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橈骨莖突腱鞘炎;局部封閉;中西醫結合
文章編號:1003-1383(2007)04-0419-01
中圖分類號:R 459.2
文獻標識碼:B
橈骨莖突腱鞘炎是骨傷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多由慢性勞損所致。該病多發于中年婦女,近年來也多見于哺乳期中的青年婦女,尤其是初產婦較為典型,多呈急性發作。局部封閉療效確切,簡單易行,且復發率少。2001年~2005年我們收治43例患者,現總結報告如下。
臨床資料
1.一般資料 本組43例,年齡21~29歲,均為初產婦。發病最早產后14天,最晚為產后40天,單側39例,雙側4例,且多為左側。本組病例均為初發,且為急性發作,臨床表現為橈骨莖突處疼痛,拇指活動不利,局部微腫,微紅,微熱,可放射至肩、肘及全手,握拳試驗(Finkalstern)陽性,脈多弦數,舌質淡紅,舌苔薄白。
2.治療方法
(1)局部封閉 予患肢前臂中立位,腕下墊一脈枕使腕部稍尺偏,囑外展拇指,于橈骨莖突處觸及肌腱滑動,1%碘伏消毒,5 ml注射器抽取曲安奈德40 mg(同息通,昆明積大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32021604),2%利多卡因2 ml,30度角向近端進針,于腱鞘內推注,可見橈骨莖突遠近端鞘管內充盈,針眼棉棒壓迫止血后,用棉棒順橈骨莖突遠近端推擠,以達松解粘連,藥液分布均勻。術畢囑患者做拇指外展內收,屈伸活動,促進疼痛感消失。每周封閉一次,4次為一療程。
(2)藥物應用 選用金羅漢止痛涂膜劑外涂,南星止痛膏外敷,予以消炎止痛,疏筋活絡,部分患者術后疼痛,囑溫水熱敷,無效者可服用扶他林緩釋片 75 mg qd。
(3)調護鍛煉 疼痛緩解后做蹬掌、擺腕鍛煉,宜保暖,忌用冷水,避腕部過度活動。
3.療效評定標準[1]治愈 腕橈側腫痛及壓痛消失,功能恢復,握拳尺偏試驗陰性;好轉:腕部疼痛減輕,活動時輕微疼痛,握拳尺偏試驗可疑陽性;無效:癥狀無改善。
4.治療效果 本組43例,經一療程治療,治愈32例,好轉9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5.3%,其中20例隨訪3年無復發。
討論
《靈樞·本臟》說:“經脈者,所以行氣血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端貑栁迮K生成篇》云:“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捏”??梢娊蠲}的正常功能靠血的濡養,而由于分娩的產傷和失血,致使沖任損傷,亡血傷筋,加之哺乳耗氣血,或并淤血內阻,氣血不調,筋脈不暢,筋失所養,發為是證。從現代醫學的角度分析,橈骨莖突腱鞘為拇長展肌和拇外伸肌的共同鞘管。日常勞作中,拇指對掌和屈伸動作較多,日久勞損,即可使腱鞘產生損傷性炎癥,腱鞘局部變粗,腱鞘管壁變厚,肌腱在管腔內滑動困難而產生相應癥狀。陳志生等[2]提出,哺乳期泌乳素等激素改變,可能與此有關。初產婦橈骨莖突腱鞘炎多為急性發作,初為人母,在分娩過程中手部急劇用力損傷,或抱嬰兒時有伸展拇指的動作習慣,該病初產婦為多發人群,是否與此因素有關,值得探討。
我們認為局部封閉治療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的關鍵是:①部位準確無誤,藥液必須注射在腱鞘管內,才能達到治療效果。②解除患者恐懼心理。③患肢適當制動,避免過早用力勞作。該治療方法具有以下優點:①操作簡單,經濟有效。②無創傷,避免服藥,無副作用,不影響正常哺乳。③療效確切,少復發。因此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
[2]陳志生,戴紫英.哺乳期婦女橈骨莖突腱鞘炎66例報告[J].中醫正骨,2006,1:34.
(收稿日期:2007-05-23 編輯:梁明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