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快遞因其在速度,服務和利潤方面的優勢而成為了物流業發展中的一個新興領域。中國快遞市場的主要業務有國際快遞,城際快遞和同城快遞,而其中城際快遞又是競爭最為激烈的領域。在這一領域內的競爭者主要是EMS,民營快遞企業和跨國快遞巨頭。應用Markov過程的預測方法,可以預測和分析中國城際快遞市場的份額情況。
關鍵詞:快遞;馬爾可夫過程;物流
中圖分類號:F618.1
文獻標識碼:B
一、引言
快遞物流服務,亦可稱為速遞服務。現代快遞的物品,重量一般在100克-20千克之間,品種多為文件、資料、圖紙、貿易單證等函件快遞以及樣品、高附加物品、社會活動禮品和家庭高檔商品等貨物快遞,均為門到門(door to door)服務;而就時間性來說,快遞的時間性最強,一般是商務快遞,服務對象多以企業為主。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迅速發展,貿易壁壘也逐漸消除,國際國內經貿活動急速增長。經濟貿易的飛速增長帶動了包括物流業在內的許多相關行業的發展。如果把整個物流市場比作“蛋糕”的話,那么,快遞市場就是“蛋糕上的奶油”,它不僅以運送手段的高度現代化傲視群雄,更以運送的物品體積小、重量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以及物流利潤豐厚而使其他物流市場難以啟及。
二、中國快遞市場格局分析
多元化的競爭格局,“三國鼎立”的局面——這是當今中國快遞市場大環境的真實寫照。“三國”是指三類競爭主體:第一類是國際跨國快遞公司;第二類是具有行政背景的傳統快遞企業,其代表就是EMS;第三類是那些既沒有外資背景,又沒有行政背景的快遞企業,主要是民營快遞。這三類不同性質的快遞企業在不同層面上展開激烈的競爭,使中國的快遞市場正在形成一種多元化的競爭格局。
(一)業務市場分類
根據快遞業務種類分類,中國現有快遞市場可以分為三類市場:國際快遞業務市場、國內城際業務市場、國內同城業務市場。而國際快遞企業,傳統快遞企業和民營快遞企業在不同的市場上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憑借著龐大的資金流、信息流、貨物流以及三者之間日趨完善的整合,外資快遞巨頭目前在中國國際快遞市場上雄居第一,大約占了該市場的70%份額;傳統快遞企業由于運輸設施上的劣勢,占了25%市場份額;民營中只有個別實力雄厚的從事國際快遞業務,僅占5%市場份額。2004年簽署的《中美航空協議》規定,允許中美間增加貨運航班,允許美國跨國貨運業在中國開設貨物轉運中心。這些都表明,外資在中國國際快遞市場的優勢將進一步顯現。
在國內業務方面,過去由于政策的限制,外資快遞只能通過合資的形式從事國內快遞業務,因而在市場上的分額并不多,約占15%左右,在同城業務中僅占5%。相反,傳統快遞與民營快遞企業在國內的城際業務市場和同城快遞市場上就有明顯的優勢。在國內城際業務市場上,傳統快遞與民營快遞憑借各自的網絡優勢,分別占了該市場的50%與35%。在國內同城業務市場上,傳統快遞與民營快遞更是以50%與45%的市場占有率,幾乎瓜分了整個國內同城業務市場。各類企業的城際快遞市場份額如圖所示。
(二)競爭的焦點
在國際,國內和同城這三塊業務中,外資巨頭穩坐“國際”業務的釣魚臺,民營快遞也因其資費和服務方面的優勢,盡享“同城”業務這份大餐。

目前,郵政EMS因其擁有的完善業務網點,專職速遞隊伍,專用運輸車輛,尤其是優厚的政策保護等,在國內快遞市場上還勉強處于優勢地位。然而,根據中國加入WTO的進程規定,2005年底,國內快遞市場已經對外商獨資企業正式開放,目前多家世界著名的物流公司都已經進入中國市場開展國內快遞業務。同時,隨著民營快遞實力的壯大,在快遞政策制定過程中也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可以肯定,國內快遞業務將會成為各類快遞企業最為關注的市場,其競爭也將異常激烈。
三、市場預測
由于我國快遞市場規模龐大,利潤豐厚,已經成為各快遞企業爭相追逐的競技場,因此,對國內城際快遞市場的發展變化進行一定的定量預測,將有助于各類企業了解市場情況和社會需求的變化,及時調整經營活動,增強競爭力。
仔細分析不難發現,國內快遞市場的競爭主要是在國際巨頭,郵政EMS和國內民營公司時間展開的,市場狀況總體來說可以看作是一個馬爾可夫過程,即可用現在的狀況預測未來的狀況。馬爾可夫預測法就是根據企業產品目前在市場上的銷售率、產品占有份額來預測將來企業產品的銷售率及市場占有份額的一種有效方法。所以,筆者引入馬爾可夫預測法作為研究方法。
markov原理概括起來滿足馬爾可夫鏈的事物具有以下三個特征:(1)過程的離散性。事物的發展在時間上可離散化為有限或可列個狀態;(2)過程的隨機性。系統內部從一個狀態轉移到另一個狀態是隨機的;(3)過程的無后效。系統內部的轉移概率只與當前狀態有關而與過去的狀態無關。
為了研究快遞市場份額轉移的穩定性趨勢,就要用到markov鏈理論中的遍歷性定理,即:對有限個狀態的馬爾可夫鏈,如果存在正整數S,使pij(S)>0(一切i.j=1,2,3,…,k),則此鏈是遍歷的,而且pj是方程組。
從這一預測結果可知,同樣經過13年中國國內快遞市場將趨于穩定。由于EMS努力提高其競爭力水平,最終,能夠取得與其余兩個競爭者相當的市場份額。
五、結論
快遞市場已經成為物流業競爭的熱點領域,中國快遞市場的主要業務可分為國際快遞,城際快遞和同城快遞三類。而其中城際快遞是目前競爭最為激烈的焦點戰場。EMS,民營快遞企業和跨國快遞企業是這一市場中的主要競爭者,各自有著不同的業務發展背景和競爭戰略。
通過對中國城際快遞市場的預測分析,可以發現,大約13年后,快遞市場的份額分配將趨于穩定。雖然目前EMS在該市場中還擁有略微的優勢,但隨著顧客在各競爭者之間自由轉移,最終其市場份額將迅速滑落到僅12%左右。因此,這對EMS來說是一個十分危險的信號,它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維持住更多的客戶。如果EMS能成功地將客戶保留率從目前的78%增加到81%,那么13年后當市場趨于穩定時,其市場份額將會從原先的12%上升為27%,使競爭三方的占有率保持相對平衡。
根據中國加入WTO的承諾,特別是《中美航空協議》的簽署,越來越多的跨國快遞巨頭都加快了在中國市場的部署,同時很多民營快遞企業也快速成長起來。很快他們將會成為快遞市場新的領導者。
(責任編輯:呂洪英)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