等著游人的光顧。此時,疲倦煩亂的心情已漸漸趨于平靜。
在當地人的介紹下去了小普陀,并在那里吃了中飯。小普陀和其他寺院沒什么兩樣,飯菜也不好吃。倒是那迎面而來的觀世音雕像,足有10來米高,白衣素衫,慈眉善目,神情超然淡定。面對著她,我相信任何的俗世惡念都將會消失殆盡。我默默地佇立在她的面前,雙手合十,虔誠地向她朝拜。希望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可以保佑善良的人們一生平安。
最愛的是那兒與眾不同的秋色。沒有凋零的落葉,地上全是綠油油的草坪,差不多所有的樹木都枝葉繁茂,生機盎然。海棠花開得正旺,紅紅的,像要把整個季節點燃。還有一種我不知道名字的花兒,也是長在樹上的,紅、白、粉相間,由一樹碧綠碧綠的葉子襯托著,真的是美不勝收。原來秋天也可以是鮮花爛漫的!
也許是這兒的美景同樣地打動了先生,先生提議要在這花間草叢中睡上一覺,我自然十分贊同。躺在草坪上,閉上眼睛,呼吸著彌漫著花的芬芳、樹的清香的空氣,任微風輕撫,聽佛堂的音樂在耳邊靜靜的蕩漾。若不是小兒在身旁一次又一次地呼喚、嬉鬧,我是多么想“死”在這大自然的懷抱里,永不再醒來!
后來,我們便租了一只烏篷船,在湖面上慢慢地游蕩。遠山似隱若現地圍著湖身,看不清是青色、藍色抑或是綠色,顯得有點孤寂、落寞。湖面在陽光的照耀下一閃一閃地閃著金光,有點燦爛奪目。整個湖多么像一面大鏡子啊!我們的船就在這面大鏡子里晃悠,為我們搖船的是一個外地漢子,長期的風吹日曬,讓他的臉看上去黑黑的,充滿歲月的滄桑。這時,我也想嘗試一下搖船的滋味,便搖搖晃晃地爬到船頭,操起櫓,當了一回船夫。但終究覺得不好玩,便與兒子一起劃漿。
我跟先生說,這湖水不知道有多深,先生說肯定很深很深。當我在試想湖水究竟有多深的時候,外地漢子說,這湖水很淺的,用槳就可點到底。我和先生均不信,用槳點湖底,哈哈,果然見槳的另一端裹滿了泥土!那外地漢子還說這湖里有許多魚。只可惜,無論我多么努力的看,都看不見在湖里游來游去的魚影兒。
先生突然問那漢子:“你們在這兒劃船,一天可賺多少錢?”“我們是拿工資的,一天才20元錢。”“這么少!”我和先生幾乎是不約而同地發出感嘆。
夕陽即將西下,小兒吵著要回家。沒辦法,又得去擠那可以讓麻繩擠出油的公交車了。
與西湖相比,東錢湖的確少了一分靈秀。但是,她仍然以獨特的風光吸引著人們。東錢湖無疑是美麗的,但是她的湖水卻混濁得讓人哀嘆;東錢湖是讓人難忘的,但是那外地漢子臉上的滄桑和很低的收入卻同樣讓人心疼和難以忘懷。【責編 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