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資金匱乏是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最大困擾之一,執行全國高度統一的貨幣政策意味著競爭力相地低下的東北老工業基地面臨進一步資金緊約束。制訂全國統一性前提下適度區域差別化貨幣政策符合我國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對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提供資金支持。
關鍵詞:貨幣政策;東北老工業基地;區域差別化
中圖分類號:F822.0
文獻標識碼:B
資金匱乏是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最大困擾之一。與財政政策通過國債資金、轉移支付等多種方式對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提供資金支持不同,我國中央銀行相對獨立、全國高度統一的貨幣政策在這方面的作用極為有限。東北地區經濟結構落后,直接融資市場不發達,60%以上的資金依賴四大國有銀行,執行全國高度統一的貨幣政策意味著競爭力相對低下的東北老工業基地面臨進一步資金緊約束,甚至可能抵消國家財政政策在這一地區的支持作用,最終影響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因此,制訂全國統一性前提下適度區域差別化的貨幣政策對解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資金約束、提高貨幣政策的有效性意義重大。
一、統一貨幣政策對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資金約束
(一)統一存款準備金制度對東北老工業基金振興的資金約束
我國自1984年建立存款準備金制度以來,全國實行統一的存款準備金率和存款準備金利率,并由國家根據宏觀經濟的運行狀況全國統一上調或下調。執行全國統一的存款準備金率使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面臨嚴重的資金約束:第一,改革開放后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經濟發展滯后于全國平均水平,存款增長能力較低,經濟發展較快的東部發達地區金融機構承受能力范圍內的存款準備金率在東北老工業基地執行起來顯得過高,從而導致資金匱乏,貨幣創造能力低下;第二,東北老工業基地倚重、倚大、倚國有的經濟結構,許多骨干企業均建于20世紀五十年代,八十年代以來這些企業陸續進入衰退和衰亡期,而新興產業又沒有及時導入,周期性蕭條與結構性蕭條交織在一起,貨幣資金利用率低,統一的存款準備金率使金融機構無法對這一地區經濟結構調和企業振興提供資金;第三,東北老工業基地信用水平明顯低于東部發達地區,支付結算工具和技術運用不足,執行全國統一的存款準備金率導致貨幣乘數低,資金供應緊。
(二)統一再貸款制度對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資金約束
現行支農貸款、緊急再貸款、扶植發展性再貸款、頭寸再貸款等各種再貸款,雖然已體現了區域差別,但在限額、利率、期限、權限等方面仍缺乏對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具體規定,傾斜度不夠,統一再貸款制度對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資金約束仍然偏緊。
(三)統一再貼現制度對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資金約束
我國貼現業務本著“集中管理、統一調管、不層層切換”,優先支持商業匯票使用廣泛、貼現業務較大的地區和銀行;優先支持跨省、跨地區間進行貼現、再貼現業務;優先支持符合國家行業、產業政策,信用好的承兌、貼現業務;優先支持承兌、貼現及再貼現行為規范、管理制度健全的地區和銀行。這四“優先”中,東北老工業基地得不到相應的政策支持。因為東北老工業基地商品交易秩序、商業信用較全國一般水平差,票據市場發展緩慢。
(四)統一信貸政策對東北老工業基地再振興的資金約束
我國中央銀行各大分行制定信貸政策的自主權十分有限,其管理模式基本上仿上一級,分行一般不敢突破總行的各項制度細則,對總行未規定禁止也沒有規定可實施的有關業各不敢突破。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實行一級法人管理制,各項管理權日益集中,出于加強信用管理和防范風險需要,貸款權和貸款審批權上收于總行和一級分行,各行在總分行體制下統一調度各地分支機構的資金,并向預期收益率高的東部地區傾斜投入,從而以行內上存資金等不同形式“虹吸”東北老工業基地資金,使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貸款規模具有收縮趨勢。
(五)統一機構準許入和業務準入制度對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資金約束
1995年頒布,2003年重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對金融機構的必備條件、進入資本金門檻及業務范圍都做了統一規定。對于金融機構外匯業務的資本金,也是全國統一標準。由于東北老工業基地金融實力較沿海發達地區差,對全國相同資本金的承受能力不如發達地區,這客觀上導致了這一地區法人類金融機構絕對數較沿海發達地區少,金融系統動員資金的能力低,對老工業基金振興的資金支持乏力。
(六)統一利率政策對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資金約束
中央銀行對不同地區實施同一利率,實際上是對發達東部地區投資行為的一種變相外貼或對欠發達地區的一種變相征稅。因為如果利率水平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那么東部地區投資收益率高、資金來源渠道多,實際利率已基本實現市場化,而東北老工業基地資金主要依賴國有銀行缺乏其它來源,只能執行統一的官方利率,實際利率長期接近零甚至為負,這一方面導致東北老工業基地商業銀行惜貸和資金外逃;另一方面也加劇了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資金供應緊張的狀況。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推進,競爭力低下的東北老工業基地商業銀行所面臨的利率風險極大。
(七)統一宏觀調控時間對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資金約束
我國地區間的經濟發展極不同步,往往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經濟景氣值進入較高狀態,帶動全國經濟進入高漲期并開始堆積泡沫時,東北老工業基地則剛剛走出經濟發展的低谷。而我國高度統一貨幣政策頒布的時間主要取決于全國平均水平,由于發達地區經濟總量大、權重大、對全國平均水平影響大,中央銀行統一的貨幣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發達地區的經濟狀況決定的。當中央銀行實施全國統一的緊縮政策時,發達地區過熱泊經濟發展態勢得到有效遏制,但東北老工業基地剛剛起動的經濟就會因資金供應緊張而強行納入停滯、衰退期,正常的經濟周期被迫中斷。
二、統一前提下適度區域差別化貨幣政策對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資金支持
統一前提下適度區域差別化貨幣政策符合我國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2003年新修訂的《中國人民銀行法》對我國貨幣政策目標的具體表述為“保持貨幣幣值穩定,并以此促進經濟增長”。這里經濟增長涵蓋全國各地區,包括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經濟增長。但貨幣政策的區域差別化必須在統一性前提下進行而且要適度。因為:第一,中央銀行獨立性程度與一國幣值穩定正相關,中央銀行的法定職能與全國統一性的貨幣政策密不可分;第二,貨幣政策的區域差別化必然帶來中央銀行地方分支機構權力的增大,當中央銀行適度收縮政策與地方政策的發展目標不一致時,地方就可能以區域差別化政策產生一種依賴、倒逼,甚至通過對地方分支機構行長的獎勵換取更寬松的區域差別化貨幣政策,最終影響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和穩定幣值的目標。為了滿足穩定幣值促進經濟增長的貨幣政策目標,解決我國目前統一貨幣政策對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資金約束,統一前提下適度區域差別化的貨幣政策可以在下列幾個方面對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提供資金支持。
(一)適當降低東北老工業基地法人類機構存款準備金率
存款準備金的作用一是增強中央銀行的宏觀調控能力;二是控制和防范金融機構風險。許多發達國家商業銀行因持有易變現、方便流動性管理的非信貸類資產增加,已經放棄了部分存款準備金制度。從長遠看,我國存款準備金率也有逐步降低的趨勢,雖然在現有的存款準備金制度中,已增加了不同存款類機構差別化的內容,但存款準備金制度的區域差別化目前沒有相應規定。不同存款機構存款準備金率的差別化并不能完全表現不同區域存款準備金率的差別化,出于防范風險和解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所需資金的需要,中央銀行能否根據東北地區定期存款比例較沿海發達地區高的情況,在對該地區法人類存款機構資本充足率、資產質量、資產負債匹配狀況綜合分析并確保該類金融機構資產流動性、安全性、清償能力和保護存款人利益的前提下,適當降低該類存款機構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同時將該類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控權交給中央銀行各大分行。
(二)適度區域差別化再貸款政策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提供資金支持
考慮到東北老工業基地歷史上國有農場集中(目前國有農場雖不復存在,但并沒有進行破產處理)農村信用社歷史包袱重、地方財政能力較差的實際,支農再貸款在期限、支持范圍、利率、限額和合理配置與使用權限上應適當向東北老工業基地傾斜;考慮到東北老工業基地扶植性再貸款利率偏高、期限短、總量少的實際情況,支持發展性再貸款可以在范圍、利率、限額和獲取條件上向東北老工業基地傾斜。
(三)適度區域差別化的再貼政策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提供資金支持
根據東北老工業基地體制轉軌慢、市場化程度低、票據市場不發達的現狀,中央銀行應該積極支持東北老工業基地金融機構的發展,特別是培育、扶植票據市場的發展;在此基礎上貼現規模的分配上向東北老工業基地傾斜,在規模內調整具有再貼現資格的票據種類,并把它與政策產業政策、區域發展政策有機結合,正確引導金融機構和社會資金投向;在貼現管理體制上,可考慮適當下放中央銀行再貼現轉授權窗口,并把部分再貼現調控浮動權轉授大區分行。
(四)差別化信貸政策對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提供資金支持
第一,根據東北老工業基地計劃經濟時間長、大中型國有企業多、國有商業解行不良資產比例高,處于國有銀行總行劃定的信貸高風險區的實際情況,有必要對該地區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進行第二次剝離,以降低不良資產比例,同時提高呆賬核銷比例,使東北老工業基地國有商業解行從總行認定的高風險中劃掉,進而增加該地區的信貸投入。第二,結合東北老工業基地設備老化、大批大中型企業更新改造所需資金大、期限長的特點,專門制定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信貸政策,包括創新貸款擔保方式;適當延長貸款期限;規范開展項目收費權質押貸款,支持基礎產業發展,同時探索此類資產證券化。第三,對東北老工業基地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產品結構調整、技術改造等項目貸款采用貼息政策,適當降低東北老工業基地國有銀行分行上存、下借資金利率。第四,結合東北老工業基地下崗職工多、就業壓力大的客觀實際,東北老工業基地貨幣政策目標的側重點應以促進充分就業、促進經濟發展為主,在這一指導思想下配合有關部門制訂促進東北老工業基地中小企業發展的信貸政策,包括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再擔保、擔保業監管體系。
(五)直接政策工具對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提供資金支持
為了反對社區或城市內銀行和存款信貸機構由于風險原因,歧視低收入地區,拒絕給其發放貸款的做法。1997年美國通過了《社區再投資法》明確參加保險的聯邦銀行和存款機構必須幫助滿足其營業所所在整個社區的信貸需求和便利,包括中低收入居民的信貸需求。要求金融機構定期公布滿足其所在社區信貸需求的記錄,并且監管機構在其申請總行遷移、建立或遷移分支機構、申請收購其它機構,轉換全國性特許銀行和向存款保險公司申請存款保險時,將該機構滿足社區信貸需求的業績作為重要參考因素。由于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東北老工業基礎投資收益率較沿海發達地區低,很多存款金融機構從這一地區吸收存款后拆借到沿海地區,導致本地區資金缺乏。中央銀行應根據國外經驗制定相應法律,用強行手段包括對該地區非法人類金融機構(國有銀行基層分支機構——二級分行和縣支行)的存貸比例、上存資金比例或增量部分的存貸比例做出強行限制,保證一定比例資金用于當地,緩解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資金約束。
(責任編輯:阿蓮)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