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07年1月2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省委、省政府積極貫徹落實中央部署,制訂下發了貫徹中央《決定》的意見,對做好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在落實去年省計生協“六代會”精神的基礎上,為了更好地開展新時期計生協的服務工作,河南省計生協于2007年5月25日在鄭州召開了省計劃生育協會六屆二次理事會。大會總結了一年來的成績和經驗,研究部署了2007年工作的重點和核心。河南省人口計生委副主任、省計生協常務副會長趙長法作了工作報告,副省長、省計生協會長王菊梅、省人口計生委主任孟憲臣作了重要講話,對全省計生協2006年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且對新時期計生協工作提出了重要意見。
計生協是國策執行的生力軍
王菊梅
目前,我省和全國一樣,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在經歷了控制出生人口數量和穩定低生育水平階段后,已經進入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統籌解決人口問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新階段。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對人口形勢作出的這一新判斷,深刻分析了人口發展的新趨勢,充分吸收了人口發展戰略研究的新成果,體現了中央和我省對人口問題認識的深化和發展,是我們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指導新時期計生協開展工作的重要依據 。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不斷完善,政治體制改革不斷推進,群團組織將承擔更多的社會管理和服務職能,計生協工作將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更大的發展潛力。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視計生協工作,在徐光春書記、李成玉省長的親切關懷下,去年勝利召開了省計生協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省計生協新一屆領導班子;省委、省政府還批準省計生協列入省編辦管理的群眾團體序列,辦事機構工作人員參照公務員管理。計生協由社團組織變為群團組織,不僅是名稱的變化,更是管理體制和工作職能的改變,這是我省計生協發展史上的具有重大意義的事情,必將對計生協工作和人口計生事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目前,計生協是我省會員最多的群團組織,具有網絡健全、貼近群眾、聯系面廣、方法靈活、凝聚力強、影響力大的優勢。我們要善于利用這些優勢,認真履行宣傳、帶頭、服務、監督、交流五大職能,積極推進統籌解決人口問題。
近年,各級計生協以項目為抓手,推動服務工作上水平,取得了明顯成效。要在不斷總結經驗,改進工作的基礎上,繼續深入開展性病/艾滋病預防、青春健康教育、生殖健康教育拓展、生育關懷等活動,組織有醫學專長的會員參加“三下鄉”工作,普及優生、優育、優教科學知識,參與出生缺陷干預,為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作出積極貢獻。流動人口管理是當前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難點 。計生協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及時掌握育齡群眾流動情況,在流動人口集中的社區、企業、集貿市場等成立計生協組織,把進城務工人員中的育齡群眾吸納進來,組織起來,提供服務,跟蹤監督,最大限度地減少流動人口違法生育。動員各方面力量,幫助流動人口解決就業、就醫、定居、子女入托入學等方面的實際困難,增強計生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然而,隨著人口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特別是農村大量青壯年外出務工,老年人比例增加,養老問題日益突出,為老年人搞好服務變得更加重要和迫切。計生協要組織廣大會員帶頭弘揚敬老、養老、助老的良好社會風尚,加強對拒絕贍養或虐待父母行為的輿論監督。要積極探索建立老年服務志愿者、照料儲蓄等社會化服務制度,鼓勵會員、志愿者通過開辦項目、提供服務等形式,力所能及地發展老齡事業。
通過多年來的工作實踐表明,搞好自身建設、提高保障水平,是發揮計生協優勢和作用的重要前提。當前正在開展的“講正氣、樹新風”主題教育活動,認真解決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學風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嚴格工作紀律,加強內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堅持學以致用,提倡學習新知識,研究新問題,探索新思路,總結新經驗,不斷提高理論水平、業務水平和群眾工作能力,建設一支素質高、能力強的計生協專職工作隊伍,為構建“學習型、研究型、創新型、有作為”的協會組織奠定堅實基礎。
以科學觀指導計生工作
孟憲臣
實行改革開放和長期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使我國完成了由貧困到溫飽再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改變了我國人口發展的歷史軌跡,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人口有效控制兩大奇跡。30多年來,由于計劃生育的因素,我國共少生4億多人,河南少生了3000多萬人,為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人口環境,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人口問題始終是制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始終是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作為全國第一人口大省,人口問題將是我省長期面臨的突出問題,人口問題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對資源環境的壓力將是長期的。
以人的全面發展統籌解決人口問題,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選擇。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道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優先投資于人的全面發展,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質,改善人口結構,引導人口合理分布,保障人口安全,促進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本強國轉變,促進人口大省向人力資本強省轉變,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各級人口計生委對計生協工作要做到“一個提高、兩個支持、三個重視、四個加強”,即提高思想認識,從思想上真正重視計生協工作;支持計生協開展獨具特色的工作,支持計生協在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業中發揮更大作用;重視計生協的隊伍建設,重視解決計生協面臨的實際問題,重視引導計生協工作不斷創新發展;加強思想建設增強理事、會員對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業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強能力建設提高計生協的親和力、執行力和社會公信度,加強組織建設優化計生隊伍結構,加強機制建設探索建立政府部門與群團組織之間資源合理配置、工作相互促進的運行機制。
然而,新時期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重點已經由單純控制數量為主,向在穩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礎上統籌解決人口問題轉變;工作方式由行政制約為主向依法管理、優質服務和綜合施治轉變。必須著重抓好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加強流動人口管理服務、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等五項重點任務。必須把農村作為穩定低生育水平、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重中之重,將農村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納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部署。在積極貫徹落實中央《決定》和省委《意見》,做好新時期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是人口計生委和計生協的共同責任。計生協和人口計生委要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切實加強團結,加強合作,在造福人民的偉大事業中實現共同發展。新時期計劃生育協會工作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使命光榮而神圣。我們堅信,通過卓有成效的工作和無怨無悔的奉獻,一定能夠開創新時期計劃生育協會工作新局面,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造良好人口環境,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創新思路推行生育關懷
趙長法
2006年是我國全面實施“十一五”規劃的第一年,也是省計生協新一屆理事會開展工作的第一年。一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親切關懷下,在中國計生協、省人口計生委的指導支持下,省計生協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圍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立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局,認真貫徹中國計生協和省計生協“六代會”精神,深化改革,創新機制,增強服務能力,提高工作水平,較好地完成了各項任務,全省計生協工作取得了新進展。同時,2006年也是計生協發展歷史上至為重要的一年。8月份,中組部、人事部下發28號文件,將計生協列入群團系列,對工作人員實施“參公”管理。在王菊梅副省長的關懷下,去年11月份,省委組織部發文,批準省計生協列入群團系列,機關工作人員實行“參公”管理。同時,各省轄市黨委、政府也進一步加大了對計生協工作的領導、管理力度, 主動采取措施,努力解決困擾計生協工作發展,制約計生協作用發揮的體制問題,全省市、縣兩級計生協“參公”工作實現順利進展。在18個省轄市中有12個配備了專職副會長,全部配備了秘書長,平均有5人左右的工作隊伍。部分省轄市在“參公”過渡中,對計生協定規格、擴編制,加強了工作力量。 “參公”后的省、市、縣三級計生協,共有在職、在編工作人員683人。辦事機構和工作隊伍的落實,使計生協的工作效率和水平明顯提高,創新意識和服務能力明顯增強,基本實現了“有人干事,有錢辦事,有事可干,能干成事”的局面,為完成好、落實好各項任務提供了有力保障。
去年年初,中國計生協召開了第六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8月份,經過精心籌備,成功召開了河南省計生協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徐光春書記、李成玉省長、陳全國副書記親切接見與會代表,徐書記發表講話,對計生協工作提出殷切希望和要求。會后,省計生協提出了貫徹落實“六代會”的具體意見,并將會議文件編印成冊下發各地。就反饋到省計生協的信息看:商丘、駐馬店、南陽、周口、新鄉等市在貫徹落實“六代會”工作中,積極探討計生協在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建設新農村和統籌解決人口問題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實際工作中創出新意,抓出實效。焦作、鶴壁、漯河、洛陽等市將“六代會”精神連同貫徹意見主動向黨政領導進行匯報,爭取了黨委、政府對計生協工作的重視和支持。安陽、平頂山、開封、濟源等市通過會議、文件、培訓等方法,把“六代會”精神宣傳貫徹到基層。信陽、鄭州、三門峽、許昌、濮陽等市專門召開會議,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提出要求、狠抓落實。通過開展廣泛的學習、貫徹、落實活動,全省面上的工作視野寬了,思路新了,能力強了,熱情高了,為下步工作的深入開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同年10月份,在長垣縣召開了企業、流動人口協會工作現場會,總結推廣了新鄉市在民營企業中開展計生協工作的經驗,信陽市在外省、市組建流出人口協會的經驗,鄭州市在流入人口集聚地建立協會的經驗,平頂山市管理城中村流動人口的經驗。截至去年底,全省共建立各類經濟組織協會7758個,流動人口協會組織1282個。三是強力推進會員之家和鄉村文化大院建設,全省各地把會員之家建設與標準化村室建設相結合,落實了經費,購置了設備,完善了功能,把會員之家辦成了會員、群眾的娛樂休閑中心、學習交流中心。據今年初抽查,全省村級會員之家建設合格率達70%。
2006年年初,中國計生協提出了在全國開展“協會服務行動拓展年活動”, 將“五關懷”作為“協會服務行動拓展年活動”的重要內容。按照中國計生協的部署,省計生協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了《全省“協會服務行動拓展年活動”方案》。各地結合實際,建立機構,制定規劃,強化措施。6月中旬,省計生協召開了全省“協會服務行動拓展年活動”工作會議,全面啟動“協會服務行動拓展年活動”和“生育關懷行動”, 要求各級計生協把“協會服務行動拓展年活動”、“生育關懷行動”與“婚育新風進萬家”、“關愛女孩行動”、“計劃生育小康工程”、“幸福家庭行動”、“幸福工程”、落實計劃生育獎勵扶助政策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抓重點,求實效,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截至2006年底,全省各級計生協通過資源整合,爭取財政支持、扶貧救助、社會捐贈等形式,籌措幫扶資金1000余萬元,扶助“五關懷”對象34000余戶,使一批計劃生育困難家庭走上了少生快富之路。10 月份,省計生協推薦修武縣作為中國計生協“生育關懷”項目試點縣,確定宜陽縣為省級項目試點縣。這兩個縣各自落實了“生育關懷”項目配套資金50萬元,保證了當地“生育關懷行動”前期工作的正常運轉。通過廣泛開展“服務拓展年活動”和“生育關懷行動”,使廣大育齡群眾受益,使計劃生育家庭得到實惠,擴大了計生協的社會影響,提高了生命力、知名度,增強了凝聚力、向心力,受到人民群眾的贊譽。
在開展“生育關懷行動”工作中,全省各地涌現出許多好的做法和經驗。南陽、許昌、開封等市,通過發揮理事、會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做到清自身、教子女、帶四鄰,推動了基層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健康開展 ;商丘、周口、平頂山等市,通過在會員隊伍中開展普法教育,帶領育齡群眾懂法、知法、守法,自覺依法規范生育行為;焦作、新鄉、濟源等市,通過開展群眾性的幫帶活動,推行一幫一、眾幫一,會員帶群眾,凈化了基層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環境。各級計生協根據廣大育齡群眾求知、求富、求幸福的現實需求,勤奮務實,造福于民,為穩定低生育水平、推進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付出了汗水,取得了成就。焦作、鶴壁、洛陽成立了計劃生育親情救助金;駐馬店、信陽、南陽等市開展了關愛留守兒童、關愛“空巢”家庭活動;漯河、平頂山、開封等市建立了計劃生育小康工程基地等。這些做法都是提高計生協服務能力和水平的有效舉措,應予肯定和推廣 。
就工作實踐看,全省基本上依托計生協作為開展計劃生育村民自治的骨干力量,使基層協會的工作涉足農村計劃生育管理、宣傳、服務等方方面面。舞鋼、內黃、西平、滎陽、新野等工作基礎相對較好的縣市,基本形成了“兩委負總責,村民搞自治,協會當骨干,群眾做主人”的工作局面。
根據這次會議精神,省計生協下一步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學習中央《決定》。統籌解決人口問題。促進了當地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水平提高。在開展生育關懷方面。省計生協擬開展如下活動:建立“組織協調、部門聯合、社會參與”的“生育關懷行動”工作機制,確立省級“生育關懷行動”試點,并于適當時候召開全省“生育關懷行動”試點工作現場會;對“生育關懷行動”實行項目化管理,編定項目體系,量化工作標準;在爭取政府和部門資金支持的同時,按照協會章程有關規定,整合資源,廣開渠道,籌集資金,采用項目幫扶、資金救助等形式幫扶關懷對象。在推進村民自治方面。省委、 省政府出臺的建立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新機制的文件明確提出,要盡快建立兩委成員、計生專干、協會負責人“三位一體”的村(居)計劃生育工作新機制。在加強宣傳工作方面。加強與省內主流新聞媒體的協調與聯系,加大新聞媒體對全省計生協工作的宣傳報道,擴大計生協工作的社會影響,提高計生協的知名度。在提高能力水平方面。各級計生協務必把提高整體素質、增強創新能力擺上重要位置,首要任務是加強培訓,提高工作隊伍素質。市、縣兩級要把鄉、村計生協會長、秘書長作為培訓重點,提高他們動員組織群眾的能力。省計生協今年將舉辦縣市區計生協副會長和秘書長培訓班,研討計生協如何在新時期的基層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中發揮生力軍作用的問題。另外,各地在加強專職工作人員培訓的同時,還應注意對基層理事、骨干會員進行培訓,增強他們的光榮感、責任感、使命感,提高他們從事具體工作的能力。要通過開展大規模的培訓活動,建設一支素質高、數量足、能力強的人口和計劃生育群眾工作隊伍。在搞好基礎建設方面。一是結合“講正氣、樹新風”主題教育活動,深入開展比學習、比團結、比奉獻“三比活動”;進一步加強思想、作風、組織、制度“四大建設”;創建“學習型、研究型、創新型、有作為”協會組織;二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按照“五有”(有活動場地、有服務項目、有工作制度、有宣傳隊伍、有文體器材)要求,加快基層協會標準化建設;三是加強規范管理。參照中國計生協資格認證標準,結合我省實際,研究、制定工作評估標準,迎接中國計生協對我省計生協工作的資格認證。五是加強能力建設。增強全局觀念,強化參與意識,提高協調合作能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編輯/李穎)