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異位妊娠;急腹癥;誤診
文章編號:1003-1383(2007)04-0430-02
中圖分類號:R 714.22
文獻標識碼:B
異位妊娠是婦產科常見急腹癥之一,近年來國內外報道其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由于診斷及處理上的缺陷,漏診、誤診并不少見。我院1999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異位妊娠患者468例,誤診34例,現就誤診原因分析報告如下。
臨床資料
1.一般資料 本組34例,年齡19~41歲,已婚27例,未婚7例;首次受孕9例,妊娠2~4次25例;1次異位妊娠史2例,2次異位妊娠史2例;帶環5例,服緊急避孕藥4例,未正規服用短效避孕藥3例,避孕套避孕6例,未避孕16例。
2.臨床表現 有停經史30例,停經時間33~80天,陰道不規則流血31例,腹痛32例,時間3~10天。查體:休克6例,下腹壓痛33例,反跳痛29例,移動性濁音29例,可疑3例,宮頸舉擺痛25例,后穹隆飽滿14例,附件包塊7例,尿HCG陽性27例,弱陽性5例,B超檢查:顯示盆腔積液27例,附件包塊2例;術前行后穹隆穿刺或腹腔穿刺34例均陽性。
3.誤診情況 首診于內、外科者12例,誤診為胃腸炎4例,闌尾炎8例;首診于婦產科者22例,誤診為月經不調4例,附件炎8例,盆腔炎6例,不全流產4例。誤診時間1天~6天,平均3.5天。
討論
近年來由于多種原因盆腔炎感染發生率增加,異位妊娠發生率亦有所增多。異位妊娠可發生在生育期的任何年齡,孕卵在不同部位發育的時期長短不一,病理過程不盡相同,臨床表現變化多樣,易與多種疾病混淆[1]。李維麟等[2]報道首診誤診率高達32%。本組誤診率為7.3%,低于文獻報道。本組病人的誤診原因為:病史采集不準確,疏于婦科檢查,過分依賴醫技檢查等。由于病史采集不準確,病史詢問不詳細,對本專業之外的疾病了解不多,重視不夠是內、外科醫師誤診的主要原因。本組12例首診于內外科,而病史記錄中無陰道流血的記載,亦無詳細詢問月經史及停經時間,對有關癥狀如乏力、面色蒼白、心悸等輕易用本專科疾病作出解釋而進行相應處理,待出現內出血,腹痛加劇甚至休克時才想到異位妊娠。少數臨床醫師把短期內的不規則陰道流血當作月經,沒有仔細詢問出血時間,出血的量與平時有無不同等情況。部分病人提供不真實的病史,往往否認未婚性生活或婚外性生活史。有的病人病史不典型,缺乏異位妊娠典型的癥狀,當盆腔出血積聚于子宮直腸陷窩,以下腹痛、里急后重為主要癥狀就診,被收入內科。更年期哺乳期女性可能因不規則排卵導致月經不規則,易把異位妊娠的不規則陰道出血當作月經失調[3]。由此可見,非婦產科醫師對異位妊娠認識的相對不足,缺乏應有的警惕性,常常誤診為闌尾炎、胃腸炎等內外科疾病。故內、外科醫師接診生育期女性病人時,必需詳細詢問病史,尤其是月經史,如有否停經或月經延遲、經量改變,有否出現腹痛情況等均要作為常規詢問項目[4]。本組首診于婦產科22例,病史記載中有月經延遲及腹痛,體格檢查于附件區能觸及有壓痛,但由于思維方法不當,片面認為附件區壓痛就是附件炎及盆腔炎而誤診。因此,凡是生育期女性出現停經或月經延遲,陰道流血淋漓不凈,下腹隱痛或劇痛,首先要考慮與妊娠有關的疾病。
婦科檢查對婦科疾病來說是一項最基本的檢查,本組有15例未行婦科檢查。故在臨床工作中,要提高對異位妊娠的警覺性,尤其注意停經、腹痛、陰道流血病史,如疑為妊娠者,不但要做妊娠試驗,而且要認真仔細地做好婦科檢查,了解子宮增大與停經周數是否符合,有無穹隆包塊等。此外,全面體格檢查應不局限于本專科的檢查范圍,尤其注意體格檢查有無腹肌緊張、壓痛及反跳痛、移動性濁音等,并借助輔助檢查進一步明確或排除異位妊娠。
文獻指出[5],異位妊娠未經嚴格檢查,僅憑停經史及尿HCG化驗而診斷的宮內早孕而行人工流產或藥物流產,延誤異位妊娠的診斷與治療。本組5例入院前尿HCG陰性,入院后由β-HCG檢查均陽性而得到確診。2例在本院誤診為先兆流產行保胎治療,均為B超誤導,可能與B超醫學檢查不仔細,見孕囊大小與孕周符合,胚芽及胎心搏動明顯且在子宮部位,未認真辯認宮內還是宮外而過早定論。臨床醫師僅憑B超檢查結果,未分析B超圖像及正確辯認子宮附件,結果導致誤診。故對明確停經史或月經紊亂、淋漓不凈或尿HCG異常,B超提示未見宮內早孕的,應引起重視。要通過細致的腹部和雙合診檢查,以初步診斷是宮內妊娠或宮外妊娠,應用盆腔B超區別妊娠囊在宮內或宮外,腹腔有無包塊或積液以進一步證實診斷,后穹隆穿刺對進一步確定異位妊娠有較大的幫助且簡單易行。
總之,對于生育年齡婦女有停經、陰道流血或月經紊亂、腹痛等癥狀時,一定要考慮到異位妊娠的可能性,并做相應的檢查證實或排除這一診斷,才有可能減少誤診、漏診。
參考文獻
[1]白利光,甄昭卿,楊 新,等.異位妊娠誤診25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6,6(3):531-532.
[2]李維麟,徐 寧.異位妊娠誤診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雜志,2004,19(13):128.
[3]張利瓊.異位妊娠誤診原因分析[J].臨床誤診誤治,2006,19(1):57-58.
[4]王 勇,五秀梅,劉鳳娥,等.21例異位妊娠誤診原因分析[J].新醫學,2006,37(2):112-113.
[5]張巧玲.異位妊娠29例誤診原因及臨床診治體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06,12(2):69.
(收稿日期:2007-02-15 編輯:梁明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