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具有較高的藝術和投資價值,近年來一股收藏、欣賞電影海報的時尚風正在歐美刮起。在紐約和羅馬等城市,電影海報專賣店隨處可見,生意十分紅火。同時,一些大的藏品拍賣活動更是經常進行。前不久,一張1930年好萊塢經典恐怖片《木乃伊》的海報,被拍出了45萬美元的天價,70多年間增值15萬倍!與美國年銷售量數十億美元的規模相比,這個行業在我國才剛剛起步,具有巨大的市場需求。蘭州小伙李劍敏銳地發現這一冷門生意后,在北京開了家電影海報館,沒想到兩年多就賺了80余萬元。
帥哥辭職賣海報
今年27歲的李劍,出生在蘭州市城關區一個普通工人家庭。當過兵的父親是個軍事發燒友,平時不抽煙、不喝酒,最大的愛好就是看戰爭片,什么《莫斯科保衛戰》、《上甘嶺》、《橋》、《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等。受其影響,李劍從小就迷上了電影,并在它的陪伴中度過了美好的童年時光。從小他就覺得電影是一門偉大的藝術。它不分國界、不分種族,它用動人的故事和美好的畫面打動人的心靈。
2003年從北京科技大學畢業后,李劍進了宣武區一家大型商業調查機構,擔任數據分析師。穿西服打領帶在高檔寫字樓里辦公,表面上看很風光,其實每天泡在密密麻麻的數據堆里,是件很枯燥、頭疼的事,這位性格活潑的帥哥總覺得很壓抑。
一天,李劍和幾位好友去一位蘭州同鄉家串門,發現她家的墻上掛著一幅《泰坦尼克號》的巨型海報。李劍一下子被吸引住了,那時正值該片全球熱播。可是當時在國內,與之相關的海報卻非常少見,現在看到主人別具一格地將其作為裝飾品掛在墻上,大家紛紛投去欣羨的目光。李劍說他從來沒見過印刷如此精美、效果如此逼真的電影海報,當時他像呆了般站在那里,兩眼放光,久久不愿離去。
可惜這幅海報是同鄉從國外帶來的,北京根本買不到。看著他癡迷的樣子,那位曾在美國留過學的同鄉女孩說,既然你這么喜歡海報,不如干脆開一家電影海報館得了,保證能賺錢!
經她介紹李劍才得知,由于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近年來欣賞和收藏電影海報,在西方青年中已成流行時尚。在紐約、洛杉磯和米蘭等城市,有許多專門經營電影海報的商店,生意都非常好。同時,他們還經常舉辦一些私人藏品拍賣會,那場面,就和國內拍賣古董和藝術品一樣熱鬧。據統計,美國電影海報的年銷售量高達四五十億美元,海報發燒友甚至超過集郵愛好者;而在我國,除港澳臺地區外,這個行業基本還屬起步階段,具有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
聽了這話,李劍頓感熱血沸騰。聯系好進貨渠道后,2004年春節剛過,小伙子便向公司辭職,理由是“活得不開心,做白領也沒勁!”父母得知情況后,劈頭蓋臉就是一番痛罵。這一次,李劍堅定主見,他一想到自己從此可以遠離那一堆枯燥的數字和“朝九晚六”的沉悶生活,就興奮不已!
電影海報館半年贏利14萬
經過一番奔波,李劍終于在海淀區租下一個60多平米的店面。他喜歡這里的原因是,周圍有十幾所大學,再加上高檔寫字樓林立,有著濃厚的文化氛圍。
布置店堂的時候,他把美國影片《天使之城》的大幅海報貼在進門的地方,主人公梅格·瑞安灑脫的神態,顯得優雅而令人著迷。店里張貼的海報大多是經典的故事片:馬龍·白蘭度在《欲望號街車》里的劇照,他身穿白色棉質T恤、黑色皮褲,深情浪漫的氣息令講究生活情調的“小資”們怦然心動……每一張海報的背后都有一個動人的電影故事。小店里充盈著激情、纏綿、夢幻和向往。
電影海報館開業的第一天,就吸引了不少穿著時尚的年輕人。一位佩戴著“北外”校徽的男孩,看到美國影片《第一滴血》的海報后顯得萬分激動。只見畫面上的蘭博高大威猛、肌肉鼓凸,他手提自動步槍,肩上斜挎著一大串子彈,充滿了男人的野性美。這位大學生說,他就是通過這部影片了解美國特種兵的,多年來蘭博一直是他心目中的英雄,沒想到今天能買到偶像的電影海報!他的同伴則用160元買了一張好萊塢大片《拯救大兵瑞恩》的海報,畫面極富沖擊力。這位男孩說,他更喜歡這種規模宏大的戰爭場面,看來大學生中的軍事發燒友還真不少。
不久,一位空姐走進小店,一眼就看中了日本電影《血疑》的海報。她說自己是一名“哈日族”,在全世界的電影明星中,最崇拜山口百惠。美麗、善良、純真,在她眼里,這位日本女藝人無疑是圣潔的天使!臨走時女孩還開心地對李劍說,她要把這張海報貼到閨房里,讓心目中的偶像天天陪伴自己。
在經營中,李劍發現對電影海報情有獨鐘的多是些年輕人,這部分人受過良好教育,有一定的欣賞水準和文化品位。他們接受新事物快,喜歡走在潮流前面,對價格也不怎么在乎。為了擴大影響,李劍還印刷了精美的廣告單,讓人在高檔寫字樓門前派發。他的電影海報館在北京漸漸有了名氣,上門的白領也一天比一天多,而且他們只要進來過一次,就一定會成為回頭客。
有一天,一位在外企工作的漂亮女士走進海報館。看到她的表情里有一絲愁容,李劍便對她說:“你想看點什么嗎?請隨便吧!”她的眼睛潮紅了:“你這里有意大利電影《西西里島情人》的電影海報嗎?”
小伙子挪過一把椅子請她坐下。隨后,聽到了一個傷感的愛情故事。原來,7年前她和丈夫同去羅馬留學,經濟最拮據的時候,兩人唯一的消遣就是到小影院看電影。他們最喜歡的影片是《西西里島情人》,記不清楚看了多少遍。丈夫曾對她說,買一幅海報掛在家里吧!但每次只是說說,兩人都沒往心里去。等他們拿到學位、經濟條件好轉了,丈夫卻在一次海難中不幸離世。女人離開了傷心之地,回國重續事業,但她始終有一個愿望:找到這幅愛人生前喜歡的電影海報,掛在家里。
聽完她的訴說,李劍從陳列柜里拿出意大利影星拉斯維婭主演的《西西里島情人》海報,輕聲問她:“你說的是這一張嗎?”看到海報上女主人公憂傷的神情,她的淚水流了下來。她買走了這幅畫,也從此和李劍成了好朋友。后來,這位女士又帶來許多白領到此買海報。
李劍說,電影成了他和顧客連接的紐帶。他用電影和他們交流,在影片中,每個人都會回憶到童年的許多趣事,捕捉到一個個美妙的夢境。當然,伴隨著這種美好的心緒,財富也滾滾而來。由于經營電影海報的利潤相當豐厚,小店開張僅半年,李劍的銀行卡里就被輕松打進14萬元,相當于過去他兩年多的薪水!這是李劍到北京后,淘到的第一桶金。
小海報“玩”出一家大公司
2005年初的一天,店里進來一個金發碧眼的外國女孩,李劍還沒來得及和她打招呼,對方就急匆匆地問:“有沒有《匈奴大帝》的電影海報?”小伙子一下愣住了,因為他壓根就沒聽說過這部片子。“連這么火的大片都不知道,你還賣什么海報!”扔下這句話女顧客轉身而去,弄得李劍和店員十分尷尬。
事后他才知道,這部和《特洛伊》一樣展示壯觀戰爭場面的好萊塢大片,當時正在北美熱播。由此李劍認識到,由于電影海報是緊跟時尚的商品,就像時裝潮流一樣,它的流行趨勢是由歐美向發展中國家傳播,越新就越受歡迎。所以,自己必須要對歐美最新影片有所了解。為此他經常閱讀報紙、時尚雜志等,了解最新的流行趨勢。
不久,《指環王》在美國播出,觀眾反響十分熱烈。得到消息,李劍急忙趕到香港,在電影海報經銷商那里一下進了8萬元的貨。盡管每張的零售價高達400元,但這批印制精美的海報在北京一露面,就受到了中外朋友的熱烈追捧。一位在京經商的美國女士,看到《指環王》中“精靈和人類聯盟嚴陣以待”的電影海報,激動得兩手發抖,她說這份生日禮物,一定會給8歲的女兒一個意外的驚喜。有的外國人一下就買十幾張,說不僅自己要收藏,還要作為時尚禮品送給朋友。
《哈利·波特》同樣是一部轟動全球的影片。這部影片除了扣人心弦的故事,還詳細展示了英國古跡的風貌。為配合海報的銷售,李劍特地請人繪制了一幅英國古跡風貌地圖:從愛丁堡的舊城出發,到達勒姆主教堂,穿行數個古堡后,到達哥德蘭火車站。每當有客人來買《哈利·波特》的電影海報,他先請他們對比著地圖在優美古老的建筑里漫步一圈。客人們興致盎然地游完古跡,才恍然大悟:為什么哈利·波特的美妙故事會發生在這里!由于這種促銷方式生動有趣,李劍的海報賣得非常火。
當然,除洋貨外,中國電影海報的魅力也不容輕視。比如張藝謀的《英雄》在全國熱映后,燃起了人們對老謀子電影的關注。有一批重量級的發燒友,專門收藏張藝謀執導的電影及劇照。尤其那些在國外獲了大獎的電影的海報,更是要想方設法收集珍藏。這批發燒友以法、英和日、韓人士居多。有趣的是,有時張藝謀導演的新片尚在制作中,許多人就急不可耐地在李劍這里預定下了它的海報。
李劍說,電影海報能準確表達出一部影片的靈魂,它的創作設計通常都要聘請在社會上有一定知名度的藝術家擔綱。名家極富藝術個性的繪畫,不僅使海報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更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增值效果。比如著名畫家黃胄的《阿娜爾汗》、程十發的《枯木逢春》、關良的《周信芳的舞臺藝術》等,這些經典影片的海報無論從意境,還是畫技,都堪稱精美絕倫的藝術珍品,其價格自然高得驚人。
令李劍感到欣慰的是,近年來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大城市,電影海報已成為一種時尚的文化消費品。其收藏愛好者,也由3年前的200多萬人劇增到現在的近千萬人。有不少知名企業,每年還到他這里訂購一些海報,作為時尚商務禮品,贈給自己的客戶。
2006年5月,已手握80多萬元資產的李劍,索性在北京海淀區注冊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于當年10月在家鄉蘭州開了第一家分店。下一步,他還準備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電影海報網站,在互聯網上開展批發業務,將觸角延伸到杭州、西安、長沙等文化氣息較濃的大城市。
(責編:上官華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