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政府部門為了獲取部門利益,不惜越位在市場中與民爭利。另一方面,本該為納稅人提供的公共服務,因為無利可圖竟然缺位。政府部門的錯位導致該做的事情沒有做好,不該做的事情做了很多。政府行為發生紊亂的一個直接原因,與政府機構的權力部門化、部門權力利益化有關。在改革進入深水區后,政府改革重點是改革自身。
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北大街5號的黑龍江賓館,剛剛粉刷不久的白色9層樓體在車輛擁擠的二環路邊格外顯眼。黑龍江省政府駐京辦事處就在這里辦公。距離這座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投資興建的涉外賓館一路之隔,就是北京著名的“金融街’。
從這里出發,到中南海以及人民大會堂只需10分鐘的路程,到集中在城區的中央各部委也很近便。
像這樣的駐京辦和駐京聯絡處已經成為北京一景。據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駐京辦事處管理司提供的數據,截至目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經濟特區以及中央級大企業等在京共設辦事處52家。但據媒體報道稱,除了52家副省級以上辦事處外,還有520家市級和5000余家縣級辦事處。
改革駐京辦
2006年11月22日下午,在賓館三樓負責接待工作的黑龍江省政府駐京辦一位姓于的副主任向《望東方周刊》表示,這次中央整頓駐京辦主要是指縣一級辦事處,而省—級的辦事處不在其中。
于副主任表示,17日的國內公務接待工作座談會主要是討論公務接待的問題,而駐京辦問題很少涉及,會上領導只說縣一級辦事處比較亂,要加強管理和規范。對于整頓的具體情況于表示有規定不便介紹。
而據內部人士透露,由國管局主導的駐京辦改革方案大的思路已經確定,近期即將公布實施。
11月17日,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華建敏出席國內公務接待工作座談會時強調,要堅決清理和取消“小金庫”,整頓和規范各地駐京辦事機構。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各省區市和副省級城市負責接待工作的有關人員參加了座談會。
事實上,駐京辦之所以成為整頓的“靶點”和輿論風暴中心,有媒體認為緣于2005年年底國家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談到對預算資金進行審計監督時的一番話:各省市區、地級市甚至縣都在北京設立辦事處,有的駐京辦目的就是“跑部錢進”。
同樣,在2006年1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吳官正在中紀委第六次全會上所作的工作報告中,也三次提到了駐京辦的腐敗和治理問題。
據國管局的一位負責人介紹,中紀委將調查整頓駐京機構列為2006年的重點任務之一。在一個多月后的國管局廉政工作會議上,確定將設計一套改革方案,52家副省級以上駐京辦事處的整頓與改革首當其沖。
一場即將針對各級地方政府駐京辦的整肅風暴,成為新一輪政府改革的先聲。
10月27日,在中國改革發展研究院第59次國際論壇上,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會長保育鈞發言說,從反腐倡廉的角度研究改革駐京辦的問題是一個信號,是一個改革的切入點,要從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上,從體制、機制上分析其深層次原因,否則是難以根治的。
從廉潔政府開始
11月1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會上提到的“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與和諧穩定,堅決懲治官商勾結、商業賄賂等腐敗行為”,再次引起社會關注。
繼今年中共中央初步構建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后,全面指導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國務院“l+5”文件即將下發。
曾經參加“l+5”文件討論的國家行政學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教授表示,新一輪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應從建立廉潔政府人手,否則政府的行政效率、行政能力等都會受到影響。
竹立家今年3月12日在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上刊文指出,2004年中國至少有公車400萬輛,消費財政資源4085億元,大約占全國財政收入的13%以上。而全國一年的公款吃喝在2000億元以上,二者相加總數逾6000億元,如果財政收入按3萬億元計算,幾乎相當于財政收入的20%。這與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目標、人民群眾的基本愿望和建立—個廉潔政府的改革訴求不相符合。
竹立家認為,政府改革切人點的選擇有著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政府自身管理改革主要應從“公車改革”、“公費出國改革”、“公務員財產申報制度”、“公共政策制定過程改革”四方面切人,對降低政府成本、提高政府效率、有效遏制腐敗、確立政府威信、增加政府與人民的親和力、張揚社會主義價值具有現實意義。
就在15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針對目前廣遭議論的黨政機關公務接待費用問題,明確表態:國務院所屬部門要帶頭貫徹執行《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要將公務接待費用納入財政預算管理。
8月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政策動向課題組曾提供了這樣一個數據:2004年全國公款吃喝3700億元。有關部門統計,目前,全國各級政府統計內的預算外收費高達5000億元,統計外的預算外收入超過5000億元。
“如果把這些費用投入到公共服務領域,那將帶來很大的變化?!敝窳⒓艺J為強化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成為現實的必然要求。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李全博士分析認為,接待費用納入財政預算管理,工作涉及兩個方面:一個是把目前自收自支的預算外收益納入預算內,實行收支兩條線;另一個是目前預算內的行政事業經費,其中的招待費比例及其額度需要進一步細化。
破除部門利益是改革的關鍵
“破除部門利益的改革必須盡快解決,這也是治理腐敗最重要的方式?!敝醒朦h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不久前結束的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上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認為,我國已進入改革發展的利益格局深刻調整關鍵時期,解決部門利益具有緊迫性和現實性。
周天勇曾多次撰文指出在行政執法和司法上部門利益膨脹帶來的危害,并且估算出各級政府部門每年收費總收入約為8000億元,從而引發社會關注。
“最初發布這個數據確實是我的估算,也引發了很多質疑。但是《2005年中國經濟普查年鑒》發表后,誰都不聲討我了。因為年鑒中顯示,2004年,我國的工商、質監、城管、消防、交通等等政府部門年收費達9367.67億,加上檢察院和法院所收的356億,共計高達9723.67億。可見,我不是算多了,而是算少了。”周天勇說。
同樣,竹立家也認為改革必須觸及利益,改革必須納入法制化?!罢母锬壳疤幱诒容^迷茫的狀態,口號多,動作少?!?/p>
9月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曾主持召開了“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推進政府管理創新”電視電話會議,會議上相關省部單位交流了行政改革的經驗,并就“1+5文件”的起草內容征求了意見。
一位權威人士透露,即將下發的“l+5”文件內容包括:關于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決定、轉變政府職能、建立法治政府、行政問責制、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政府績效評估等。
竹立家表示,行政體制改革內容以政府文件形式下發,而不是以法規或者條例形式頒布,在執行力上將大打折扣。
他認為,政府改革必須制度化,要站在公共利益的角度制定政策,但目前很多人是站在部門角度上制定政策。地方法規部門傾向很嚴重,缺乏維護公共利益的精神。
改革是利益關系的重新分配。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沈榮華認為,有些政府部門為了獲取部門利益,不惜越位在市場中與民爭利。另一方面,本該為納稅人提供的公共服務,因為無利可圖竟然缺位。政府部門的錯位導致該做的事情沒有做好,不該做的事情做了很多。政府行為發生紊亂的一個直接原因,與政府機構的權力部門化、部門權力利益化有關。
在“十七大”之前,國務院著手研究政府改革具有深刻的意義。竹立家認為,目前政府職能出現了“短路”的現象,錯位越位現象很嚴重,以前的改革是政府主導下的改革,在改革進入深水區后,政府改革重點是改革自身。
“而改革的終極目標是建立公共服務體系。”他說。
《瞭望東方周刊》2006.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